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溪文化现象成因初探
山窝里飞出金凤凰
——九溪文化现象成因初探
魏胜权 翦甜
九溪,传闻得名于晋武陵渔人的经历,是陶渊明笔下仙境桃源的传说演绎之一。此处山清水秀人相睦,百姓以歌舞自娱、文艺孝亲,自晋代以来流传的民间文艺传承发扬,群众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人民网》、《湖南新闻联播》、《湖南日报》等各级媒体先后对“九溪文化现象”做了相关报道。
在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桃源县九溪乡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导下,以民间文艺为依托,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民间剧团为主力,以农民艺术节为平台,以产业化运作为抓手,传承千年文化、拉动关联产业、带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形成“九溪文化现象”。本文试想从群众自发自觉发展民间文艺的角度探寻九溪文化现象形成的原因。
一、山水入情,是九溪文化现象的遗传基因
1.山水相依,万物相亲。
九溪乡位于湘西北,总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2.3万,地广人稀,属丘陵地带,与其接壤的乡镇亦为山涧交错,山环水绕。
该地自古属武陵,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曾提过武陵地区“甿谣俚音;可俪《风》什”,民众生活处处离不开歌舞。当地百姓不仅喜欢歌舞,还善于把歌舞和劳动、生活结合起来。
九溪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板龙灯、虾灯舞、鹬蚌灯,这些九溪“名灯”多是以水族生灵为艺术创作原形,从中可以看出九溪先民在生产生活中与自然相通,与万物相谐。九溪人祖祖辈辈居住在这山间水畔,依恋着这青山绿水,爱恋着这里的生物生灵。
2.民风质朴,自得其乐。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九溪人生性质朴,勤劳善良,满足于稳定的社会生活。九溪人将生产生活中的劳作方式与神灵传说相结合,九溪的山水万物化作人间精灵,用艺术的形式展现演义,劝人向善,褒勤贬恶,又起到教化育人的效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九溪文化现象的遗传基因。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炊烟袅袅中,这偏远的湘西北小乡村,如同陶潜笔下的武陵人家,民风淳朴,夜不闭户。但习惯于幽静偏僻乡村生活的九溪人,并不寂寞,他们时不时唱两句,田间地头耍两招,茶余饭后、左邻右舍切磋切磋,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演它几场。长期以来,人们在劳动和生活中创作出文艺作品,在休闲时间来演绎来娱乐,享受着自然的馈赠,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
二、以戏诠梦,是九溪文化现象的表现形式
1. “戏窝”传统,精彩纷呈。
九溪民间文艺表演的历史悠久,渊远流长。一些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特色文化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例如从晋代流传至今的草把龙、板龙灯,对九溪及周边一带的群众文化发展影响巨大,催生了唐代到清代的青华山、莲花山、天宝山等多处庙会,衍生出了具有九溪特色的汉戏、花鼓戏(吊儿戏)、木偶戏、围鼓戏、舞狮等传统地方文化。在九溪人心中,板龙灯不仅仅是一种文艺形式,更是富足、公平、善良、团结的化身。九溪人在各种喜庆节日场合舞起板龙灯,挥舞的是龙头龙身,演绎的是九溪人追求和平安定、文明富裕的梦想。“源于生活高于斯”,用戏曲诠释梦想,是九溪文化现象的表现形式。
九溪历来就有“戏窝子”的美誉。远的不讲,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九溪乡就有吊儿戏班、傩戏班、围鼓汉戏班、车儿灯班等10多个戏班和戏种;1974年建立乡文化站后,九溪群众文化发展有了新拓展,新增了汉剧团、电影队、业余文化创作组等。
