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社科研究>理论研讨>详细内容

古城常德街巷史话

发布时间:2019-05-09 信息来源:社科联 浏览次数: 【字体:

 古城常德历史悠久,日新月异。据史志文献记载,秦昭王三十年,秦将白起率军攻打楚国,一举占领楚之黔中郡。随后命令副将张若留守黔中,张若便在今常德城东筑城拒楚,史称“张若城”。此后二千余年,常德城一直作为郡、州、府、路、军、署、市或县的治所,历经修葺,规模逐渐扩大,街巷逐步增多。明代以前载籍无考,现在只知道明清以来的情况。

 

    据明《嘉靖常德府志》记载,嘉靖乙未年间(1535),常德城区(不含德山、武陵镇,下同)设有十四坊(坊是街巷的通称),即:

 

     “珠履坊——府前大街,由下南门出河街”。据传今武陵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曾为战国时期楚国令尹(宰相)春申君的宅第,他“养士三千,皆蹑珠履”(镶有珠宝的鞋子),常德人民非常怀念他,特地把今民主街、下南门至河街称为“珠履坊”。

    “庆丰坊——府西大街,上南门由清平门出及新街”(明弘治十年,因修建荣庄王府第,工部郎中陈珂拆迁民房新修此街,故名)。庆丰坊又名丹桂坊。明永乐辛卯年间(1411),武陵人奂忠应试中举,出任安徽宿州同知(知州的副手),他心系乡梓,在府西大街捐建了一个预备仓,每逢丹桂飘香的季节,预备仓便堆满了稻谷。武陵人民为了感谢他,在庆丰仓旁为他修了一座大牌坊,取名丹桂坊,又名庆丰坊。此地后来就叫庆丰坊。

     “绣衣坊——府北大街,出北门街”。此街系明朝监察御史陈策的旧居,他是明朝内阁首辅杨嗣昌四世祖杨瑛的内侄,字廷献,明成化丁未(1487)进士,历任江苏宜兴知县、监察御史、广西与贵州按察史。弘治甲子年(1504)奉命主考河南乡试,科场纪律严明,选才不拘一格,中举者多有真才实学,世人无不称道。其子陈大韶、其孙陈禄都先后中举,祖孙三代被誉为“锦绣之士”、“青骢之马”,邑人为其修建了“绣衣骢马坊”。此地后来就叫“绣衣坊”。

    “宣化坊——府东大街,出东门街”。“宣化”即“宣导德化”之意。因东门临近德山,德山是远古时期的高士善卷隐居之地,是我国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人们希望广布善德,故名“宣化坊”。

 

    “振肃坊——按察分司左”。“按察分司”是主管监察与司法的官署,人们希望振肃法纪、执法公正,故名“振肃坊”。

    “激扬坊——按察分司右”。人们希望按察分司激浊扬清、祛邪扶正,故名“激扬坊”。

    “楚西名郡坊——府前”。明嘉靖十六年(1537),常德知府陆垹改建府署衙门时,拆去谯楼大门,新建棹楔一座,并题赠了“楚西名郡”匾额一块,此后,人们就把府前大街(府坪街)称做“楚西名郡坊”。

    “承流坊——县门街左”。“承流”是传承清流之意,旧时把负有时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称为清流。

    “泮宫坊——府学街口”。府学在今育英小学附近,“泮宫”即古代之学校,古人称生员(秀才)入学为入泮,故将府学街口称为“泮宫坊”。

 

