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灯五戏看九溪的民间文化特色
从四灯五戏看九溪的民间文化特色
张文玖
桃源县是文化大县,文化底蕴厚重,九溪乡则是民间文化最丰富的乡镇。九溪以其群众文化活跃,艺术品种繁多,地方特色鲜明,群众广泛参与,老百姓喜好热爱而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近几年的发展态势更加引人注目。
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老百姓创造了灿烂的九溪文明。而多品种的九溪民间艺术则宛如盛开的山花更加光艳夺目。九溪地处桃源边陲。这里的先民来自四面八方,他们和本地土著人在不同的信仰、文化和生活习惯中,相互交流,互为融通,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四灯五戏九艺二十二小调”就是他们文化融合的结晶。四灯指的是:板龙灯、车儿灯、虾子灯、鹬蚌灯。五戏是汉戏、大筒戏、傩戏、丝弦戏、木偶戏。九艺为三棒鼓、采莲船、打狮子、渔鼓(含大鼓)、一字背梅、抛连夹、跑旱马、九子鞭、捉龟。二十二小调则是卖花调、探妹调、大喊板、太阳调、算账调、补缸调、掐菜头调、扬州调、进城调、凤阳调、安庆调、高安庆调、草鞋板调、插秧调、放牛山歌调、渔鼓调、打硪调、打錾调、三棒鼓调、采莲船调、哭嫁调、哭丧调(可能还有未被挖掘的待考)。
板龙灯,又称板板灯,堪称湘西北一绝。它气势恢弘,阵容浩大,舞起来洋洋数百块灯板,长达四五公里。时而缓缓行进,如一支长蛇大阵,摇头摆尾,不断舞出“福禄寿喜”、“双龙出洞”、“游龙戏水”、“神龙戏珠”、“天鹅抱蛋”等技巧造型。时而步履如风,似排山倒海之势滚滚向前,十分壮观。舞龙者均是邑人,每家每户都会出一块灯板。龙灯所到之处人们都要秉烛燃香,以示敬奉。板龙灯始于晋,兴于唐,成熟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完善于当代。明末阁老杨嗣昌还亲题了“龙吟虎啸”四个大字。板龙灯的来历有着神奇的传说:九溪官丈坪一带,某年百日大旱,草木枯萎,民不聊生。当地罗氏兄弟,扶危济困,将自家积攒下的谷仓里的谷子拿出来接济百姓。谁知第二天谷仓的粮食又和前一天一样多少。兄弟俩喜出望外,照样分发给了群众。第三天,第四天,天天如此。这件奇事传到了一个地主的耳朵里,他以兄弟俩欠他钱粮久借不还为由,强行霸占了谷仓。此后,他天天贪婪的将粮食一批批高价卖给了陬市、常德一带的粮商。当他在第七日再取粮时,谷仓突然见底,一条金色谷龙气死仓中。地主大惊失色,仓惶逃走。兄弟俩悲痛不已,含泪将龙身分为八段,小心的将它葬于官坪小丘岗上。(据说龙茔尚存)人们为了纪念谷龙恩德,用八块木板制成龙灯,于每年正月十五和六月三十(谷龙生日与忌日)出灯祭祀,以示纪念。灯板后来发展到十八块、三十八块、八十八块、一百零八块……。舞龙灯各地都很盛行,而九溪的板龙灯以其“大、长、奇、美、雄”之特色而居首位,独领风骚。
车儿灯是一种轻快、灵巧、活泼的民间舞蹈表演。它以一旦一丑二人对形式载歌载歌。表演起来,风趣幽默,亦庄亦谐。大喊板的高亢唱腔和充满山歌韵味的“掐菜头”小调一唱众和,合着乡土锣鼓鼓点“花辽子”大幅度舞动,气氛热烈,似阵阵山风拂面,散发着浓浓的泥土芳香。车儿灯舞蹈表演有着自己的美学追求。一是扇子的运用。扇子在演员手上要舞得溜溜儿转,象彩蝶翻飞,象花儿绽放。有“看不看,一把扇”之说。二是身段的美感。旦丑的身段要讲究漂亮利索,注重线条与角度。如“金鸡独立”、“凤凰展翅”、“莲动秋风”“反穿银柳丝”等造型,就要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图。三是表演风格的把握。轻松活泼、诙谐幽默是其表演基调。表演时可随意跳进跳出。一会儿是表演者,一会儿又是人物,这是间离效果在民间艺术中的巧妙运用。
