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社科研究>科研课题>详细内容

从严治党形势下常德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9-02-03 信息来源:社科联 浏览次数: 【字体:

从严治党形势下常德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

调研与思考

中共常德市委党校课题调研组

摘  要:干部教育培训承担着思想建党的重要职能,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本课题组围绕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如何有效服务“从严治党”这个主题,总结梳理了近年来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做法、基本成效和问题不足,深入各区县调研走访,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从严治党  干部教育培训  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了遵循。干部教育培训承担着思想建党的重要职能,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根据全市大调研活动安排,本课题组围绕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如何有效服务“从严治党”这个主题,总结梳理了近年来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做法、基本成效和问题不足,深入各区县调研走访,召开各层次代表座谈会,发放1200份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此调研报告,供决策参考。

一、对我市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流判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成为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从顶层设计着手,推动干部教育培训扩面增量、提质增效,发挥了干部教育培训在全面从严治党中补钙壮骨、固本强基的特殊功能。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一)培训覆盖面不断扩大。近两年,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含市、县两级党校主体班、部门专题班、委培外训班)规模达到每年4.2万人。以市本级为例,一是突出党政班子成员和中青年干部教育培训,市委党校举办处干班、科干班、中青班等2个月以上主体班9期。二是注重向基层一线干部倾斜,设置了新任乡(镇)长(主任)、基层团干、基层妇女干部、基层统战干部、选调生等主体班,推动教育培训向基层延伸。三是支持部门行业开展业务培训,2017年市直单位举办各类专题班248期15900人。四是统筹了企业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把市属国企管理人员以及专技人员纳入主体班范围,并组织到高校和科研单位外训,实现了企业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的常态化。

(二)培训针对性明显增强。一是聚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举办了各级各类集中轮训班,并作为必修课确保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干部头脑。聚焦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突出主业主课,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占到教学总课时的70%以上。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组织培训、设置专题。二是统筹考虑培训对象的特点和要求,坚持专题培训和分级分类培训相结合,党校主体班实行“两带来”制度和“2+0.5”教学,邀请领导干部上讲台,强化问题和实践导向。三是突破传统培训班全程在课堂的形式,在中青班探索集中辅导、跟班学习、课题调研、成果汇报培训模式,在各类主体班广泛运用研讨式、案例式、现场式、访谈式、情景模拟式教学方式,增强培训效果。

(三)培训多渠道初步形成。突出党校培训主渠道作用。明确培训资源向党校聚集,各类培训班次提前备案,原则在党校举办,并在干部调训、学制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改革、基地建设、办学保障等方面给予有力指导和大力支持;积极拓展省内外培训资源。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等建立合作办班联系,充分利用各地优质培训资源和优势特色专业,不断适应和满足干部教育培训多元化的需求;探索运用“互联网+”模式。通过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红星云”微学习平台等载体,打破传统干部教育培训的时空限制,实现了优质培训资源的实时共享,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补充。2017年全市12301人参加“干部在线”网上学习,通过率达到95.57%。

(四)培训严要求贯穿始终。严明制度规矩。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制定了严肃学风校纪的文件,明确干部参加培训职务清零、身份清零、知识清零。严格考核管理。培训期间组织部和党校派干部全程跟班管理,纪委不定期抽查学员作风情况,并充分发挥党支部、班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党员佩戴党员徽章,进教室放手机,星期一升国旗等等这些成为自觉行动,学员“到课率、就餐率、住宿率、自学率”作为考核评价重要依据,如实记入学籍档案。严肃纪律处分。对违反培训纪律规定的及时批评教育和大会通报,并报送组织部门和学员所在单位,形成有效震慑,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对当前干部教育培训的客观分析

目前,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方针持续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党的各项事业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各级党委对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干部教育培训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同时也承担了更重的政治责任。近几年,我市干部教育培训成效显著,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我们也应深刻认识到,在从严治党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任务和挑战十分艰巨,这其中既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有主观努力的不足,具体表现在:

(一)认识和政策层面---落点不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干部培训认识不一,干部培训工作没有纳入党建考核内容,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没有落到实处。一是少数单位领导重视缺位。据调查数据,工学矛盾和领导不重视成为影响干部培训出勤率的重要因素,占到52%以上。(见图一)。各单位尽管在政治上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把教育培训当做软任务,让位于其他工作,导致组训送训不严格,不能保证调训时间。重点岗位干部如领导班子成员,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常务副职等调训难,有单位出现培训“钉子户”、“专业户”现象。二是部分干部认识错位。有的干部有“学什么”凭兴趣,“怎么学”无所谓的态度,重业务轻理论倾向较为突出。还有一些错误的认识,有的把培训当成一种“休假”,一来了之;有的把培训当成一种“经历”,重在参与;有的把培训当成一种“任务”,热情不高;有的把培训当成一种“负担”,疲于应付;有的把培训当成一种“社交”,本末倒置;有的把培训当成一种“资本”,动机不纯。三是培训期间工作越位。有的单位以工作任务繁重、人手短缺为由对参训干部仍然委派大量工作,有的干部对单位工作仍然事无巨细的两头兼顾,难以集中精力,安心学习。

