您的位置: 首页 >社科研究>科研课题>详细内容

常德市森林康养产业基地建设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5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摘要:常德市丰富的森林生态人文历史资源,便捷发达的交通,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品质为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提供了优越条件。常德市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但也存在着诸如市场开发能力不强、配套设施不完善和政府保障措施不力等问题。强化常德市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需要从提高政府的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提高设计和规划水平,培植康养企业和产业,做好人才培训和营销宣传等多方面综合施策。

关键词: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常德

森林康养按照我省森林康养发展规划(2016-2025)中提出的内涵,它是以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优质富养的森林环境、深厚浓郁的森林养生文化等为主要资源,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服务设施,将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有机结合,开展以修身养性、调试机能、延缓衰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养生等一系列有益人类身心健康的服务活动。森林康养是借助森林天然资源的多维度功能给予人们健康并据此诞生新的产业链,具有重要的生命意义和生态经济意义。森林康养产业包括优质森林康养环境培育、森林养生、康复、健身、休闲和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等新兴健康产业,是以林业为主体,涵盖农业、工业、旅游业、商业、医药、体育产业和健康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产业链。

森林康养基地作为森林康养产业的载体和发展平台,是利用基地特色森林生态资源,通过森林医疗、养生、健身和文化活动相结合,形成一套改善人们身体机能和心智的区域。

常德森林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典型的江南山水秀美一体的旅游城市。近些年常德通过深化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水平已居于中部先进地区发展行列,同时,常德市经过多年的城市建设和文明创建活动,城乡面貌一新,已成为辐射湘西北和周边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具备了资源优势,也是与常德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开放强市、产业立市”发展战略,转型升级常德产业高度契合。

本课题就常德市森林康养产业基地建设开展研究,目的是通过调研,分析常德市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具备的优势,了解常德市森林康养产业基地建设的基本状况,找到其中面临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建议。

一、常德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优势分析

(一)丰富的森林生态和人文资源。常德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200mm以上,生长着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很多珍稀的动植物生长在这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7.98%,2016年常德荣获“国家森林城市”,被誉为“桃花源里的城市”。由于良好的植被环境,流经常德主要河流沅江和澧水和湖泊的水质被誉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优质水源。常德山水灵秀,风光优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名满天下、大美洞庭湖、中国最早的古城址城头山、联合国首批授牌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城区最大的淡水湖面之一柳叶湖、世界著名的森林生态宝库壶瓶山、中国诗词之市常德诗墙等众多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常德人天生好客和善、勤劳和乐于助人,常德是古代文人汇聚地,屈原、陶渊明、李白、刘禹锡等都曾在此任职做官、寓居或游历,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章;常德也是近现代英雄伟人辈出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近代宋教仁、蒋翊武、刘复基辛亥革命伟人,现代林伯渠、丁玲、帅孟奇等革命家,常德也是中国抗击日寇的重要战场,七千将士英勇捐躯。这些得天独厚的生态和人文环境,非常适合建设面向全国的森林康养基地,形成独具特色的养老健康产业。

(二)便捷发达的现代交通。常德经过近些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了通达全国的现代交通网络。常德桃花源机场已经开通了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支线机场,开通了全国主要中心城市。铁路方面,目前有长张线、常吉线、二广线等贯通常德,即将建成和开工连接全国的黔张常、常益长、呼南高铁客运线,成为辐射中部地区交通的铁路枢纽。公路方面,常德通过二广、长常张、常吉等高速公路,连接全国高速公路网。同时,近些年常德市大力改善内公共交通,已经形成了市内快速公交网,主要城市道路进行了提质改造,形成了真正无栅栏隔离的城市道路网。