车儿灯由古代卖艺谋生的形式演变而来。那时,老人们用手推独轮车将孙辈置于车上的一张木板上,让他们在不大的空间里表演,以显示技艺不凡,让人施以恻隐。车儿灯便由此而得名。后来,又发展到走村入户在人家里的方桌上表演。孩童们骑在大人的“颈马”上,脚不着地登上桌子,意为“财从天降”。
虾子灯为九溪所独有。它所表现的是虾族水中世界的游弋、嬉戏、觅食等天然形态。它的典型动作如“追逐”、“采雄”、“亲嘴”、“跳腾”、“进食”等活灵活现,妙趣横生,令人叫绝。这是人们长期观察生活,提练生活而创造出来的舞蹈精华。根据虾子灯改编创作的“虾趣”节目,参加常德市百团大赛获得了专家观众的高度赞尝。在保留传统特色基础上,丰富了小虾、水草陪衬;设计了虾郎喂虾、爱虾、护虾、人虾爱恋的浪漫梦幻“蒙太奇”情节;注入了现代舞蹈元素;一改了原来两只虾对耍的场面单调,使舞台变得色彩斑澜,高潮迭起,极具趣味性和视觉冲击。据传,虾子灯起源于唐代,经唐、宋、元、明、清、民国已有1300余年历史。此灯原为九溪倪氏家族所独家传承,直到解放后才得以扩展。虾子灯的独特之处在于:一是工艺制作的技术性。要将虾子按比例放大,达到神形兼备且内脊活节的多手法变化这是很不易把握的。非专业工匠莫属。二是表演者手到、眼到、心到的功力。表演时用手搓动木杆,变换各种姿势,舞出虾子在水中的种种形态,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三是九溪虾灯不只是一般玩赏,它还可以完整地演译故事。
鹬蚌灯是拟人化手法的生动运用。它以哑剧的形式,表现鹬与蚌取利对方而互不相让的生动情景。饰演鹬蚌的演员要求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和戏剧基本功。如鹤的台步,演员需要头、手、脚紧密配合,表现出其走路一伸一缩的形象特征。而这又是戴着约20斤重的壳身来完成的。还要单腿长时间独立,完成“吞食”这一憨态可掬的高难度动作。扮蚌的演员则要求水灵靓丽,活泼可爱,能背着壳身娴熟的走出“赶步”、“搓步”、“碎步”、“云步”等多种台步,还要有“前翘”、“连翻”“排翻”等戏剧小毯子功夫来烘托它的机灵。九溪根据鹬蚌灯改编创新的《鹬蚌相争》节目,增加了戏剧情节,插入了“理容”、“戏蚌”、“炫珠”、“张网”等细节,较好的诠释了“鹬蚌相争渔人取利”的哲理,使之更具积极意义和可观尝性。这一节目被常德市选送参加湖南省“欢乐潇湘”群众文艺汇演获得一致好评。鹤与蚌的制作更具难度。放大比例要得当,演员操作要敏捷,造形塑相要出彩的“三要”原则,工匠们往往需要经过多次修改才能完成。九溪民间花匠连惠安以扎龙头、龙尾、鹤子、蚌壳而著称(板龙灯龙头、龙身、龙尾一直为连家所制作)。其子连绍球子承父业,使这一特殊工艺,有幸传承下来。
九溪的五戏,除木偶戏濒临失传外,其余的汉戏、大筒戏、傩戏、丝弦戏现在仍然十分活跃。桃源素有“戏窝子”之称,而九溪又是戏窝子中的戏窝子。能演这些剧种和其它艺术形式的团体仅九溪一个乡镇就达28个之多。解放初期,涌现了如贺长庚、王治满、胡正桃、王岸初、鄢桂荣、余金珍、王才等一大批在观众中有影响的优秀演员,能演出“大回荆洲”、“辕门斩子”、“收卢俊义”、“白蛇传”等大批剧目。尔后,又出现了鄢明清、何美华、彭惠君等既能演汉戏又能演丝弦、大筒戏的好演员。80年代,他们还自办科班,培养了敖重兴、杜竹云、彭建喜、张建和、黎佩凤、何中秋、杜惠先等现在仍然在舞台上挑大梁的大批演员。九溪戏剧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剧目财富,五种戏剧加起来共达600余出。就傩戏而言,其传承已达几千年历史。