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社科研究>科研课题>详细内容

常德市市县专业文艺院团建设及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07 信息来源:社科联 浏览次数: 【字体:

常德市市县专业文艺院团

建设及发展对策研究

常德市文艺老科协课题组

 

一、我市专业院团的历史状况

(一)我市专业院团的历史

常德市曾是我国“三大戏窝子”之一,戏剧曲艺历史悠久,戏剧曲艺文化丰富。我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七个项目中,属于戏剧曲艺类的项目有常德花鼓戏、荆河戏、常德高腔、常德丝弦、鼓盆歌、澧水船工号子等六个。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类项目有八个,市级的项目有20个。在80年代初,常德有常德专区歌舞团、常德市汉剧团、京剧团、桃源县汉剧团、汉寿县汉剧团、澧县、临澧县、石门县、津市市荆河戏剧团、常德县花鼓戏剧团、常德丝弦艺术团、安乡花鼓戏剧团(长沙花鼓戏)等专业院团,每个县市都有专业院团。在戏剧文化深厚的常德,有一批忠心赤胆的戏剧工作者,在戏剧事业上孜孜不倦的追求,出了一批好剧团、好演员、好作家、好剧目。上世纪50年代,常德汉剧《梁红玉抗金》、《王横摆渡》曾赴朝慰问志愿军演出,《祭头巾》、《思凡》曾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汇报演出并获奖。上世纪70年代《发霉的钞票》、《换猪》,80年代《嘻队长》、《芙蓉女》、《疯人的妻子》和《桑园配》,90年代《山里哥哥山里妹》、《旋转的钞票》,2000以来,《紫苏传》、《帅孟奇》、《孟姜女》等剧目赴京演出并获好评。上世纪70年代,一曲常德丝弦《新事多》曾红遍了大江南北,极大地提高了常德的知名度。80年代,原常德县花鼓戏剧团被时任总书记胡耀邦赞誉为“全国县级剧团的一面旗子”。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电视的大量普及,由于娱乐方式和传播手段逐步走向多元,对传统舞台戏剧产生了巨大冲击。戏剧演出观众流失,票房收入大幅减少,剧团面临生存困难,一部分剧团被解散。当时全市成建制保留下来的只有市汉剧团、常德县花鼓戏剧团、桃源县汉剧团、澧县荆河戏剧团、汉寿县汉剧团等。

(二)、我市专业院团的基本现状

上世纪90年代末,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重新发生了变化。各地节假日开展大型演出活动,地方政府进行招商引资活动,开展旅游推介活动,政策性宣传演出活动,重大节庆演出活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惠民演出等,都需要专业的演出团队提供高水准的节目,展现当地的文化实力和文化特色。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市市级及各区县市的专业院团又逐步恢复建立起来。市里于2002成立了常德市歌舞团,各区县市也逐步恢复建立了文艺团体,名称各不相同,但基本上以歌舞综艺节目为主。其中市汉剧团、鼎城区花鼓戏剧团、桃源县汉剧团、汉寿县汉剧团、澧县荆河戏剧团等,还坚持排演传统剧目,坚持在农村为农民演出。