 

 

(图一)

(二)内容层面---效果不佳。一是供需结构平衡难。调查中,33%的干部认为要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见图二),由于干部队伍量大面广,学历水平不一,知识结构不同,培训需求各有侧重,现有的培训内容不能满足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培训需要,“突出重点、分类施教、有的放矢”的培训要求只能在宏观把握上,深入落实比较困难。而通过异地办学,虽然能较好地利用各地优质培训资源取长补短,但成本过高,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二是教学水平提升难。调查中,37%的干部认为需要提高师资水平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见图二)。信息时代干部获取知识的途径十分便捷,干部队伍素养较高,对培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知识性、常识性、资料性的教学难以满足要求。教师要站稳干部教育培训讲台,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结构、宏阔的思维视野、高超的授课艺术,才能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这对教职人员是巨大考验。形式新颖的教学方法如党校研发的“奔跑的课堂”、林伯渠、帅孟奇、王新法现场党性教育教学等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虽然能增强鲜活度和感染力,但时效性很强,而且针对同样的学员不能重复多次。因此,讲授式培训仍然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流,提高教学水平主要依靠教职人员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三是理论实践结合难。目前,面对庞大的干部队伍群体和旺盛的培训需求,全市党校行政学校系统专(兼)职教师仅140人,力量薄弱。而且从事干部教育培训的专业师资队伍绝大多数是从“高校门”到“党校门”,没有经过严格的从业资格培训、认定和考核,同时缺乏实际工作的锻炼和多岗位培养,在联系实际开展教学上先天不足。很多教师没有基层工作经历,调研不够,缺乏一线的素材和感受,教学内容枯燥单一,教学案例不鲜活灵动,影响学员学习兴趣。

 

(图二)

 

(三)管理层面---刚性不够一是学习评价缺“尺度”。目前,对干部学习评价主要是过程评价,只能检验干部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了学习任务,是否遵守了纪律规定,但是难以反映真实的学习效果,而这恰恰是干部教育培训的关键所在。培训质量评价难。干部参加培训是组织行为,培训机构既没有招生压力,也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估机制,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培训效果,主要依靠培训机构内生动力,而不是通过外部压力的倒逼,没有竞争压力和考核压力,不利于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二是管理考核缺“精度”。培训机构对参训学员的定位还是“领导干部”,无形中产生“重服务,轻管理”的思想,导致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宽”、“松”、“软”、“散”等现象,影响考核评价的精准度。三是训用结合缺“力度”。调研中,38%的干部认为只有把干部的培训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才能调动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图三)。而实际上,目前干部训用结合机制欠缺、弹性较大,除少数受到重点关注的班次,成为市委培养和发现干部的重要途径,较好地实现了训用结合的良性循环,其他多数情况下,干部参加培训的综合表现和考核情况与个人任职、晋升的关联度不高,导致考核的“指挥棒”挥不起来,“鞭子”打不下去。

 

(图三)

(四)保障层面---投入不足。一是优质培训资源缺乏统筹。从层级上看,市级在培训渠道、培训条件、培训保障等方面要远远优于县级。从区域上看,各地的发展水平、重视程度、资源条件不尽相同。从对象上看,培训资源向领导干部倾斜多,向一般干部倾斜少。从模式上看,网络培训和实体培训“线上线下”资源融合互补不够。二是党校阵地建设参差不齐。县级党校问题表现突出,经费保障力度上悬殊较大,整体办学水平不高,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实践教学手段缺乏,开放办学、联合办学不够,制约了干部培训主阵地作用发挥,削弱了培训承载能力。目前全市5所县级党校面临整体搬迁难题,县委重视程度和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不一。三是新媒体和信息技术投入不足。个别党校还没有建立专门网站。有的学校没有专门的多媒体教学室、电子阅览室,干部教育管理的大数据管理亟待加强。

三、对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路径思考

(一)聚焦新的目标要求,抓考核、强主责。一是构建整体联动管理格局。干部教育培训是系统工程,从严治党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涉及面广、数量众多、协调任务重,必须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理念,构建以组织部门为主,干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为辅,各部门各单位、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的培训工作格局。二是干部培训纳入各级党委党建绩效考核。将干部教育培训融入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融入各部门各单位的日常工作。各级党委要把党校工作纳入党建述职内容。市县常委会每年要至少专题研究一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解决1-2个实际问题。三是落实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制度。把领导干部上讲台作为制度规定,形成干部教,教干部的良性循环。市县党委政府每名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到党校要讲一次党课。各职能部门领导要积极加强学习,敢上讲台,能上讲台,积极参与到讲党课、讲政策的大制度中来。