傩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图腾祭祀,先秦时发展成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又吸取了戏曲某些形式渐渐形成傩戏。民国时期,九溪罗氏、徐氏、陈氏、腾氏等就是湘西北最大的傩戏名班。已故著名傩戏艺人腾立生曾说:“听我爷爷讲,傩戏戏目太多,有三十二天戏,七十二地戏,傩还有文傩武傩之分。”据传,傩戏始祖为方相氏,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以驱疫。唐李倬《秦中岁时记》载:“岁除日进傩,皆作鬼神状,驱而逐之”。可见傩之剧目大多为驱鬼避邪,逐疫,护佑平安的。可惜大都已经失传,现在只能演出“姜女下池”、“观花教女”、“三妈土地”等十几个节目了。九溪人信奉傩神,凡小孩12—15岁,皆要请傩班还傩愿,出童关,唱傩戏。(类似现在的成人礼)这一风俗至今仍在湘西北农村流行。
九溪傩戏突出的特点一是它的包容性。它集祭祀、法事、演艺、特技于一体,恰似一台综艺节目的演译。除了祭祀、法事等流程外,主要是唱戏。戏的品种有傩戏、汉戏、大筒戏等,加上登刀山、踏火海等特技节目表演,往往做一场大傩愿要花三五天时间。二是它的地域性。九溪傩戏不同于贵州、江西,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主要表现是唱腔上它融入了某些山歌、戏剧的唱法,无伴奏的独成一系。加上土锣、双钹、牛角的配合,把其古野、粗犷、深远的山风原韵演译得淋漓尽致。再就是灵活变化的表演,给人以流畅自然的感觉。演傩戏时,有的带着面具,如八郎、土地、开山等,有的则本面表演如姜女、范郎、许百万等。三是它的风格多样性。在体裁风格上九溪傩戏与其它剧种一样,有正剧、悲剧,而更多的则是喜剧。使傩戏娱神娱人的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如“八郎”、“三妈土地”、“许百万教女”等喜剧节目直始至终与观众交流互动,笑话连篇,乐不可支。
九艺是灵活、巧妙、技巧性强的民间艺术形式。打狮子、跑旱马、三棒鼓、抛连夹、采莲船、一字背梅、桃源渔鼓、捉龟、九子鞭等,它们表演形式各异,都有着自己特有的表现手法和绝活,为老百姓所百看不厌。如九溪的打狮子就有别于一般的狮舞。它的特点就是突出一个“打”字。故曰打狮子。它可以在九张叠起来的方桌上做倒挂,托举、飞腾、旋转等刺激惊险的动作。主要表演则是人与狮的打斗。斗狮者使用麟米棍、三截棒、猎钢叉、大砍刀等器具与狮子较量。时而翻滚连连似蛟龙出海,时而飞跃头顶如猛虎扑食。大量的武术动作一展狮子猛勇雄风和斗狮人的高超武艺。所以九溪的打狮子被人们称作是一种别具一格的狮术。更有三棒鼓、抛连夹,一字背梅、九子鞭等的特殊技艺一直被人们所交口称道。
以上所有这些艺术形式,内容上大都是祝福乡人吉祥平安、人寿年丰的。所以,它们既可走村入户单独表演,也可随大队伍一起造势。每年古历正月十五上元节是九溪人的“狂欢节”。这一天,以板龙灯为首,百戏杂陈,人山人海,热闹非常。可谓热浪一浪高过一浪,高潮一个接着一个,九溪小镇顿时成为了欢乐的海洋。闹元宵已成为九溪及湘西北亘古及今的风俗习惯。
至于九溪的二十二小调,应该是人民群众在劳作中,在爱恋时,在被某种情绪感染时所哼唱并提炼出来的“心语”。它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歌唱。旋律流畅、优美动听、朗朗上口,极具传唱性。这里的人们随便就可以哼唱一两首。二十二小调中,卖花调、补缸调、打硪歌、掐菜头调、探妹调是最具表现力、最有特色的山歌小调。在2012、2013年常德市百团大赛中九溪的“车儿灯·背梅”、“四季探妹”、“明月”等获奖节目就运用了这些小调,它使人有一股清风朴面的感觉,得以美的享受。以打硪歌为例,此曲高亢热烈,富有生活情趣,特别是它浓浓的地方语言特色让人感到亲切。如“黄石水库灌良田”这句唱词的“水”字一般应念第三声,他们则将这个水字念成第四声,“今天打硪的“打”字亦是三声念成四声”,唱起来就出了老山乡的山音味儿了。