我市各区县市专业院团在恢复建立之后,发挥专业优势,创作排演了许多优秀目,获得了大量的荣誉,为宣传推介我市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极大地丰富了我市群众的文化生活。如市汉剧院排演的大戏汉剧高腔《紫苏传》赴北京、武汉、海口、长沙等地演出,深受好评,主演彭玲获得了戏剧界的最高奖“梅花奖”。该团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汉寿县汉剧团创作的汉剧高腔《孟姜女》,在省艺术节上荣获多项大奖。《帅孟奇》在北京、长沙等地演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常德市歌舞团多次赴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南非等地演出。鼎城区花鼓戏保护中心(常德丝弦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曾先后荣获全国第二届、第七届、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金奖”,第四届中国曲艺节最高奖“牡丹奖”、电视“飞天奖”等国家级大奖。该团曾三十多次晋京献演,两次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该团创作的常德丝弦还唱到了联合国。这些团队的演出活动,不但宣传了常德的文化,更多的是为整座城市作了宣传,扩大了常德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我市专业院团还承担着“送戏下乡”、“送戏进校园”“演艺惠民”的主体任务。前些年还经常承担党委政府接待性演出的任务。前些年,省委省政府接待中央领导,接待广东省、湖北省党政代表团时,都抽调了我市的常德丝弦节目。全市每年送戏下乡进社区700多场,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了广大乡村社区,主动占领了基层文化阵地,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每逢大型节假日,大型活动,专业院团都在市区和城镇乡村演出戏剧、曲艺、歌舞等节目,给节日增添了欢乐和喜庆,给活动增添了亮点。同时,他们还经常代表一些市县部门参加省或全国性的会演、比赛,获得了大量的奖项。

二、我市院团改革的基本情况

我市是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改革前,全市有市直院团一个,即常德市汉剧院(加挂常德市歌舞团的牌子,日常演出分为汉剧团和歌舞团两个团队)。每个区县市均有一个专业文艺团体,即:武陵区艺术团,鼎城区花鼓戏剧团(1997年加挂常德丝弦艺术团,一班两牌从事各种艺术活动),临澧县荆河戏剧团,石门县荆河戏剧团,桃源县汉剧团,汉寿县汉剧团,澧县荆河剧剧院,安乡县青年艺术团,津市市青年艺术团。根据中宣部、文化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基层文艺院团改革的文件精神,我市于2012年4月完成了市和区县市文艺院团改革。我市的改革总体上是成功的,我市的几个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建立了保护中心,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保护。各地也以不同形式保留了部分专业院团或演出团队。改革后各院团的基本情况如下:

1、 常德市汉剧院

常德市汉剧院一分为二,一是以汉剧团为基础,成立了常德市汉剧高腔保护中心,作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原有87名全额拨款事业编核减为65名。主要工作任务是:负责常德汉剧高腔的挖掘、研究、传承与保护;负责常德汉剧高腔的作品创作、推介宣传、普及传唱、打造本土艺术品牌;完成省市有关送戏下乡、文化惠民和公益性传承展演等。

二是以歌舞团为基础,成立了常德市湘楚歌舞剧院有限公司,为国有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现有演职员57人,其中保留原事业编制身份22人,自主招聘35人。保留事业编制身份人员工资由市财政发放,自主招聘人员自收自支。

2.武陵区艺术团

武陵区艺术团挂靠在武陵区文化馆,改革前后的体制没有大的变化。该团在编人员人员15名,他们既是文化馆的专干,也是歌舞团的骨干。另有招聘演员24人。对招聘人员,区政府给予了充足的经费保障。对优秀的专业人员,作为人才引进,安排在区化馆。对招聘的演员中表现突出的,安排社区事业编,以留住人才,解决演员的后顾之忧,使演员有奋斗目标。该团除完成文化惠民各项工作、参加一些大型活动,重点在坚守常德丝弦的本体,传承和保护原生态丝弦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年,武陵区政府和湖南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签订协议,在该校音乐教育专业中定向培养常德丝弦方向专业学生,由武陵区政府提供学费,学生毕业时由武陵区艺术团优先挑选。第一批学员20人已经开课。

3.鼎城区花鼓戏剧团(常德丝弦艺术团)

该团改革后的名称是“常德市鼎城区花鼓戏保护中心”,定编54人,为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各项经费预算、财政拨款按原有渠道不变。为了继续加大自身文化底蕴,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常德丝弦,该团注资成立了“常德丝弦艺术剧院有限公司”,隶属保护中心,属国有文化企业,继续实行“一班二牌”模式。该团在常德花鼓戏和常德丝弦的传承保护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恢复排练了一批花鼓戏传统剧目和经典折子戏。同时在常德丝弦的创新发展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们创作演出的丝弦表演唱、丝弦小戏等作品,多次在全国性的比赛中获得大奖。

