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社科研究>理论研讨>详细内容

沅阳书院 文明发轫

发布时间:2020-07-13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最初是朝廷负责点校经籍、征集遗书、辨明典章的官舍。后来演变为官府或民间藏书与讲学之所。宋代书院尤盛,白鹿、石鼓(一说嵩阳)、睢阳(应天)、岳麓号称四大书院,闻名遐迩。有私办与公办(官办)两种。山长(即校长,又称掌故)和主讲都由知名学者担任。他们传播自己的学术成果、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传授各种文化知识。学生以研习儒家经典为主,间亦议论时政,或研讨学术思想。教学方式灵活多样,采用个人钻研、个别辅导、相互问答、师生对答、集中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深受学人欢迎。元代各路、州、府皆设书院。明、清仍盛,但学术空气逐渐淡化,多数书院成为科举应试的场所。清末废除科举,书院改为学校。

616008a417184b4bafda7afb9affcbc9.png

常德县(武陵县、朗州、鼎州)最早的书院是南宋末年龙阳(汉寿)进士丁易东创办的沅阳书院,由朝廷赐额,在元代享有盛名,是当时全国较有影响的书院之一。创办80余年,毁于元惠宗至正十六年(1356)。此后百余年常德县没有书院。明正德三年(1508),常德县的书院(精舍)又发展到4所,即:武陵儒绅为纪念王守仁创办的阳明书院;武陵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杨褫创办的闻山精舍;武陵进士、兵部右侍郎陈洪谟创办的高吾精舍;武陵进士、兵部员外郎蒋信创办的桃岗精舍。这些书院和精舍存在50余年,其创办人或主讲人去世后无学者继承,教学活动自行停止。直到清乾隆初年(1736),武陵知县翁运标在德山孤峰岭下兴建善德书院,后因“膏火缺如,士不能枵腹越江而往,不久即废。”乾隆十六年(1751)知府雷畅与知县李际隆在城西创建朗江书院,存在130余年,废于清末同治年间。光绪十四年(1888),武陵知县李宗莲等人在善德书院旧址创建德山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废除科举后改为武陵县立高等小学堂。从南宋至清末,常德县共有书院8所,培养了一大批知识渊博的有用之才。

常德县的书院或精舍,山长一般即主讲人,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他们之中有不能或不愿为官者,有告老还乡而结庐授徒者,有边做官边讲学者。入院求学者称生徒,分“文生”与“童生”两类。“文生”即已考中秀才而欲应乡试(在省会或京城举行,俗称“考举人”)者,每月定期来书院听讲,递交诗文习作请主讲人批改;“童生”即官员子弟或民间年满15岁以上而读完《四书》者(年龄不限),入院求学,以应“童试”(在府城或县城举行,俗称“考秀才”)。

书院初创时由于受禅林的影响,教学组织与教学制度比较灵活自由。生徒的名额不固定,入学不须举荐或考试,也没有一定的修业年限。后来各方面的条件渐趋严格。学额根据各自的膏火(教员薪水与学费等)经费确定,分为正课(内课)、外课、附课三种。正课生员有定数,外课、附课随报考人数的多少而增减。书院的教学方法仿照禅林传经的方式进行,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注重指导和启发。主讲人不限于本书院教师,经常聘请外地学者讲学。如余姚的王守仁,增城的湛若水,湘潭的张九镒、罗典,长洲的杜庠,归安的戴世泰等著名学者,都曾应邀前来常德县讲学。各书院学生自由前往听讲,并可质疑问难,学术空气十分活跃。

书院订有学规,多以朱熹《白鹿洞书院学规》为蓝本,结合本书院实际加以修订。该学规规定:“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为五目。“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此为治学之法。“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此为修身之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此为接物之要。《白鹿洞书院学规》把对学生世界观与政治思想的要求以及治学、修身的途径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育理论与操作性较强的实际措施,对后世各类教育教学的影响十分远。

(作者邓声斌,鼎城区教育局原局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