    “儒林坊——武陵县学东”。武陵县学在云程巷以北约一里处,即今之大兴街左侧,位于古城之西门。西门是儒学聚集之地,从这里起步而后考上举人、进士再走上仕途者不胜枚举。如宋朝的柳拱辰一家出了五个进士,后来都成了朝廷的命官,人称“五柳”(另四位是柳中、柳应辰、柳猷、柳平),其家都在城西白马湖青林村(今文理学院内)。杨嗣昌、龙膺、陈洪谟三大家族出了几十个进士和举人,下自县官,上至宰相(内阁首铺),跻身仕途者多达百余人,他们都住在大西门一带。丁玲的外祖父余泽春(又名余鹗,鼎城区长茅岭乡官坊湾村余家冲人),其家族聚居杨家牌坊,名为“余太守第”。余泽春和长子余用久都是拔贡,分别担任过云南大理、楚雄知府和华平知县。余泽春的侄子余嵩庆、侄孙余伯琳(字佑铨)、余嘉锡都是举人。余嵩庆光绪丙子年(1876)还考上了进士,历任户部主事、河南偃师与商丘知县、云南大理、楚雄知府。余伯琳历任云南宣威知州、普洱知府。余嘉锡曾任清末文选司主事、民国时期北京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是我国著名的目录学家。明清时代常德西门堪称“儒士之林”,故名“儒林坊”。

 

    “迎恩坊——府河驿前”。府河驿在东城下石柜西头,靠近“递运所”,当时是上级官员或文书由水路至常德的必经之所,人们希望他们给常德带来恩泽,故名“迎恩坊”。

     “元戎坊”和“都帅坊”都在“总兵府前”,即今之卫门口附近。明成化年间,曾在此地设总兵府(后移镇长沙),城防将士均驻此地,故名。

    “壮国坊——常德卫前”。明洪武八年(1375)设“常德卫”,与澧州府等为同一防区,最高长官为指挥使。人们希望“常德卫”能够真正壮国威、保家乡,故名“壮国坊”。

 

    除上述十四坊之外,明代城区的街巷还有:“大街——东门起抵清平门”(大西门),即今之人民路。“十字街——府西”,即现在邮电局附近的十字街。“上十字街——上南门”,“下十字街——下南门”,“县街——府西近城”,“河街——南门外,临江”,“新街——府西”,“仓口街——府西”。“仓口”即前述邑人奂忠捐建的“庆丰仓”街口。“后街——府北”,“马路街——西门外”,“北门街——由门抵七里桥”,“落路口——清平门外七里”,“高三(山)街——府东”。“梳子巷”、“关王庙巷”在“府西”。“熟米巷”、“贺八巷”在“东门外”,“贾家巷——北门外”,新陂巷——东门外十里”。以上就是明《嘉靖常德府志》所记载的常德城区的主要街巷。

 

    据清《嘉庆常德府志》记载,嘉庆年间(1796~1820),常德城区由原来的十四坊合并为四坊,即“珠履坊——府治前,由大街出下南门,河街俱是”。“庆丰坊——府治西,由大街出西门,又自上南门至小西门外”。“宣化坊——府治东,由大街出东门,至迎春门外”(迎春门在今市农业局附近)。“绣衣坊——府治北,由大街出北门,至启轩门外”(启轩门在今贾家巷附近)。街巷的变化更大,从《清嘉庆十八年(1813)常德府城示意图》来看,增加的街巷主要有:半边街、沙河、沙湾、籴米街、水巷口、仁智桥、驿码头、木码头、小码头、大码头、上铺街(亦名一铺街),二铺街、三铺街、打铁街、兴隆街、乔家巷、黄土坑、蔡家堰、白果树、水星巷、中仁街、中衢街、千前巷、衣服巷、近圣巷、百顺巷(街)、三板桥、长巷子、方家巷、鸳鸯桥、岩石探花、银房巷、鸡鹅巷、丝瓜井、四眼井、箭道街、卫门口、小西门、云程巷、金家巷、葫芦口、笔架城、铁家桥、鲁家巷、大西门、清平街、栗子林等。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城区四坊未变,街巷略有变化。据清《同治武陵志府城图》标示, 此时增加了永安街、东湖巷、观音巷等。壮国坊更名为护国巷,岩探花更名为石探花,千乾巷更名为乾前巷。

 