新中国成立后,历次建设发展浪潮中,九溪的群众文化都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1977年,李先念的夫人林佳楣、尼泊尔总统等嘉宾纷纷来参观,并观赏了九溪的民间文艺表演。随后到访、调研的各省市宣传、文化战线负责人高度评价了九溪乡的文化建设。1979年12月,九溪乡文化站与乡汉剧团同时被湖南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单位”。
借着这股民间艺演发展的东风,1980年九溪乡筹资组建了三年制汉剧小演员专业培训班,招生35人,得到省市县各级文化部门和专业院校的支持。正是这批专训班的小演员,日后成为九溪群众文艺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2. 干将台柱,奋起追梦。
改革开放后,九溪民间文艺团队开始艰难的转型,曾两度面临生存、发展的困境,幸而有一批民间文艺爱好者,坚持梦想不放弃,将九溪的群众文化事业盘活并发展壮大。
第一次是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由集体变为个人承包,原本由集体供给买单的乡汉剧团与电影队陷入“半瘫痪”状态,近一年内无所适从。在改革的大形势和乡财政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当时的剧团骨干和放映员把乡剧团、乡电影队、汉剧训练班承包,开展小团体入户送戏活动等,进行市场化运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次是20世纪80—90年代前期,受电视节目、录像影音的冲击,群众文艺队伍受到极大影响,甚至迅速衰弱、消亡。此时,当年专训班的小演员们已经成长成为各个剧团的台柱骨干,他们挑起大梁,组建了延续至今的九溪民间艺团。如黑豹艺术团、小白杨艺术团等群众文化团体都是1995年成立的。
在民间文艺骨干的市场化运作下,九溪的群众文化事业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先后被湖南省、国家文化部授予 “群众文化艺术之乡” “群众文化体育先进乡镇”称号。
三、市场运作,是九溪文化现象的生存法则
1. 整合资源,抱团出击。
九溪乡共有各类民间艺术团体28家,剧团多了,良莠齐生,演员素质和节目质量难免参差不齐,有着700多名演艺人员的群众文艺队伍,管理问题凸显。九溪乡各剧团在全县率先成立民间文化艺术协会,通过行业自律的形式进行自主管理,规范队伍、净化市场,搭建业务交流的平台提升行业水平。同时,协会还把一些闲散单个的文艺爱好者们召集起来,组成团体发展力量。例如,帮助盲人建立曲艺团、组建中老年腰鼓队等。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九溪的民间文艺团队逐步成长壮大,并且逐渐意识到“单打独斗”“恶性竞争”的无序模式,对九溪的任何文艺个体发展都不利。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支持下,九溪的民间文艺群体开始凝聚成团,“抱拳出击”,以整体规模、精彩节目为乡亲们呈现出一道道文化大餐。
2. 借力搭台,群众唱戏
自2004年来,九溪乡连续举办了9届农民艺术节。以传统板龙源文化为主导的农民艺术节和以相互交流、彰显特色为主旨的文艺团体比武擂台赛的两大主题活动,已经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群众文化交流盛会。
板龙源是九溪人自筹自建的民间舞台,政府也大力建设群众文化场地。如修建农民文化宫,图书馆、活动室等, 扶持全乡各类演出团体组建自己的排演场地和办公场所,基本完善了乡、村和文化社团组织等多层次的群众文化设施网络体系。乡财政每年还安排文化发展专项经费8万元,按照“以奖代投”的方式扶持社会团体兴办文化实体,奖励文艺精品力作。
“政府主导,协会组织,企业赞助,群众参与,百姓受益”的群众文化活动机制,成为九溪群众文化的一大特点。先后有杰新纺织、大地电器、丰彩实业等知名企业,以冠名的方式赞助举办了多项群众文化活动和历届农民艺术节,促进了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
3. 文化集聚,产业运作。
进入21世纪,九溪的民间剧团开始意识到品牌的宣传效力,注重打造自身品质,创作优质代表作品,一批优秀的群众艺术团体脱颖而出,在周边县市打出“名堂”,而且有了自己的“戏迷”。
