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社科研究>科研课题>详细内容

常德市有机蔬菜生产模式研究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9-02-22 信息来源:社科联 浏览次数: 【字体:

常德市有机蔬菜生产模式研究及应用

 

湖南文理学院课题调研组

摘  要:基于常德市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目前存在市场认知度不高、销售渠道窄,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等问题,从有机蔬菜特优新品种的选育及认证、有机蔬菜基地建设、有机蔬菜生产模式、有机蔬菜生产技术、有机蔬菜立体种养技术等几个方面构建了常德市有机蔬菜生产模式,提出了常德市有机蔬菜生产模式推广应用策略;并针对常德市有机蔬菜产业化水平低的现状,从加大政策支持和产业扶持力度、提升有机蔬菜生产科学研究水平、打造有机蔬菜品牌、提升有机蔬菜产业信息化水平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常德市有机蔬菜产业化对策。

关键词:常德市;有机蔬菜;生产模式;产业化

 

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也使我国从根本上摆脱了农产品短缺的困扰,蔬菜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目前市场极大的丰富,我国年人均蔬菜占有量已超过250公斤,这是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程度的重要具体体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蔬菜生产的迅猛发展。但是,受观念、环境等多种因索的影响,我国的蔬菜产品生产无论在品种上还是在质量上很难适应消费需求,特别是国际市场上竞争的需要。针对这种形势,如何顺应世界消费潮流的不断变化,提高我市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占有率,扬技术之长,创名牌之优,获效益之最,以新思路、新措施迅速提高我市种植业生产特别是有机蔬菜生产水平,完善生产、管理、销售、新技术推广体系,促进有机农业产业化的形成,使有机蔬菜生产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效益化,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这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而又繁重的任务。

一、有机蔬菜概念及意义

有机蔬菜是指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产物,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且经过有机认证机构签订认可,并颁发有机认证书的蔬菜产品。众所周知,蔬菜产品安全在食品安全中备受关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蔬菜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因此发展有机蔬菜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也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特别是《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CNCA-N-009:2011) 和有机产品标准(GB/T 19630-2011)发布实施以后,如何解读新标准和新规则,如何准确地选择有机蔬菜特优新品种、如何正确选择和应用有机蔬菜生产模式,已成为蔬菜产业发展极为关心的问题。

发展有机蔬菜产业有着极其重大的实际意义。

(一)发展有机蔬菜将有助于解决现代蔬菜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有机蔬菜生产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和肥料,既可以减少农药化肥对环境的污染,也可以节省许多用来生产化肥和农药的能源;同时,有机蔬菜生产过程还有助于处理畜禽粪便以及农业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此外,有机蔬菜生产过程需大量使用有机肥、畜禽粪便等,这样还可以更好更快改良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

(二)发展有机蔬菜将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作为无公害蔬菜中最高级别的有机蔬菜的市场价格比普通蔬菜高3-5 倍,特别是目前有机蔬菜的营销体系大多为会员制直销,种植有机蔬菜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此外,有机蔬菜生产还将采用立体复合种养循环,这将大大提高单位面积上的农业产出,将可使经济效益成倍增加。

(三)发展有机蔬菜将有助于提高劳动就业率。有机蔬菜生产是一种劳动、管理和技术集约的产业,需要的劳动力比较多,可有效消化大量富余的农村劳动力。

(四)发展有机蔬菜可向社会提供优质、美味、营养丰富的安全蔬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高质量的安全食品是一种必然趋势。

(五)发展有机蔬菜将有助于提高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蔬菜供求处于一种大体平衡状态,但蔬菜结构性、季节性过剩问题仍然突出,有机蔬菜无污染、富营养和高质量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

据文献资料显示,目前发达国家蔬菜产业已经完全实现有机化,而国内有机蔬菜产业的研究和推广主要见于山东省,对有机蔬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基地建设、“股份制”合作社生产模式探讨、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等。对湖南省尤其是常德市有机蔬菜的研究还未见报道。随着人们对有机蔬菜需求量的日益增加,有机蔬菜基地的选择、有机蔬菜新品种的选育、有机蔬菜生产模式的研究、有机蔬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研究将会成为广大蔬菜研究工作者的研究热点。

