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社科研究>理论研讨>详细内容

“九溪文化现象”启示:提升文化软实力,才是发展硬道理

发布时间:2016-06-27 信息来源:社科联 浏览次数: 【字体:

“九溪文化现象”启示:

提升文化软实力,才是发展硬道理

 梁颂成

 

古老桃花源,崭新和谐风。桃源县九溪乡,这片风光如画的大地上,近年来活跃着28支民间演出队伍,有演艺人员1000多人,每年演出创造文化产业收入2000多万元,成为当地一大支柱产业和发展引擎,经济水平提升,文明乡风形成,文化强乡的蓝图,正在逐步变成现实。九溪乡这种农村群众文化勃兴的图景,被中央、省、市各种媒体誉为“九溪文化现象”。2013年12月30号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如何提高国家文化发展软实力,组织进行了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学习活动。习主席在主持学习时发表讲话说:“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常德市桃源县的这种“九溪文化现象”,正是习主席所说的既“陈列在广阔大地上”,又“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化遗产同新时期创建和谐社会的机遇相碰撞而结出的丰硕成果。

 

一、九溪乡从地理上讲是武陵桃花源的一部分

九溪乡位于桃源县北部,按当今行政区划,东接本县漆河镇、双溪口乡,西临黄石镇,南和黄甲铺乡、理公港镇接壤,北与郝坪乡和慈利县二方坪乡毗邻。清光绪《桃源县志》卷之一记载:“九溪市,在县北一百二十里。”清代桃源县令谭震《虎溪石室》诗称:“绝壁横穿避暑台,九溪为景亦佳哉。当年汉将休兵处,几度渔仙鼓棹来。石室不扃明月满,江流无尽暮烟开。钦山遗迹几寥落,剩有残碑绣绿苔。”可见,这里自古就是引人关注并且底蕴深厚的人文荟萃之地。

一千六百多年前,被钟嵘称为“隐逸诗人之宗”(见《诗品》)的陶渊明,将自己的社会理想寄托在“武陵桃花源”。捕鱼为业的武陵人,“沿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优美的自然风光将武陵渔人引入桃花源,“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的人们过着安宁、平静、富足的生活。尤其是桃花源中的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出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的温情,凸显着一股让人暖心的和谐人情美。

今天的桃源县九溪乡,正是陶渊明描绘的武陵桃花源理想社会图景中的一部分。沿着陶渊明“设酒杀鸡作食”的意境,历代文人对这里的自然美景、民俗风情作了尽情展示,留下了许多名诗隽语。例如唐代诗人刘长卿《送人游桃源洞》:“落日相看斗酒前,送君南望但依然。”宋代胡宏《桃源行》:“当时渔子鱼得钱,买酒醉卧桃花边。”明代王在晋《桃源感兴》:“行携款新客,絮酒炙鸡脯。”武陵城西河洑山明代高吾书院的主人陈洪谟《过桃川宫》称:“野花欲尽还经眼,村酒频沽不计钱。”人们来到武陵,走进桃花源,眼中看着美景,亲身感受温情,心中向往的是和谐。明代永乐年间曾经在桃源九溪一带担任过千户,后来官至工部尚书的周叙在《咏仙侣洞》中就说到:“三楚古来多福地,九溪应即是仙源。欲寻渔父沧浪处,几度问山山不言。”

可见,九溪的美景,就是桃花源优美景致的一部分;九溪的文化,就是桃花源文化的具体体现。九溪是藏在桃花源深处的一款璞玉。今天的“九溪文化现象”,就是千百年来桃花源文化长期积淀的基础之上偶尔露出的一片峥嵘。

 

二、“九溪文化现象”的基本元素来源于桃花源文化

九溪乡作为桃源县的一部分,其风俗习惯、文化品格即在桃花源文化的孵育中成长,因而构成“九溪文化现象”的基本元素,主要就是桃花源文化元素,也就不足为奇了。例如,九溪乡许多文艺团体演出的傩戏、傩舞、焰口等节目,就是武陵桃源地方古老“还傩”习俗的传承和演绎。