(三)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常德有较高的文明程度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是常德发展旅游养老产业的特有优势。一方面,常德市民的文明素质普遍较高。常德多年来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常德城市文明各项指标都居于全国中等城市前列。近些年通过多年的文明创建活动,现代城市文明风尚已然形成。常德历来有尊老爱幼、豪爽好客的文明传统,另一方面,常德也是全国交通模范城市,全国卫生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生态宜居城市,具备了现代城市文明应有的优秀品质。同时,常德人口适中,城市设施完备,城市规划设计科学,市区洋溢着一种休闲城市文化,成为常德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体现了常德特有桃花源式的恬适与休闲风格,正是康养参与者渴望的生活方式。

(四)较高水平的医疗条件。近几年,常德市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医疗卫生健康事业也取得了显著进步。目前,常德市拥有四家三等甲级医院,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800多家,高水平各类医疗专家2000多名,各类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万多人;常德还培养了一批心理咨询师、森林康养师、保健按摩师,养生护理师,整体的医疗卫生水平在湖南省省处于一流水平。这些高水平的医疗条件和医疗人才资源为常德建设森林康养基地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常德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交通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海绵示范城市等荣誉称号,曾多次被评为位居全国宜居城市排行前列。

二、常德森林康养产业基地建设现状

常德是我省率先推动森林康养产业的市州之一,近几年重点启动和建设了一批国家和省级森林康养产业示范基地,其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示范效应。主要是重点建设了太阳山森林特色小镇、石门禾田十九峰森林康养度假村、澧县彭山森林康养公园、津市毛里湖灵犀森林康养基地、湖南嘉山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安乡黄山头森林康养基地、汉寿鹿溪森林公园康养基地、花岩溪森林康养基地、白云山林场森林基地9个国家省级和一个国家级森林康养示范县石门县森林康养示范区。2018年全市森林康养产业产值突破5亿元。

课题组以太阳山森林康养特色小镇和石门县国家森林康养示范区为例,说明常德森林康养产业基地建设现状。

(一)太阳山森林康养特色小镇。太阳山森林康养特色小镇是我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20个重点示范基地之一,位于常德市北郊花山自然风景区及灌溪林场内,基地森林蓄积量超过2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97%。如今,该基地绿树成荫,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神奇的森林景观、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是人们休闲度假、回归自然、朝圣祭奠的风景胜地,规划面积约5780亩。规划区内山清水秀、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特色小镇常德主城区约4公里,附近18公里有常德桃花源支线机场,紧邻常德湘雅医院。通过挖掘区域内生态、水系和文化资源,将太阳谷养生养老健康产业园打造为“集养老养生、休闲旅游、美丽田园于一体的城市近郊发展区”。

占地千余亩的太阳谷养生养老健康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满足市民养生养老的需求。按照“一核一区二组团”的布局规划设计,“享健康服务核”主要建设康复医院、疗养度假酒店、康养培训中心、社区商业中心、养老产业会展中心等;“享乐趣山林片区”包含“森林康养医疗组团”及“休闲游乐组团”。其中“森林康养医疗组团”内设置有居家养老社区、医养康复公寓、持续照料公寓、社区服务中心、老年大学、中央厨房等。

太阳山森林康养特色小镇项目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企业运作模式,昱虹资本作为实际运营的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整个项目的统一规划,并整合优质健康管理资源,引进优秀养老及酒店管理运营企业自主运营;项目分期建设,滚动开发,利用湘雅常德医院现有的医疗资源,辐射带动该片区的整体发展。

(二)石门县国家森林康养示范区。石门县作为我省唯一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具有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独特的资源优势。全县森林覆盖率超过达70%、是我省第二大原始次森林区,域内有30多种国家珍稀树种,17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森林区负氧离子超过45000个/立方厘米,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壶瓶山核心景区负氧离子高达13万多个/立方厘米,具备了极为优越的开展森林康养的生态资源禀赋。