二、常德市有机蔬菜产业化发展现状

我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00多万亩,产量达278万吨。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市有机蔬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我市有机蔬菜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国内有机认证的蔬菜企业较少,有代表性的企业如常德市郑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企业自2010年成立,主要从事有机蔬菜的种植及相关科研研究,目前有23个蔬菜品种通过国内权威有机认证机构——北京中绿华夏的有机认证。

目前,我市有机蔬菜产业取得了一定发展,各方面逐步趋于成熟,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一些因素也制约了有机农业的稳步发展。

(一)市场认知度不高、销售渠道窄。有机蔬菜属于高端产品,我市现有的有机蔬菜产品数量、产量十分有限,销售渠道多数为自主销售、现场销售,网上交易、会员制直销配送等,很难进入普通大众视野。现有冷链物流体系不完善,企业多是单打独斗,加大了运输成本,影响了产品鲜活度。因市场管理不严格、假冒成本低,个别企业存在夸大、虚假宣传或冒充有机蔬菜产品现象,市场上假冒有机蔬菜产品比比皆是,而且现有有机标志防伪、追溯性差,消费者真假难辨,严重影响消费者对有机蔬菜产品的信任。当前有机蔬菜种植技术还处于探索与完善阶段,市民缺乏对有机蔬菜的全面了解,不能够充分认识到有机蔬菜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严重影响了有机蔬菜的市场前景。

(二)科技投入、政策扶持不足。有机农业在 20 世纪 90 年代才进入我国,真正被众人熟知是近几年的事,有机蔬菜使用的有机栽培方法,目前国内针对性的研究较少,有机种植的知识没有成体系,目前我市针对有机生产的研究项目较少,仅见于湖南文理学院王云教授主持的2项市科技计划项目、常德郑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持的2项市科技计划项目,支持经费很有限,总计不到20万元。另我市也缺乏专门针对有机蔬菜生产的扶持政策。我市的有机蔬菜产业就如襁褓中的婴儿,急需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推动有机蔬菜产业发展。

(三)投入成本高、经济效益低。有机蔬菜生产成本高, 整个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按有机产品标准进行管理, 有机肥、生物农药和人工等投入是普通产品的3倍以上,且在转换期的产品仅可按照常规无公害产品销售,加之品牌影响力有限,普遍效益较低。如常德市郑太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机蔬菜的平均生产成本就已超过10元/公斤,且还需要休耕,每个生产季节只有一半的土地用于生产,导致投入成本成倍增加。另由于有机产品产量受天气、病虫草等自然灾害影响严重,产量普遍不高,仅为普通栽培的1/4左右。

(四)技术人才短缺。在实际的有机农业生产中,都是边摸索、边实践、边总结经验,目前,我市从事有机蔬菜生产研究与推广的人员仅见于湖南文理学院彭友林、王云等一批农业科技工作者,而农业企业拥有的从事有机蔬菜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就更少,即使是从农业院校招过来几个大学生,也没有完全可参照的教科书,且未经过系统的专业化教育,缺乏对有机蔬菜的深入认识,在面对病虫害的时候,往往手足无措,损失巨大。有机蔬菜产业经营者也因受自身的素质制约,缺乏系统的有机管理知识,导致各项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到位,管理质量令人堪忧,企业运营也往往情况不佳。

(五)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目前,虽有多家国内有机认证公司在我市开展蔬菜有机认证,但部分认证公司后续跟踪检查不及时不严格,在投入品使用、生产管理、产品质量、产品用标等方面不规范,导致在蔬菜生产过程中有些环节不符合有机食品要求。

三、常德市有机蔬菜生产模式构建

(一)常德市有机蔬菜特优新品种的选育及认证。一是品种选育。根据本地土壤和气候条件、市场需求、病虫草害抗性,选择已获认证的有机蔬菜种子和种苗,并进行基地自我繁育。二是有机认证。利用未经禁止使用物质处理过的无公害蔬菜种子,按照GB/T19630.1-2011要求,进行有机化自我繁育,并申请有机认证。三是种子繁育。充分考虑作物遗传多样性保护,建立适合本地栽培的有机蔬菜种质资源圃。

