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寻——“九溪文化现象”的实践与启示
民间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寻
——“九溪文化现象”的实践与启示
洪华君
九溪乡地处桃源县西北部,总面积100平方公里,辖13个村、2.25万人。九溪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近几年来,群众文化发展空前繁荣,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间艺术风格,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拓展了文化市场,壮大了文化产业,逐步走出了一条“文化强乡”之路。先后荣获“全省群众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群众文化体育先进乡镇”、“ 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称号,工作经验被央视《新闻联播》、湖南《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人民网》、《湖南日报》等主流媒体相继报道,创造了独特的“九溪文化现象”。
一、“九溪文化现象”的由来
九溪乡,自古就是山水灵秀、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解放前,九溪乡就有吊儿戏班、傩戏班、车儿灯班、一人班、乐器班,以及背陇船、土地戏、三棒鼓、渔鼓、板龙灯、虾灯、滚滚灯、打狮、毛狮等活动队伍。新中国成立后,除继承传统外,又组织了汉戏班,培养出了张文玖、余文菊等一批杰出的汉戏人才。当地被誉为“戏窝子”。 新中国成立,九溪就组织成立了汉戏班,培养出了一批杰出的汉戏人才。1974年建立文化站后,群文工作组织得到健全。乡里成立了汉剧团、电影队、业余创作组等。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给九溪民间艺术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1980年九溪剧团成为了营业性剧团,经常活动在湘北一带。组织建立了38名三年制专训小演员班。到1987年底,全乡共有戏剧、曲艺、殡葬文艺、文艺社等26支活动队伍,共达320多人。此后,文艺队伍经文化艺术协会联合,发展迅猛。到现在,九溪已有3000平方米的高规格现代化农民文化宫和近3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官坪板龙源基地,汉剧团、花鼓戏团、演唱团、管乐团、板龙灯团等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团队28支,演出人员近1000人。还有群众自发组成的近100人的健身队,文化体育娱乐队伍日益壮大。2013年整合各团队的力量,组建了九溪演艺集团。全乡28支艺术团队在文艺协会的统一协调下,按照市场需求进行运作,每年在县内外演出1200场次以上,产值2000万元以上,大部分演艺团体年演出在100场以上,最多的达400多场,60%的成员年演出收入在3万元左右,在当地属于较高收入,演艺业使得全乡人均年收入增加600元左右。文艺演出产业已成为同水稻、烟叶、棉花、柑橘并驾齐驱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从2004年开始,每年8月,都会举办一次盛大的农民艺术文化节,周边县市200多支队伍自发参加,吸引上万名观众前来观看。九溪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视《新闻联播》、湖南《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人民网》、《湖南日报》等主流媒体先后多次进行报道。时任省委书记周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又声先后对九溪文化作出重要批示,省、市、县领导也多次来九溪调研指导工作,都给与了极高的评价。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参加常德市“百团大赛”,获得一等奖。2013年又有《新歌越唱越红火》和《鹬蚌相争》两个节目登上湖南省“欢乐潇湘”的大舞台。九溪是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双丰收,农民“艺术致富”的典型,被业界称为“九溪文化现象”。
二、“九溪文化现象”对民间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九溪文化的繁荣发展,不仅净化了农村习俗,宣传了文明新风,使得九溪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社会效益显著。而且,还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可以说,“九溪文化现象”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农村文化现象和民间文化产业发展模板。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对这一现象的总结不但有助于九溪文化的健康发展,而且对民间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十分有益的借鉴意义。
启示一:贴近群众需求是民间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文化消费市场具有了很大的上升空间。九溪民间团体就很好地把握了这一契机,适时恰当地填补了这一空白。同时,文化是人所特有的,没有离开人的文化。因而,只有坚持贴近群众,文化发展惠及全体民众,才能获得旺盛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动力。“九溪文化现象”的本质就是“来自于群众,服务于群众”。九溪人将文化惠民和文化产业发展很好地结合,其艺术形式如板龙灯、虾舞、车儿灯、三棒鼓、打狮子、吊儿戏等都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剧团是由农民自发组织;剧团演员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忙时扛起锄头种地,闲时登上舞台唱戏。”表演技艺是代代相传;节目是自编自导,他们自觉地根据群众文化喜好,紧扣观众兴奋点,并结合政策措施、时代精神和民俗传承等因素来进行。像《一号文件到农村》、《劝夫戒赌》、《婆婆也是妈》等节目,都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紧密挂钩,所到之处受到群众广泛的热捧和喜爱。