4、汉寿县汉剧团

该团改制后的名称是“汉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加挂了“汉寿县艺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牌子,为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现有演职员50多人。该团在开展汉剧高腔传承保护的同时,也进行歌舞演艺活动。近年来,该团排演的汉剧高腔《帅孟奇》,在省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该剧多次进京和到长沙、常德等地公演,得到广泛的好评。由于是差额拨款,该团演员工资得不到保障,“五险一金”也有缺口,现在面临人心不稳,人才流失,后继乏人的问题。

5、临澧县艺术团

改制时转制为企业,更名为“临澧县荆河戏剧团有限责任公司”。由于近几年演出市场严重萎缩,演职人员缺乏,该团因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导致生存困难。2014年以来,该团将部分演员进行了分流安排,部分演员辞职另 谋职业。为了保住“临澧县荆河戏剧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牌子,也为了完成送戏下乡的任务,2016年,该公司与一个民间演艺团体联合。这个民间团体以“临澧县荆河戏剧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名义完成送戏下乡和省市县主管部门下达的各类演出任务,公司主要给他们提供住宿场地、演出车等。该团实际上已经解散了。

6澧县荆河剧团

改制时,该团与翊武剧院整合为“澧县荆河剧院”,由差额拨款改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定编87人。该院是我市荆河戏剧传承保护的主体,同时,他们在澧水号子、鼓盆歌等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保护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收集整理了一批荆河戏剧本、曲牌,恢复排演了一批传统荆河戏。该团有较强的综合实力,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演员人才缺乏。

7、石门县荆河戏剧团

原为事业单位,改革时改为企业,加挂了石门县艺术研究所的牌子。该团原来有事业编制身份的六个演员的编制在艺术研究所,其余人员身份不明确。全团现有人员20人,其中演员11人,另聘用2人,实际能上台演员仅13人。

8、桃源县汉剧团

改制后的名称是桃源县汉剧艺术团,为企业,加挂桃源县汉剧高腔保护中心的牌子,属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现有演职员43人,其中在编35人,聘用11人。该团一直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199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办了“桃”字汉剧小学员,今年又办了“惠”字班,招收了40名学员。该团由于属差额拨款,演员工资、保险等得不到保障,人心不稳。

9、安乡县青年艺术团

该团改制后改为安乡县艺术研究所,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由艺术研究所独资注册了企业青年艺术团有限公司。该所定编22人,现有15人,空缺编制今年正在招收人员。该团演职员分散在县文化系统各个单位,需要时再集中,该团主要职责是组织县里大型活动和完成文化惠民的各项工作。

10、津市市青年艺术团

改制后的名称是津市市孟姜女文化演艺有限公司,属企业。现仅有演员8人,其中男演员3人,女演员5人,分散在文化系统的不同单位上班。津市市有3个业余演出团体挂靠了该公司,组织和依靠这三个团体完成津市市的大型演出活动及送戏下乡任务。

三、当前我市文艺院团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我市专业院团运行情况的大致分类。

从我市专业文艺院团的运行情况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常德汉剧高腔保护中心,鼎城区花鼓戏保护中心(常德丝弦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澧县荆河剧院等三个院团。这三个院团是比较好的专业院团,他们的经费得到了保障,有基本的演出阵容,较好地承担了传承保护我市国家级戏剧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工作。这几个院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严重缺乏,演员行当不齐,团队年龄结构老化,缺乏活力。

第二类是武陵区艺术团,安乡县艺术研究所(安乡青年艺术团有限公司)。这两个院团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院团,但由于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在经费上给予了保障,在人才引进上给予了政策支持,可以开展一些歌舞演出活动。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挖掘、传承、保护当地的传统文化,配合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型活动组织开展演艺活动。