在九溪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协会牵头,整合资源,成立九溪演艺集团,全乡28支文艺团队纳入麾下,商演营销统一标识,“九溪文艺”的招牌更响亮,影响力更大。2013年,周边乡镇的10个剧团主动申请加入该集团,至此,九溪演艺集团扩大到38个分团。集团内实施差异化策略,各分团编排特色节目,形成“一团一品”,不搞重复竞争。商演活动由集团统一下订单,各分团节目互通有无、互相帮衬,为客户提供“点菜式”、“套餐式”演出服务。
“善舞长袖舞蹁跹”,依市场创新模式,是九溪文化现象的生存法则。在市场化、产业化运作中,九溪演艺集团还注重系统发展,打造规模效应,形成以板龙源基地为中心的民间文艺体系。培养地方性的文化领军人物——各剧团领头人;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板龙灯、虾灯舞;打造地域文化品牌——九溪演艺;将本土文化产品打造成文化商品、推向市场,取得了较好的文化集聚效应和市场经济成效。
四、 反哺民生,是九溪文化现象的发展方向
1.民间文艺,群众共享。
九溪群众文化的繁荣兴旺,是其扎根于农村,紧紧围绕“乡村”这个广阔市场,自觉服务农民的必然。当地群众对文艺的态度也在转变,由传统传承走向自发自觉,由娱乐大众到自我消费、自我享受。
九溪各艺术剧团的节目丰富多彩,都是自编自演的贴近民情、反映生活,紧扣观众兴奋点搞创作,节目完全对接市场,演出最合群众口味,老百姓爱看。九溪人人都有“两下子”,有时候兴致高起来,旁观的群众还会跳上台来与演员共舞,甚至出现台下老人现场指导年青演员演技、唱功的情形。
2.艺术长新,助力小康。
九溪民间文艺协会自成立之日始,就承担着传承发扬九溪传统艺术的重任。在协会的挖掘整理下,传承千年的九溪板龙灯和虾灯舞成功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以此为依托开创了板龙源农民艺术基地。协会还统筹定期开展创作培训和交流活动,组织老艺人义务辅导,使九溪民间艺术焕发新春。
蓬勃兴起的农民剧团不仅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在宣传中央政策、推进农村社会和谐、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社会和谐发展注入文化软实力。九溪剧团的节目内容大多取材乡土的鲜活故事,涵盖普法宣传、产业发展、家庭道德等多方面,表达劝人向善、孝敬父母、勤劳致富等积极主题。九溪村何友元和罗文初两夫妇早年流连于牌桌,田地荒了,孩子也无人管。看了《劝夫戒赌》《打牌》等节目后,两人反省悔悟,发奋实干。何现为神龙艺术团团长,家庭年收入30万元以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九溪各大产业占当地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变化(%)
产业 年度 | 水稻 | 烟叶 | 棉花 | 柑橘 | 文化 | 其它 |
2000 | 35 | 5 | 20 | 20 | 8 | 12 |
2005 | 31 | 15 | 17 | 15 | 11 | 11 |
2013 | 25 | 24 | 13 | 11 | 16 | 11 |
“独乐乐且众乐乐”,靠反哺永葆生机,是九溪文化现象的发展方向。 “水窝子”滋养出“戏窝子”,人们精神层面的提升与洗礼,使得九溪人安居乐业,和睦相处。
目前,九溪文化演出已经成为誉满桃源、辐射周边的知名品牌,演艺集团30多支艺术团队在文艺协会的统一协调下,按照市场需求进行运作,每年在县内外演出2000场次以上,年产值近2000万元,人平年收入增加600元左右。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同水稻、烟叶、棉花、柑橘并驾齐驱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作者简介:魏胜权,中共常德市委党史办调研员、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地方党史与地方志的征编研究工作,2013年评为常德市首届“十大优秀社科专家”。
翦甜,中共常德市委党史办方志科干部,2012年在桃源县九溪乡挂职锻炼一年。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