清代《古今图书集成》第1259卷《常德府风俗考》中,记载有武陵“还傩”的情景:“岁将尽,数日前,乡村多用巫师,朱裳鬼面,锣鼓喧舞,竟夜不止,名曰还傩。”当然,“还傩”只是傩祭活动的一种,从刘禹锡《阳山庙观赛神》所描绘的情景,当时的傩祭活动,除了口中念念有词“默默传神语”的“荆巫”之外,还有“野老婆娑启醉颜”,即众多的参与者,他们“婆娑”起舞,配合让人“愁绝”的特别感人的洞箫声。在这个场面中,有相互配合表演的主次演员,有歌唱,有舞蹈,还有说词,有音乐,这些要素都表明,此时的“傩仪”已经在急速地向“傩戏”的格局发展。

1982年,湖南戏曲研究所编印的《湖南戏曲传统剧本·傩堂戏专集》中,就有一种傩堂正戏的剧本名为《搬土地》。《搬土地》又称《梁山土地》,文字记载见于道光元年(1821)《辰溪县志》。表演中,梁山土地与其妻(土地婆)同离桃源洞,赴傩坛为主东家还愿。还愿毕,又与主东家耕阳春,即协助农事,祈祷五谷丰登。湘西北地区演出这个节目一般是四个角色:生角土地公,旦扮土地婆,戴土地公土地婆的面具。还有正丑所扮的幺儿(宝癞子),与花旦所扮其妻,不戴面具。演出唱、白兼之,插科打诨,很是生动。此外,梁山土地还是《搬判官》等其他许多傩戏中的角色之一。

根据1990年《中国傩戏调查报告》中文化工作者提供的信息,《梁山土地》在湘西北许多地方至今还在演出。时代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作为处于湘西北前沿地区的武陵桃源,即今天的常德,原始纯粹的傩祭、傩戏已经很难看到了,但是在九溪众多的民间艺术团体表演的节目中,却还保留了具有原生态傩文化意味的傩戏傩舞。还有桃源瑜伽焰口手势舞,已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实也是古老的傩戏的基本元素之一。

古代武陵文化中的“桃源”意象,更是地域文化中一个标志性“品牌”,它对傩文化的影响亦不可小觑。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傩祭中,傩坛被直接称为“桃源洞”,是巫师作法的场所。傩坛按规制布置好后,讲究的还要用竹篾扎成一道道拱门,缠上花纸彩练。拱门上大书“桃源仙境”,“华山宝殿”等坛匾。傩神神号中的东山圣公大帝、南山圣母娘娘,也就是俗称傩公、傩娘(母)者,其根始即出于桃源。傩戏节目,有同《梁山土地》一类的《桃源洞神》。尤其是,一般傩戏开演前,首先要开戏洞。据说傩堂戏本都藏在桃源洞里,巫师作法,先要把桃源洞中的24戏请到傩坛。并且许多傩戏内容,都有开头到桃源洞请神、演出完了送神回归桃源洞的情节。如傩堂正戏《搬先锋》,首先就表明白旗先锋娘娘,从桃源洞来到傩坛。《搬开山》的演出,也是开山戴着有角的面具,腰插宣化斧,手拿燃烧着的纸钱,上场自桃源洞起程,至主东傩坛参神。

总之,从一些傩戏节目当中,都可以让人感受武陵桃源文化的深刻影响,由此更可以看出,“九溪文化现象”同桃花源文化一脉相承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自古而然,古代就吸引过许多探奇的游客。明代沈钟就在《次石田先生用东坡清虚堂韵自述》中写道:“桃源九溪路曽入,匡庐五老头堪爬。”这是他亲自来感受过的明证。

 

三、“九溪文化现象”的基本精神同桃花源文化一致

“九溪文化现象”展示的形式多样,例如当地的演出团体中,就有汉剧团、花鼓戏团、演唱团、管乐团、板龙灯团等,演出的节目极为丰富。正如中国社科院博导毛崇杰先生指出的那样:“自然美与艺术美关系进一步引出生活与文学艺术的关系。”桃源九溪的这些文艺表演团体,就是深谙自己本土武陵桃花源文化的实质,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以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宣传展示中华传统美德,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使乡风民俗在新时期更为纯朴。