从政府组织和推进石门森林康养产业情况看,常德市委市政府搭建了推进常德森林康养产业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牵头主抓,指导石门县编制了石门县推进森林康养产业五年规划,提出要按照国家建设森林康养产业基地标准化体系标准要求,到2020年石门打造一批森林疗养、保健、养老、旅游、度假多功能的高品质森林康养产业基地,构建森林康养标准化体系。常德市委市政府还拿出1000多万元引导资金支持石门森林康养产业基地建设,石门县还建立了森林康养发展基金和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以融资担保、项目补贴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森林康养项目建设。到2018年底全县累计投入政府财政资金8。3亿元,主要进行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民间社会资本投入17多元,重点建设打造了夹山森林公园茶禅文化产业基地,东山峰森林康养小镇、壶瓶山森林冥想禅隐养生基地,壶瓶山神景寨峡谷漂流度假基地、壶瓶山象鼻子沟森林浴温泉养生基地等一批较高品质的产业项目。同时依托基地开发了本地特色的白云山高山有机云雾茶、蒙泉湖野生蜂蜜与葛粉、仙阳湖有机鱼等森林有机食品。

三、常德森林康养产业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经过近几年对森林康养产业的投入,常德市已经初步建设了一批立足本地特色资源的森林康养产业基地,带动了一批相关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兴起,已经成为我市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极。同时,课题组在调研中也发现了我市森林康养产业基地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探寻发展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加以引导和解决,让新兴森林康养产业能够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对森林康养理念和功效的认知不够。从调研中,课题组首先感受到一些基地把森林康养主要理解为利用青山绿水的资源优势,开发一般意义的旅游产品,没有把森林康养真正应具备的将森林环境与现代医学结合,实现养眼、养生、养心和强身健体的目的。第二是一些基地开发森林康养产品低级简单,,重复性建设多,特殊性产品少,缺乏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第三是一些基地忽视了消费者在康养项目开发上的参与度和体验性,一些基地热衷于追求高端医疗机构的入驻,加大了投资风险。

(二)政府的引导规划和政策支持不够。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涵盖林业、旅游、医疗卫生、交通等多个行业部门的融合,需要政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协调统筹这些行业部门,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引导产业基地的建设。尽管我市党委政府为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出台了政策支持,但相关部门在具体将森林康养产业纳入规划和政策支持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作为森林康养基地的主要业务主管单位林业局在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和基地建设的系统性上研究不深入,不能提出配套的符合基地长远健康发展的配套措施和科学高效的基地管理方式方法。政府缺乏对产业发展和基地建设的长期规划和政策引导;对基地建设和企业在项目开发上缺乏资金支持,一批政策引导资金撒胡椒面多,效果不理想,一些企业融资难未能得到政府牵线搭桥和融资政策的支持,在项目开发上虎头蛇尾,半截子工程多;政府旅游管理局与林业局就森林康养与旅游协调管理存在相互扯皮的问题,涉及部门利益和主体责任边界不清晰的问题。

(三)配套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一些康养基地,特别是石门县森林康养示范区,距城区较远,交通通达度不高,公路等级较低,有的上山道路未硬化。一些基地基础设施不健全,存在水、电、气、有线电视、网络通信保障不力。垃圾和污水收集和处理不及时,个别基地还有脏乱差的问题。医疗健康卫生资源跟进保障不到位,部分基地消费者住宿条件差,服务设施不到位。 

(四)营销手段还有待提升。由于康养产业研发和专业人才缺乏,对康养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尤其是对常德地方历史文化与森林康养深度融合探索不足,致使森林康养产品策划、建设、运营等较为滞后。宣传渠道、手段较为单一,还缺乏能让人记忆深刻的广告语,广告效应尚不明显,外界对常德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知晓度不高,常德森林康养品牌不响。

(五)发展要素保障不足。常德市森林康养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有些森林康养基地融资难、成本高,难以招到大商好商,社会资本融入明显不够。个别康养基地建设全靠政府投入,有大包大揽,包打包唱的现象。森林康养规划项目建设用地需要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导致一些森林康养项目无法落地。康养管理服务、市场拓展人员缺乏,专业康养师明显不足。