(二)常德市有机蔬菜基地建设。一是确立范围。确立有机蔬菜生产基地边界红线,在基地边界设置8-10m绿化带作为缓冲带。二是基地转换。对新拓展生产基地按照GB/T19630的要求进行转换。三是高效生产。根据本地气候条件、栽培作物、栽培季节等,建立必要的有机蔬菜生产农业设施,包括人工智能气候温室、畜禽舍、水产养殖设施、农产品贮藏保鲜设施、农业废弃物处理和利用设施、育苗温棚、塑料大棚,以及灌溉设备、营养液栽培设备、栽培床架和容器、输送设备等,以实现高效生产、有效生产管理和作业,高质量和高效率完成有机蔬菜各种生产过程。四是环境监测。及时对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确保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中的二级标准、灌溉水水质符合GB5084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中的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

(三)常德市有机蔬菜生产模式。构建公司+学校+农户、公司+学校+基地+农户、公司+学校+合作社、公司+学校+公司、公司+学校+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有机蔬菜生产模式,建立规范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推行规范的有机蔬菜生产技术,在确保公司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种苗供应、统一培训服务、统一生产投入、统一品牌销售的前提下,建立完整的有机蔬菜生产档案。

(四)有机蔬菜生产技术。一是合理安排茬口。根据有机蔬菜的生物学特性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茬口,确保各类有机蔬菜的整个生长期都能在适应温度的季节里,以保证产品的高产、优质。二是合理轮作。根据有机蔬菜对土壤营养和酸碱度需求、根系深浅、病虫害特性等,合理安排轮作,确保各类有机蔬菜互不传播病虫害,并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三是科学施肥。通过适当耕作与栽培措施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根究实际需要,适度施用基地内生产的有机肥或外购经GB/T19630.1-2011认证的商品有机肥。四是病虫草害防治。从维持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防治病虫草害,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GB/T19630.1-2011认证的植物保护产品。五是采收。按照GB/T19630.2-2011的标准要求,采用物理和生物方法,对采后有机蔬菜进行清洗、分级、包装和贮藏,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运输和装卸。六是生产档案管理。建立完整的有机蔬菜田间记录和生产档案系统,包括投入品购进和生产记录、田间管理记录、收获记录、加工和包装记录、运输和贮藏记录、销售记录、客户反馈记录。

(五)有机蔬菜立体种养技术。一是有机蔬菜-畜禽-鱼立体复合种养技术。选择适合套养畜禽的有机蔬菜种类,确定栽培密度和栽培模式,并根据蔬菜种类、栽培密度和栽培模式,确定立体套养的畜禽种类和养殖密度,并进一步确定池塘放养鱼的种类和放养密度,实现有机蔬菜老叶、病叶、不合格产品及田间杂草和农业废弃物养殖畜禽、鱼,畜禽粪便、蔬菜田间废弃物生产有机肥返回蔬菜大田,蔬菜田间养殖禽类防除部分杂草和虫害,从而形成有机蔬菜-畜禽-鱼立体复合循环农业模式。二是有机水果-畜禽立体复合种养技术。在现有有机猕猴桃、葡萄、桃、枣、杨梅、德柚、琵琶果林中套养畜禽,确定畜禽种类和养殖密度,实现果树梢枝、余叶、老叶、病叶、落果、不合格果养殖畜禽,畜禽粪便、果林田间废弃物生产有机肥返回果林,果林田间养殖禽类防除部分杂草和虫害,从而形成有机水果-畜禽立体复合循环农业模式。三是有机水稻-鱼立体复合种养技术。在有机稻田周边开挖宽1m、深0.8m边沟,在稻田中开挖宽1m、深0.8m十字形中央横沟和直沟,构成纵横交错的鱼类养殖沟,确定稻田鱼种类和放养密度,实现鱼粪便还田,鱼防除部分稻田虫害,稻田浮游生物为鱼类提供部分饵料,从而形成有机水稻-鱼立体复合循环农业模式。四是有机蔬菜、水果、水稻、畜禽、鱼病虫害防治技术。根据有机蔬菜、水果、水稻、畜禽、鱼种养标准,防除病虫害。