美国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指出:“艺术是创造出来的表现情感概念的表现性形式。这样一种表现性形式本身是一个恒量,然而,对这种表现性形式的创造方式却是一种时时改变的变量。”“艺术的意义是一种想象出来的情感和意绪,或是一种想象出来的主观现实。”不可否认,“桃花源”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并诗》中描述的一个理想社会图景。这幅图景宁静、富饶、淳朴,令人遐想,令人向往;再加上陶渊明在文章开头便指明是捕鱼为业“武陵人”发现了这个桃花源,于是激发了历代文人对“武陵桃花源”按图索骥的热情和雅兴。千百年来,来到武陵桃花源的人们,以及桃花源本地的民众,就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演绎着自己所理解的桃花源理想图景,只是其中追求和谐的实质从未改变。

2013年11月,桃源县九溪乡综合文化站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表彰会上,捧回了“双服务”先进集体的奖牌。成为湖南省唯一获奖的基层文化站。九溪乡除了民间艺术表演团体众多,演艺人员众多,并且已经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之外,更重要的是丰富了本地人们的文化生活。这里建有占地4000平方米的农民文化宫、九溪文化墙和思想道德宣传栏。在传统艺术板龙灯的发源地官坪村,民间自愿筹资300多万元,修建了板龙源大舞台,使之成为方圆百里演艺交流的汇聚地。文化站组成的市级“非遗”板龙灯队,先后舞进了省八运会、省农运会,在全市“百团大赛”演出活动中获得含一等奖在内的8个奖项。已经举办了九届的九溪乡农民文化艺术节,其影响力辐射周边五个县市乡镇,每届吸引50多个剧团参演,观看人数超过2万人次。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社科联主席许又声看完这里演出的虾灯舞《虾趣》之后说:“看过舞龙舞狮,却从来没见过‘舞虾’,今天看了,感觉挺有意思的!”,认为“常德的农村剧团不向政府要钱,还能自己赚钱,这确实值得我们省一级的剧团借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九溪乡的演出团体不断寻求文化规律和农民文化需求的结合点,从民间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从外界流行艺术中吸收养分,并且根据本地的新人、新事、新风尚,自编、自导、自演节目。例如他们创作的歌曲《九溪新貌》,唱的就是新农村里的新气象。正是这样丰富的文化活动充实了现代农民的业余生活,真正地出现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场面,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谐乡村的创建。

 

综上所述,“九溪文化现象”就是古老的桃花源“和谐”文化传统在新时期的生动再现。习近平同志最近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要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九溪文化现象”现实情景和实际效果正是如此。它给人们的启示就是,要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增长,促进新农村和谐乡村的创建,提升文化软实力,才是发展硬道理。认识其重要意义,揭示其重大价值,按照地方民众的自娱自乐、城市文化建设的艺术载体、旅游景点的层次提升之思路,进一步改革、完善文化机制,扩大九溪文化的辐射影响,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是今后更重要的任务。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①[清]刘凤苞纂,光绪《桃源县志》,卷之一、卷十六。

②[清]黄维瓒总纂,同治《直隶澧州志》,卷之二十五。

③[清]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第1259卷《常德府风俗考》。

④湖南戏曲研究所《湖南戏曲传统剧本·傩堂戏专集》,1982年。

顾朴光等《中国傩戏调查报告》,贵阳市: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

⑥胡健国《傩堂戏志》,见《湖南地方剧种志(四)》,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

⑦[清]钱谦益编选《列朝诗集》,卷五十六,丙集第八。

⑧毛崇杰《美学公正与文学主体性》,见《武陵学刊》2014年第2期,第72页。

⑨[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版出版社,1983年,第109、109页。

龙贤民《“湘江时论”第二期暨“九溪文化现象”在常德桃源举行》,湖南社科网2014年3月13日报道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