四、加快常德市森林康养基地建设 的对策建议

加快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发展康养产业是我市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的既定之计,必须综合施策,形成合力。为此课题组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强化市委市政府的组织领导,推动部门联动和协同支持基地建设。森林康养不但需要林业部门的努力,也需要发改、财政、卫计、国土、旅游、农业、水利、交通、工商、教育及环保等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把森林康养纳入大健康产业的整体布局上相互支持。如果不能调动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性,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就会受阻。建议打破部门界限,设立市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任副组长,牵头组织和协调相关部门的配合联动,按照森林康养标准化体系建设要求,强化支持基地各项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优化招商引资政策和政府服务平台,为基地企业排解各种难题,帮助企业搭建融资平台,做好金融服务。林业局作为森林康养的主要牵头单位,应该主动与旅游局和卫计委就森林康养建设和管理的各项政策措施进行沟通协调,避免各自为政,相互推诿扯皮。

(二)强化顶层设计和规划,规范基地康养项目建设为避免因产业前期缺乏规划、目标和方向,造成市场秩序混乱,最终影响整个行业发展,必须从一开始就对我市的森林康养产业和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有明确定位和整体的规划与布局,制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考虑规划区域的合理布局,以及人对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建议对我市基地建设要明确功能区划分,对管理服务区、康养区、游憩区、生态保育区进行合理配置和功能定位。在管理服务区的定位上,要规划设计好基地管理和游客服务的功能布局,对接待规模大的基地要设计规划好餐饮、住宿、娱乐、商场、银行、邮政等功能设施。在康养服务区的定位上,要根据基地地势地貌特点,科学规划和设计好各类康养项目的功能布局,让游客充分感受项目带来的愉悦体验。在游憩区的布局上要设计规划好道路、停车场和其它生活服务场所。另外,要预留足够的基地生态保育地块,搞好生态保护和修复。

在建设基地康养项目时,要注重基地与基地之间的异质性,避免同质化竞争。一是利用我市医疗条件较好、交通便捷的太阳山森林康养特色小镇,建立现代森林医养结合,集现代医学治疗、保健康复与传统中医治疗手段,与基地养老、休闲游乐、体育文化相融合,打造三至五个各具特色的森林医养区。二是利用地方特色历史文化底蕴的夹山森林公园、桃花源森林公园打造森林禅茶道教文化、现代陶渊明式森林生态休闲文化康养区。三是在海拔较高、生物物种极其丰富峡谷幽深的壶瓶山森林康养区,建立一批适合不同人群多样化需求的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以静态康养为主的森林浴场,开展森林瑜伽、森林冥想等森林康养活动;建设以运动康养为主的森林康养基地,开展森林太极、森林夏令营、森林马拉松、森林越野行杖等活动。既要考虑基地自身的资源优势,又要抓住不同消费群体和不同年龄群体的特征,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针对中青年群体可以设置登山、越野、攀岩等户外运动康养产品;针对中老年游客,可设置太极拳、气功、中医药养生、森林浴、日光浴等康养产品。要注重核心产品的开发,以核心产品带动基地其它产品的开发。

另外,要规划建设基地环境监测站,主要对基地森林覆盖率、天然林比率、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空气富氧离子含量、空气细菌含量、PM2.5等指标。

(三)积极培育基地森林康养产业和企业。森林康养基地必须依托建立基地森林康养产业和企业。基地的生存和发展前途在于是否能引进一批具有基地特色的产业和培植一批面向市场、富有竞争活力的现代康养性企业。