第三类是常德湘楚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汉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汉寿县艺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桃源县汉剧艺术团(桃源县汉剧高腔保护中心)。这三个院团有基本的演出阵容,有一定规模,但经费没有得到保障。由于这几年演出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演出市场严重萎缩,演员待遇低,优秀演员留不住,给院团的生存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第四类是津市市孟姜女文化演艺有限公司、石门县荆河戏剧团(石门县艺术研究所)、临澧县荆河戏剧团有限责任公司。这几个团体以企业化运作为主,政府在送戏下乡方面有经费安排。由于近几年演出市场萎缩,他们的生存状态堪忧。主要问题是人员流失,人心不稳,实际上也不能自行承担演出任务,这三个团作为专业院团已经名存实亡。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原因

我市是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改革时有摸索的因素。另外改革运行有六年多了,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深化改革,势在必行。应该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市专业院团健康发展。我市专业院团运行中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困难及原因。

1、演出市场严重萎缩。2015年以来,文艺演出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演出市场严重萎缩,营业性演出收入大幅减少。以前我市这些院团的演出收入主要在四个方面:(1)承担党委、政府的接待性演出;(2)承担一些部门的文艺活动,代表一些部门参加行业性的文化活动或比赛活动;(3)农村的婚丧喜庆事宜;(4)一些企业的商业活动。现在第(1)第(2)项基本没有了。近两年各地提倡开展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农村的商业演出市场也很小了。据统计,各院团2017年的演出收入不到2012年的三分之一。由于收入减少,造成部分院团运行困难。

2、人才断档严重。我市各院团的主要演职员以前主要来自于常德艺校。自2004年常德艺校停办之后,各院团十多年基本没有引进年青演员,所以普遍存在年龄结构偏于老化,行当不齐,后继乏人的问题。这期间,鼎城、桃源、澧县三地自己招收培养了一批小演员,现在是院团的主要骨干,但也存在流失严重的问题。在专业人才的引进上,由于受公招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引进专业人才难度很大,存在院团看中的需要的专业演员无法引进的情况。    

3、部分院团经费严重短缺。改制以来,由于演出市场严重萎缩,部分院团,特别是以市场运作为主的院团,自己造血功能不足,政府“送一程”的经费和政策没有完全到位,造成有些院团演员工资收入明显低于当地职工收入水平,有些“五险一金”也没能到位,造成生存困难。

4、绝大部分院团没有自己的演出剧场或固定的演出场地。市里没有专业剧场,各区县市的剧场有的年久失修,成了危房,有的主要是作为会场使用,不适合演出,有的根本没有场地。省里几次计划在常德举办艺术节,都因缺乏演出场地而取消。

四、几点建议

基层文艺团体是最接地气的一支文艺队伍,他们常年服务人民群众,他们用艺术形式传递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着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作出了贡献。专业院团是地方文化演出的主力军,是一个地方文化品位的体现和支撑,引领着群众文化的发展。面对时代的发展和各种新的艺术形式的冲击,基层文艺院团承担着向基层的老百姓传播党的声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如果高雅的积极向上的艺术不能占领基层文化高地,庸俗的、低俗的、媚俗的东西必然会乘虚而入。因此,应该加强基层专业院团的建设。建设好专业院团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需要我们专业院团创作演出更多更好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节目。

2、是宣传常德、推介常德的需要。在市、县招商引资、大型节日活动中,都有专业院团表演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节目。在对外宣传常德方面,我们的戏剧歌舞除了到北京、上海、武汉、长沙、海口等大中城市演出,常德丝弦唱到了联合国,汉剧高腔唱到了欧洲、日本,常德歌舞出演了近十个国家。