    民国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前夕,城区的街巷又有较大的变化。据《常德抗日守城战城垣街巷作战图》所载,新增的街巷有:四铺街、五铺街、回回街、百子巷、西围墙、太平巷、南南街、汉寿街、常清街、沅清街、临沅街、青阳阁、法院东街、法院西街、北门正街、土桥街、北门外正街、皂角巷、皇经台、县正街、忠岳街、骅街口、双忠街、育婴街万寿街、西堤街、太古码头、官码头等。骡马店析为上、下两店,并将“店”改为“甸”。东湖巷分为上、中、下三巷。“石探花”更名为“探花街”。据民国25年(1936)常德县政府绘制的《常德实测户图》记载,当时城区共有大街小巷169条,总长33190米,总面积为161467.5平方米。城区居民约4万人,人均道路面积为4平方米。最宽的街道是府坪街和长寿街(今市一医院门前),宽约10米左右。其余一般街道宽3~5米,小街小巷宽1~2米。

 

    今人痛惜的是: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人有鉴城垣多无法凭借,敌至即破,而敌人每占一城,则成‘金城汤池’,虽施十倍于敌之兵力,亦无法攻克,于是以为城垣只能供优势武器之敌人利用,不如拆毁,以免资敌。此议一起,一唱百和,由华北而华中。常德在民国二十七年(1938)冬也拆城了,在西门经北门以迄东门,城垣全毁,笔架城一段,则完整无缺。此次常德守城战,以城垣被毁,守军吃亏不小……”(见黄潮如《常德守城战纪实》)。就在1943年冬,日寇侵犯常德,飞机在天上狂轰滥炸,日军在地上放火烧屋,把常德城变成了一片废墟。抗战胜利以后,市民重建家园,因种种原因,战前的一些小街小巷有的合并了,有的改变了走向,数量大为减少。1949年常德解放时,城区只有大小街道79条,总长27594米,总面积127930平方米。

 

    从1950年起,新成立的常德市人民政府着手改造和扩建旧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58~1980年,城区街道的建设和发展出现了第一次飞跃。人民路、建设路、青年路、和平街、高山街、汉寿街、北正街和朝阳街等主要街道,都是在这一时期改建、扩建和新建的。一般街道由解放前的4~10米宽,扩建为20~28米宽。到1980年,常德城区共有大街小巷89条,总长52000多米,人口超过20万。1981年~1999年,城区的街道建设与发展又出现了第二次飞跃。1988年,共有街巷102条,总长55000多米,总面积464504平方米。特别是常德撤区建市以后,城市建设发展更快。1992年,共有大小街道122条,总长92000多米。到1999年底,又发展到151条,总长度近300公里,总面积约410万平方米,人均街道面积约8平方米。一般街道都已扩建为30~60米。其中,洞庭大道长7000多米,宽60米,成为横贯城区东西的大动脉。被誉为湖南的“样板街”、“文明示范街”和“全省绿化最美一条街”。武陵大道长5000多米,宽60米,成为纵穿城区南北的主干道。这两条纵横交错的道路,构成了城区“十”字形街道的基本骨架。全城的街道形状由1949年的“一横三纵”(一横:东门至大西门的大街。三纵:下南门至汉寿街,上南门至大兴街,大高山街)变成1988年的“二横三纵”(二横:人民路、建设路。三纵:武陵路、鼎城路、朝阳路)再发展为目前的“十纵十横”。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区街巷的格局,前后对比,真有天壤之别!

 

    到2001年,江北城区已有宽阔平坦的主街道170多条;城区道路总面积达421.68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2.37平方米;城区绿地面积1573公顷,绿地率为32.5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92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1798.43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7. 25%;人口接近50万;建有公园、花园、绿地、广场100多处;新建了利民、建民、锦都、紫兰居、九重天、绿岛等居民住宅小区20多个;城区房屋由过去的1~2层提高到6~8层,人均住房面积由1990年的6.3平方米提高到2005年的11平方米左右。特别是1999年7月1日,全省第一条商业步行街在常德建成,全长560米,宽30米,沿街建有商业大楼10余座,共有经营门面1000多个,营业面积9万多平方米,日均人流量达8万人,日均营业额超过100万元。新建的沅安路全长2.94公里,拆迁居民1700多户,拆迁房屋面积达16万多平方米,投资3个亿。(作者邓申斌)

 

(编辑:雷春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