就基地产业培植来看,我市的森林康养基地应重点打造好以下三大康养产业:一是充分地方特色资源,培植开发绿色生态食品食材生产加工产业,如在全国有一定市场影响和知名度的东山峰高山有机云雾茶、白云山有机红茶、桃源古洞春野茶王、壶瓶山红心猕猴桃、粟坪柑橘、桃花源里葛粉等;二是培植一批本地特色的中药材生产加工及中成药加工产业,如杜仲、石斛、白术、射干、半夏等中药材,引进国内有影响的中药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投资办厂;三是培植一批森林康养旅游服务产业,开发森林康养系列产品,如森林浴场、森林冥想、森林康复治疗、森林禅茶、森林健步攀爬、高山峡谷漂流、高山滑雪等产品,开发依托森林的养老养生产业,发展度假式养老、高海拔避暑式养老。要下大力气从土地、金融、税收等多方面给予扶持政策,培植一批立足本地资源开发的企业,如常德高山特色食品开发企业,体育健身娱乐企业、养生养老综合服务企业、森林康养产品系列开发企业等等。同时,还有加大招商力度,争取国内有影响的大型企业来投资兴业。

(四)加强政策保障措施,支撑基地建设推进森林康养事业,支持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市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作为市一级地方政府应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从多方面加强政策保障,支持基地建设。首先,政府每年应该编制和拿出一笔专项资金,引导和支持基地森林康养项目的开发;第二是从金融方面制定倾斜政策,给予森林康养企业融资以优惠贷款,解决企业贷款融资难的问题;第三是从税收方面制定倾斜政策,对投资森林康养产业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优惠;第四是从财政资金上给予基地项目资金支持。对于那些发展前景好的基地和项目,要在财政资金上给予倾斜;第五是按照国家制定的基地考核标准化体系,对基地运行状况进行考核,明确基地各项权益和责任;第五是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对基地的环境和生态加强监管和保护,建立对基地的生态补偿机制。

(五)强化基地人才培训,促进基地高质量发展人才是森林康养基地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基地的运行和发展离不开各类专业人才的支撑。从基地运行来看,要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培养其熟悉和掌握基地运行规律,通晓基地康养业务,政治素质强,善于沟通协调的管理才能。从基地康养项目的运行来看,要培养一批专业能力强的康养专业人才队伍,特别是要培养好森林康养师、森林康养管理师、康养理疗师、心理咨询师等一批高层次专业人才。另外,还要培养一大批各类岗位专门人才,如康养护理员、森林讲解员、各类运动教练员、训练师等。从培训渠道来看,主要是内部培养,要定期对各类专业队伍开展培训和考核,对合格的颁发相对应的各类资质证书和认定。对不合格的取消上岗资格,限期整改。其次,每年要争取输送一批高层次人员到国家、省森林康养项目的培训班学习,掌握康养新理念、新方法、新途径、新技术。

(六)搞好市场营销,促进基地产业发展康养基地和产业发展需要做好扎实有效的市场宣传和营销。在宣传营销方式上要策划和组织开展基地和项目的推介会;要通过电视、报刊、网络媒体,通过建立基地门户网站组织广告推销;要与旅游等部门加强合作联动开展营销。  在宣传内容上要加大对我市森林康养品牌的确立、维护与推广,注重对整体森林康养形象塑造与宣传,注重对森林康养单项旅游产品的深度体验和森林康养旅游线路的维护与推广,争取国内康养市场份额,强化对森林康养旅游产品的更新和森林康养产品服务升级。在营销模式上。森林康养作为新兴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主题,其营销模式也在逐步探索过程中。除了传统的营销模式之外,还应加强对新媒体手段的应用,创新互联网模式,发展绿色和创新营销,通过微博、微信、微电影、数字旅游、影视植入、在线预订、智慧景区等新技术,实现森林康养营销网络的全覆盖,向游客推送森林康养知识、森林康养资源信息、森林康养节庆活动。在营销对象上要加强对高端养老院、暑期学生、高收入阶层人员的营销宣传。

课题主持人:吴泽军,常德市委党校科研处副处长

课题组主要成员:易红庆,常德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孟兰,常德市委党校科研处科长;龙文权,常德市委党校人事处副处长



(编辑:雷春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