3、专业院团是文化惠民、送戏下乡,送戏进社区的主要力量。专业院团是送戏进校园的主要力量,全市每年送戏下乡700多场,每年送戏进校园100多场。

4、专业院团是戏剧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主要载体。我市国家级的戏剧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六  项,省级八项,还有一批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和保护。而这些非遗项目保护的载体,就应该是以专业院团为主。如市汉剧高腔保护中心,鼎城区花鼓戏保护中心,澧县荆河剧院等。

5、专业院团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我市群众文化活动风生水起,轰轰烈烈,就是因为我们有深厚的文化基础。我们十多个专业院团的许多演员离开剧团后,进入其他部门工作,成了群众文化活动的骨干,成了群众文化活动的辅导员,骨干演员。同时,群众文化活动也离不开专业院团的参与。

根据我们调查的情况,也根据各院团提出的意见和要求,对我市专业院团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  分类完善专业院团的运行机制

目前,市汉剧高腔保护中心、鼎城区花鼓戏保护中心(常德丝弦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澧县荆河剧院三个院团运行基本正常。武陵区艺术团,安乡县艺术研究所(安乡青年艺术团有限公司)两个团体,采用了适合本地实际的运作模式,应予肯定。存在问题需要完善机制,解决困难的的是以下几个院团

1、常德湘楚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建议将常德湘楚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并入常德汉剧高腔保护中心。2012年改制前,该公司和常德汉剧高腔保护中心(原常德汉剧团)是一个院团,即:常德市汉剧院,下分两个团:汉剧团、歌舞团。歌舞团改为企业后,由于演出市场变化,目前面临收入减少,优秀人才流失等问题。转企改制的剧团改革方案的设计,起初是基于演出市场繁荣的基础上的。但目前我市演出市场已十分疲软。从某种意义上讲,真正的演出市场已基本上不存在。

据我们到岳阳市巴陵戏剧团、株洲市歌舞团考察学习了解的情况,他们都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他们两个团都是按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管理,加挂了一个企业的牌子,既给予了院团以基本的经费保障,又给予了他们一定的自主权。这种模式,他们都是以前从常德市学过去的。还有岳阳市的岳阳县花鼓戏剧团、汨罗县花鼓戏剧团,我市的鼎城区花鼓戏保护中心(常德丝弦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澧县荆河剧院都是这种形式。这几个院团运行都非常好,挖掘排演了许多传统剧目,创作排演了许多新戏,在全国、全省屡获大奖,可以说是硕果累累,深受群众喜爱。

当时改制时,常德湘楚歌舞剧院有限公司22个全额事业编人员的工资继续由财政发放,因此合并后,不会增加财政负担。但两个团可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一人多用,有利于留住人才,有利于事业的发展。

2、汉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汉寿县艺龙文化

传媒有限公司)、桃源县汉剧艺术团(桃源县汉剧高腔保护中心)。这两个团都是历史悠久的老团,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现在还有基本的演出班底。但这两个团目前是差额拨款,企业运作。他们在当前演出市场严重萎缩的情况下,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建议当地党委政府给予他们基本的经费保障,或参照岳阳县、汨罗县、鼎城区、澧县的模式,按全额事业单位管理,或者实行财政差额补贴,人员工资执行全额标准,以留住人才,促进事业的发展。

3、津市市孟姜女文化演艺有限公司、石门县荆河戏剧

团(石门县艺术研究所)、临澧县荆河戏剧团有限责任公司。这几个团体作为专业院团应该说已不复存在。建议当地党委、政府借鉴武陵区或者安乡县的做法,要有一支基本的队伍,要有基本的经费保障,以促进当地文化演艺事业的传承的发展,以更好地开展演艺惠民的工作。

(二)、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举办戏剧定向大专班。

戏曲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培养一名戏曲人才比培养一位歌手要难得多,一般必须从十几岁就开始学习练功,唱、做、念、打样样都得练,没有十几年的勤学苦练很难成才。好演员一般要到二十多岁才能崭露头角,真正成为主角家,最起码也要到三十几岁。当前,我市剧团艺术人才青黄不接,支撑局面的主要是靠40岁50岁以上的老演员。我市戏剧人才培养已到刻不容缓的地地步了,否则将会后继无人。