九溪人在谋求生计和自娱自乐中,创造出农民群众最喜爱、最能接受的艺术形式、艺术内容,真正把大众文化容入到了家家户户的生活之中,而且随着农民需求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不断地创新发展,它生于民间,长于民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时代,饱含着广大群众丰富的生活共识,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这就是民间文化产业发展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和不竭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启示二:坚持市场运作是民间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个地方的文化能否传承、繁荣,从很大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市场的认可度。九溪的草根艺人们深谙这个道理。他们无论是管理机制,还是收入分配、节目创作等,都是完全对接市场。组建九溪文化演艺集团,打造“一团一品”模式,采取统一调度商演活动,提供“点菜式”、“套餐式”服务的格局,不仅使各团节目做到了互通有无、各取所长,更满足了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走在了全国民间文艺市场化演出的前列。同时,在演出底幕、协议、台词等方面一律使用“九溪演艺”标识,扩大了影响力和知名度。不仅在本乡站稳了脚跟,还有效拓展了外乡、县城、邻县以及常德城区等外地演出市场。同时,相对于国有院团,九溪的民间演艺团体实行的是“自愿组团、自主经营、自定分配”的市场机制,十分灵活。团队主体成员往往集编导、演员、剧务于一身,演员是“半文半农”,一手拿道具,一手拿农具,到了演出旺季就召集人马进行演出,演出淡季就地解散回家务农,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们扬长避短,演出成本低,把市场定位在农村,收费也贴近农村实际,随行就市,每场演出少则三五百,多则四五千。其准确的定位,为自身赢得了发展空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党委政府没有“包办”文化,从原来的“管理者”变成了“引导者”、“服务者”,也是九溪文化占领市场的重要因素。如一年一度的“九溪农民艺术节”,也是采取“政府主导、协会组织、企业赞助”的纯市场模式,而不是政府出力、出钱的“包办”式,真正实现了民间文化传承与市场化运作的有机结合。这种有效市场运作模式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对我们民间文化产业发展不无借鉴意义。
启示三:引导管理并重是民间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
九溪原生态的民间文化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但长期以来,九溪文化存在艺术门类多、从业人员杂、市场准入低等缺点,这些因素,虽然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空间,但也为政府管理、行业规范带来了难度。九溪采取的“政府引导、协会管理”的模式和机制能给我们深刻启发。率先在全县乃至全市成立了民间文化艺术协会,与乡综合文化站合署办公,通过行业自律的形式进行自主管理,搭建业务交流的平台。政府从具体管理中解放出来,把重心放在了抓导向、作规划、谋长远、搭平台等主导工作上,如出台鼓励扶持政策、保护继承民间文化、实施文化基础建设、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设立文化发展基金等,举办各类节庆文化活动等。而对具体的民间艺术团体资格认定,创作指导,文化演出、组织文化交流活动、人才培训、文化作品审核把关、指导演艺团体和艺人维权等管理工作则下放给各协会,让群众参与到管理中来,使协会的自主权得到充分发挥。在这样的模式和机制下,九溪乡不仅全面规范了民间演艺团队,净化了农村演艺市场环境,还极大提高了文艺节目的质量和创新能力,培训出了一大批乡土“文化能人”。
启示四:提升文化品牌是民间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品牌代表形象,品牌能够提升知名度。九溪文化之所以能做大做强,叫响全国,就是打造了自己的品牌,全面树立了九溪文化的良好形象。在打造品牌方面,九溪采取了三步走:一是深耕本地文化。积极保护挖掘、传承、转化本土文化资源,组织专家学者、民间艺人对民间文化实施保护性整理,先后使独具本土特色的板龙灯、虾灯舞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每年对板龙源、傩戏等历史文化基地实施保护性修缮。在此基础上,通过吸纳现代文化元素,创作形成了《九溪新貌》、《挡不住的锦旗》等一批优秀文化作品,使传统民间文化的内涵得到丰富、外延、提升。二是通过活动加强交流、扩大影响。协会经常组织演艺团体到周边区县乃至外市交流演出,参加各级文艺汇演,既提升了演艺水平,又促进了交流融合。特别是板龙源大舞台、农民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已成为当地民间文化交流的一张响亮名片,每年可吸引县内外200多个剧团参演交流、2万多人次观看,辐射周边两市五县,成为了周边市县农民的一次文化交流盛会。三是在整合资源、品牌宣传和营销策划上下功夫。促使群众文化走出本土,面向社会,扩大影响。比如针对桃源正月十五玩龙灯的习俗,乡党委政府积极出面与宣传、文化等部门联系,争取他们的大力支持,每年在县直机关和商家演出200多场,在树立自身品牌的同时,也取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对所有商演业务,采取全部由协会统一安排,集中所有创作班底为市场提供“点菜式”节目服务,大大增强了九溪文化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启示五:不断改革创新是民间文化产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文化产业是最需要的就是不断创新。创新是文化产业的灵魂与生命,是文化产业的存在之本,是文化产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九溪演艺产业之所以能不断向前发展,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因为他们能够立足于群众需求,不断学习,勇于改革创新。在面对节目单一雷同、千篇一律的问题时,九溪就定期开展比武交流,把比出来的好节目在全乡巡演;在面对剧本创作资源缺乏的问题时,就进行创作培训和交流活动,同时邀请上级文化馆、文艺协会主创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并要求所有原创节目形成脚本后要广泛征求老艺人、群众代表意见后才能正式演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体创作和表演的水平。对于优秀原创作品,乡党委政府还以政府采购的形式在全乡范围开展巡演,极大的促进了创作积极性;在面对文化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时,就充分发挥民间文化传承人、资深老艺人、杰出文艺人才引领带动作用,与专业艺术院校签订合同定向培养演艺人员,定期邀请省市艺术名家开展讲座、培训指导。
“九溪文化现象”演绎的是一个“农村包围城市”的农村文化繁荣和民间文化产业发展之路,这是九溪文化的内核所在。它证明了广大农村是民间文化产业发展的宝藏之地,其所体现出来的典型价值,对当代农村文化建设和民间文化产业发展都有十分巨大的借鉴作用。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