(六)常德市有机蔬菜生产模式推广应用。一是打造品牌。整顿市场、统一标准,在统一生产标准、认证标准和价格标准的前提下,对本地有机蔬菜市场进行统一规范化管理,打响常德有机蔬菜品牌,树立标杆旗帜。二是加强宣传。通过公益广告提高有机蔬菜的影响力,并进一步规范有机蔬菜生产技术,通过开设以起宣传和普及作用的有机蔬菜展示店、以销售和服务的有机蔬菜社区专营店,扩大有机蔬菜经营规模,实现有机蔬菜对广大消费者的包围态势,以此改变市场、改变消费者。

四、常德市有机蔬菜产业化对策

(一)加大政策支持和产业扶持力度。一是科学规划。编制《常德市有机蔬菜发展规划》,合理规划生态环境较好的、复合有机生产技术规程的区域作为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以具有常德地方特色的名、特、优蔬菜为主,重点发展特色有机蔬菜产品,并以常德市中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打造常德市特色有机蔬菜产业园。二是政策支持。加大对有机蔬菜产业发展支持的力度,出台支持有机蔬菜产业快速发展的优惠政策,并通过采用补贴、税收、认证费用减免等形式在财政上给予支持。三是加强培训。切实提高种植人员综合素质,不定期开展有机蔬菜种植技术培训,或聘请有机蔬菜生产技术研究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对种植人员进行现场咨询和指导,以提高有机蔬菜生产水平。四是加强宣传。加大对有机蔬菜的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对有机蔬菜的宣传,让市民真正认识到有机蔬菜的优势,进而选购有机蔬菜,促进我市有机农业产业的有序、良性、稳定发展。五是加大投入。加大对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的投入,强化有机蔬菜产品的营销和服务,组织有机蔬菜生产企业参加国际国内有机食品展会,并采取系列措施使有机蔬菜直接进超市、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推进有机蔬菜进京,为促进我市有机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六是加强管理。整顿市场,对本地有机蔬菜市场进行统一规范化管理,不定期进行抽查,检测是否复合国家有机蔬菜产品质量标准,打响常德有机蔬菜品牌,树立标杆旗帜,实现有机蔬菜对广大消费者的包围态势,以此改变市场、改变消费者。

(二)提升有机蔬菜生产科学研究水平。以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湖南文理学院为科研平台,结合 “六大品牌、三年行动”实施战略,集中科研力量集成创新有机蔬菜品种及配套生产技术,同时培养一批专业从事有机蔬菜生产和管理的高水平人才。一是常德市有机蔬菜特优新品种的选育及认证研究。根据本地土壤和气候条件、市场需求、病虫草害抗性,选择已获认证的有机蔬菜种子和种苗,并进行基地自我繁育;利用未经禁止使用物质处理过的无公害蔬菜种子,按照GB/T19630.1-2011要求,进行有机化自我繁育,并申请有机认证;充分考虑作物遗传多样性保护,遴选非转基因种子,建立适合本地栽培的有机蔬菜种质资源圃。二是常德市有机蔬菜基地建设研究。确立有机蔬菜生产基地边界红线,在基地边界设置8-10m绿化带作为缓冲带;对新拓展生产基地按照GB/T19630的要求进行转换;根据本地气候条件、栽培作物、栽培季节等,建立必要的有机蔬菜生产农业设施,包括人工智能气候温室、畜禽舍、水产养殖设施、农产品贮藏保鲜设施、农业废弃物处理和利用设施、育苗温棚、塑料大棚,以及灌溉设备、营养液栽培设备、栽培床架和容器、输送设备等,以实现高效生产、有效生产管理和作业,高质量和高效率完成有机蔬菜各种生产过程;及时对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确保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中的二级标准、灌溉水水质符合GB5084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中的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三是有机蔬菜生产技术研究。根据有机蔬菜的生物学特性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茬口,确保各类有机蔬菜的整个生长期都能在适应温度的季节里,以保证产品的高产、优质;根据有机蔬菜对土壤营养和酸碱度需求、根系深浅、病虫害特性等,合理安排轮作,确保各类有机蔬菜互不传播病虫害,并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通过适当耕作与栽培措施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根究实际需要,适度施用基地内生产的有机肥或外购经GB/T19630.1-2011认证的商品有机肥;从维持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防治病虫草害,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GB/T19630.1-2011认证的植物保护产品;按照GB/T19630.2-2011的标准要求,采用物理和生物方法,对采后有机蔬菜进行清洗、分级、包装和贮藏,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运输和装卸;建立完整的有机蔬菜田间记录和生产档案系统,包括投入品购进和生产记录、田间管理记录、收获记录、加工和包装记录、运输和贮藏记录、销售记录、客户反馈记录;七是建立有机蔬菜复合种养立体循环农业模式, 选择适合复合种养的有机蔬菜种类,确定栽培密度和栽培模式,并根据蔬菜种类、栽培密度和栽培模式,确定立体套养产品种类和养殖密度。四是常德市有机蔬菜生产模式研究。加强对“公司+学校+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有机蔬菜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依托常德市郑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规范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推行规范的有机蔬菜生产技术,在确保公司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种苗供应、统一培训服务、统一生产投入、统一品牌销售的前提下,建立完整的有机蔬菜生产档案。