(二)围绕提高培训质量,抓改革、强师资。一是突出问题导向。干部教育培训要把解决干部思想上的困惑和工作中的难题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认真分析干部队伍整体情况和培训对象具体特点,综合考虑组织需要、岗位需要和个人需求,以问题为导向来设计培训专题和课程,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干部要有所侧重,比如党政干部要侧重执政意识和执政能力培养,企业管理干部要侧重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培养,专业技术人员要侧重综合素质提升,党外干部要侧重增强政治共识教育等,做到按需施教、因材施教,推动干部教育培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教学的针对性。目前,干部教育培训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理论教育、党性教育、能力培训、知识教育”四位一体的内容体系,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培训内容有不同的侧重点。调研数据显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首要培训内容,占28%;党史党章、党规党纪、党性教育内容占22%,这两大内容占培训重点的一半以上。政策性、应用性、操作性的内容共占50%(见图四)。我们认为当前干部教育培训突出三大块:一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干部教育培训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让广大党员干部知道我们党从哪里来、根扎在哪里、要走向哪里,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头脑、指导工作实践、增强政治定力。二认真抓好党性教育。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党性教育制度化、常态化,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公仆意识,推动党员干部牢记党章、党纪、党规要求,熟知党史、党建、党务内容,做好政治站位。三统筹开展能力培训。围绕市委市政府“开放强市、产业立市”大战略,培训干部队伍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分类别分领域开展专题培训,帮助干部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提高干部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能力,提高领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的专业化能力。

(图四)

二是丰富培训手段。在调研中,干部普遍认为案例分析、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式更有学习收获(见图五)。因此,在不断完善课堂讲授式教学的基础上,要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探索和拓展更加有效的培训手段。比如,要积极引入现代教学方法,教师讲授知识点,学员讨论分析,在思想碰撞中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提高学员参与度,深化教学效果。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分量,通过具体分析解剖现实案例,避免脱离实际的“空对空”教学,给学员“实打实”的收获。要结合本土特色实际进行教学,把历史转化为教材,把基地转化为课堂,把经验转化为素材,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图五)

三是提升师资水平。探索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定向跟踪”的培养培育机制”、“择优选拔”的人才引进机制、“竞争淘汰”的考核退出机制,出台与之相适应的待遇津贴、职称评定政策。要积极为党校教师到基层、到企业跟班学习、实践锻炼、挂职培训创造条件,丰富经历,开阔视野,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同时鼓励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转为党校教师岗位,多渠道培养党校名师和大家。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重点培育马克思主义教研室、法学教研室和经济学教研室等重点学科教研骨干。

(三)完善联席共建机制,抓管理、强纪律。一是全面强化意识形态管控。干部教育培训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要牢固树立为党说话、为党立言、为党育人的培训方向,宣传部门要统筹指导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意识形态工作,组织部门要严格审核管理培训机构,纪检监察部门严肃开展纪律监督,培训机构要自觉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把关师资和教学内容,站稳守好讲坛讲台。二是完善培训质量评估机制。探索实行“需求调研-计划生成-竞争择优-考核评估”管理模式,加强对培训机构、项目和课程等的指导、考核、评估,对特殊班次,比如战略人才班的学员要建立跟踪考察和效果反馈机制,及时总结成功经验推广到其他班次,并把考察反馈情况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参考,推动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三是加强管理严明纪律。要严格落实干部调训制度,各级党组各单位要保证干部培训时间,做到应训尽训。培训机构在为干部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同时,要加强对干部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表现、学习效果的日常管理和积分考核,作为干部培训鉴定的依据,推动落实“凡提必训,拟提先训”要求,在干部选任、试用期转正环节要审查干部参训情况,体现训用一致,增强培训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四)突出培训阵地建设,抓短板、强基础。一是经费保障有力。对市县党校基础设施条件、配套建设等按合格党校要求进行明确和规范,加大经费保障投入,改善培训条件。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区县一级要把干部培训经费预算到位保障到位,改变过去党校要靠办班赚钱、讨钱过日子保运转的局面。二是提升培训承载能力。扩大市、县级党校培训班次、参训规模,统筹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建好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现场教学和党性教育基地,丰富培训内容。充分挖掘国内优质培训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形成“一主多辅”(党校主阵地,高效、科研机构多渠道补充)的培训格局。三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大数据管理,通过大数据建立干部内外训档案,对干部未参训及时预警提示,并随时进行需求调研和培训评价,提升管理效率和工作效能。

 

课题主持人:

杨琦明,中共常德市委党校副校长(主持工作)

课题参与人:

易红庆,中共常德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讲师

刘章福,中共常德市委党校办公室主任、讲师

梁卓鑫,中共常德市委党校办公室副主任、讲师

孟  兰,中共常德市委党校科研处科长、讲师

 

(编辑  雷春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