综上所述,九溪的民间文化应该为一种大众文化、农耕文化、人本文化、道德文化、美学文化属性。在草根文化中独树一帜,其本质特征值得探讨。本人认为,可归纳以下三点:
第一,品种多样的文化自觉。一个乡镇不足100平方公里,竟有民间艺术品种20多种,且有不同的艺术特色,实属少见。而这么多的品种又是劳动人民以长期的自我创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文化自觉所逐步形成。它带着历史的风烟,伴随着发展的长河,年复一年的流传在湘西北广袤的土地上,经久不衰,生生不息。
第二,道德取向的审美追求。这里的群众喜爱看戏、听戏、唱戏,更喜欢参与玩龙灯、耍狮子、三棒鼓、车儿灯其中,享受身心的快乐。“可以不喝不吃,不可耽误看戏”这句话是群众热爱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民间艺术品种,无论哪种形式,都是按照内容形式的高度统一,去追寻道德价值的美学形态的。内容取向上一般是劝人积德行善、孝道仁爱、祈神佑福、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形式上则注重各种美感的意象和具象的展现。如车儿灯的唱腔美、对比美、丑中见美;虾子灯的水墨画般的描写和“推浪头”的表现美;鹬蚌灯拟人化的形象美;“四季探妹”的音乐美及劳动场面的画面美等等。这些美妙的形式承载着人们淡淡的乡愁和道德取向,成为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人云文化化人。美的自然属性是神形兼备的,而人们是在接受感官享受的时候,从被描写对象的情感行动中获得更为丰富的意蕴,从而潜移默化的得到心灵的净化而去传递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黑格尔先生说:“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产生的美。”由于有厚重文化价值的美学艺术长期熏陶的九溪,民风淳厚,崇文尚德,人们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不断的得以升华。他们和睦相处,人与为善,扶危济困,其乐融融。这里的社会风清气正是与其厚重的有价值的道德美学文化的教化所分不开的。
第三,本土特色的发展前景。九溪文化是老百姓自己创造的,一直坚持走自己发展的道路,不断丰富自己的特色表现,代代相传,深受大众的爱戴。有位学者说过:“越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可否这样认为“越是地方的就越是全国的。”九溪的文化现象已引起省市乃至全国文化学术界的关注,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只要九溪始终把握“下里巴人”的本土特色优势,土气不丢,山音不改,原生态特质长留,不断发展创新,这朵民间文艺山花定会在文化的百花园里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系中国剧协会员、湖南省剧协会员、桃源县戏剧家协会荣誉主席、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