目前各院团行当不全,年龄老化,新人找不到,引不进。已成了制约专业院团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市四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项目常德汉剧高腔、荆河戏、常德花鼓戏、常德丝弦都面临这个问题。岳阳市巴陵戏剧团和湖南省艺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班,定向培养专业演员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们的做法是由市文化主管部门和湖南省艺术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协议,主办巴陵戏大专班,文化课由学校负责,专业课由剧团负责,毕业生由巴陵戏剧团择优录用90%,所需经费由市政府专项解决。从2000年开始,河北张家口市与河北省艺校、张家口一些高校合作,定向培养了一批专科学员,通过免学费、给补贴、定向招聘学生等方法为地方剧团留下了近20多个“人才种子”。 艺术院团与艺术学校联合举办的“三加二”、“三加四”的教育模式是国家提倡的戏曲人才培养之路,国家在政策上会给予免除学费、补贴资金等优惠政策。建议我市由市里与省艺术职业技术学院采取联合办班的模式,举办戏剧定向大专班,培养一批汉剧、荆河戏、常德花鼓戏等方面的后备力量。

(三)、在戏剧专业人才的招聘录用上,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戏剧演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他们往往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但文化水平一般。在公开招录时,剧团看中的演员,往往因为文化成绩的原因不能录用。而招录的文化成绩较好的人员,哪怕是本科生甚至研究生,由于不能上台表演,常常只能“打杂”。既浪费了剧团有限的编制名额,又影响了剧团的实力。鼎城区花鼓戏保护中心、澧县荆河剧院都出现了这种情况。需要的人招不进,进来的人用不上。建议我市在公开招聘戏曲专业技术人员时,除按照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有关要求,个别行业和岗位确因工作需要,可采取实际操作能力测试等适当方式进行,按照“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合理设置考试科目和内容,突出岗位要求。建议人社部门在演员招考时,可否根据演员的特殊性,提高专业成绩的比重,提高面试成绩的比重,较大幅度地减少文化成绩的比重。岳阳市几个剧团在招收演员时,文化成绩只占10%,我们能否借鉴他们的做法。

(四)、举办演员技能比赛活动。目前,我市群众文化活动造成了声势,形成了品牌。但专业院团的活动还缺乏平台。作为县一级院团的演员,很少有机会参加省以上的专业竞赛活动,他们需要一个展示的平台,需要一个竞争提高的平台。一些院团提出,希望市一级定期举行青年演员竞赛活动,这样县一级的演员参加的机会就会很多。我市2006年举办过一次青年演员竞赛,演员们踊跃参赛,反响热烈。很多演员都还记得那次比赛的情况和他们获得的荣誉。希望市级主管部门重新定期举办这种活动。通过组织举办演员比赛活动,给他们以展示的平台。也通过这种活动,促进各地对专业院团的重视和支持。

(五)加强场地建设。目前我市没有一个专业的剧场,这与我市作为一个文化大市,一个国家级文明城市来讲,是不相匹配的。建议市里重新启动常德大剧院建设。目前可考虑建一个小型的专业剧场,让常德汉剧高腔、荆河戏、常德丝弦等有演出场地,市民能经常观看演出。

课题组主持人:

尹跃明,市文艺老科协会长

主要参加人员:

李大胜,市文艺老科协副会长

袁正涛,市文艺老科协副会长,秘书长

胡乐平,市文艺老科协党支部书记、副研究馆员

孙泽洪,市文艺老科协副会长

孟祥鑫,市湘楚歌舞剧院院长,二级演员

胡小玲,市文体广新局艺术科科长

刘朝晖,市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邓立清,市文艺老科协副秘书长

彭小莉,市文艺老科协副秘书长

 

(编辑:雷春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