(三)打造有机蔬菜的品牌。一是产品差异化卖点设计。利用栽培技术、产品、企业文化,并结合当地的土壤、水源、气候、文化等特点,对有机蔬菜产品设计差异化卖点。二是产品个性化特点设计。针对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从包装、销售、烹饪等各环节设计有机蔬菜产品的个性化特点。三是产品宣传推介。利用媒体、网络、交易会、论坛等平台,全方位宣传推介我市有机蔬菜品牌,扩大本地有机蔬菜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四)提升有机蔬菜产业信息化水平。一是加大有机蔬菜溯源系统研发的投入。将常德市生物学会现已研发的有机蔬菜溯源系统纳入“智慧常德”建设范畴,将其列入“我的常德”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进一步开发有机溯源手机APP客户端、PC电脑客户端,从而形成有机溯源的立体网络,将该有机溯源系统的建设作为监督食品安全的重要窗口,打造全省“互联网+城市服务”的又一创新亮点,构建全市人民都知道、都关注有机农业,广大市民真正吃上健康安全有机蔬菜的良好局面,从而使“智慧常德”、“ 安全常德”、“ 绿色常德”的建设更加完善,使我市的民生工程更上一层楼,更加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是加强有机溯源系统的示范推广。在将常德郑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成常德市有机蔬菜产业科普示范基地的同时,依托常德市12396专家咨询台、常德市农业科技服务站、常德市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常德市农民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常德市新型职业农民实践教学点等平台,进一步加大有机溯源系统的推广,从而确保市民吃到真正有机农产品。

 

参考文献

[1] 王参伙.有机蔬菜种植技术对策分析[J].福建农业,2015,(3):59.

[2] 翟青林.有机蔬菜种植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8):11,13.

[3] 于海军.有机蔬菜种植技术对策的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11):106-107.

[4] 叶双林.有机蔬菜种植技术对策的分析[J].大科技,2015,(31):246-247.

[5] 王明波.有机蔬菜种植技术对策[J].南方农业,2014,(8):14-15.

[6] 李徽.有机蔬菜的配套种植技术探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3,(140):73.

[7] 杜绍锋.有机蔬菜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J].山西农经,2018(02): 87-87.

[8] 李龙,石玮.CSA模式对有机蔬菜种植企业的启示[J].湖南农机,2014,41(11):74 -75.

[9] 张杰.保护地有机蔬菜种植体系下养分分配规律及环境效应的研究[D].济南:山东农业大学,2010.

[10]唐政.有机蔬菜种植体系中水肥配置的农学及环境效应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11]林开淼.几种作物有机种植养分平衡模式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12]楼安.高量有机肥投入条件下土壤养分与重金属累积效应的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3.

 

课题主持人:王  云,湖南文理学院教授

课题参与人1:谢  鹏,湖南文理学院讲师/博士

课题参与人2:邓爱华,湖南文理学院工程师/博士

课题参与人3:李发明,常德郑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课题参与人4:杨忠慧,武陵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编辑:雷春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