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社科研究>科研课题>详细内容

将常德市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程 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思政教育代入感

发布时间:2020-04-28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摘要:

将本地区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增强代入感,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以常德地区为例,教师可在本地区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中甄选整理出适合高校学生的内容,通过融入教材体系、融入课堂主渠道、融入学生社会实践和融入网络第三课堂等多种路径来增强学生对中国革命史的代入感,进而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地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代入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谈到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在2019年8月考察甘肃参观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时,强调“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弘扬和传承历史文化、民族精神,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信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至今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的红色文化。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又强调,要“整合育人资源,统筹发挥校内外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科技资源、国防资源和企事业单位资源的育人功能。”因此将地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课程化、校园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强化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与前三者相比,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的特点,树立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文化所依存的地域及其历史的研究。因此,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在本地区树立文化自信的工作中具有独特价值。而湖南省常德市在红色文化资源方面赋予本地区思政课教师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在思政领域充分发挥这份优势,就需要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思政课程的原则和路径进行创新研究。

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面临的挑战。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而言,其授课对象常把《纲要》课视为高中历史的重复,缺乏正确认识和兴趣,这一现状影响了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目前很多高校正在进行的思政课教学改革,也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例如,由学生扮演历史人物等高度互动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活跃气氛和提高学生参与度,但受限于课时难以成为常态。真正要让《纲要》课所蕴含思想实现“入心、入脑”,还是需要思政课教师从内容入手,让学生对《纲要》课教学内容产生主动学习的意愿。

教育部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谈及思政课教学所应坚持的原则时,强调要“坚持增强获得感,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同时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整合育人资源,统筹发挥校内外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科技资源、国防资源和企事业单位资源的育人功能”。高校思政课教师以本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切入点,将其中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堂当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因此,将本地区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教材体系和课堂体系,不仅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也正呼应了教育部的上述要求。

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思政课教师而言,由于本省生源占比较高,依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教学活动能够使学生更加感同身受,这也与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契合。以湖南省常德市为例,在中国革命史的各个时期都留下了丰富印记,其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广泛分布于境内各区县。作为本地高校的思政课教师,需要探索一系列融入路径,将本地区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并转化为适合当代大学生的课程资源。

一、融入教材体系

将地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融入教材体系是所有工作的第一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目前高校思政课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要求:“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改革,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 就当前《纲要》课程的教材而言,面向全国高校的通用课本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宏观性的特点,限于篇幅不可能对地方历史文化过多着墨,与各地区高校学生之间存在情感上的距离。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从教材体系入手进行改革,进而向教学体系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将更接地气的本地素材融入教材体系,从而使学生产生代入感。代入感是指阅读时将自己想象成主角的一种行为,其效果是读者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获得更强的心理感受,其心理基础来自“共情”和“移情”机制。[[1]]而要触发学生的“共情”和“移情”心理机制,就需要向学生提供更具现实感的材料,马克·布洛赫强调要“由今知古”,“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2]],正是在说明只有通过可以触及的现实事物,才能更好地理解过去。

要实现上述目标,首先要求高校思政教师对本地区历史文资源进行甄选和整理。在庞杂的本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中,高校教师首先应根据高校思政课的政治导向来进行甄选。《纲要》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3]]《纲要》课程的任务是要帮助学生理解“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带有鲜明的政治指向性。因此在选择本地素材时应侧重于那些具备“红色”特征的部分,也就是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命运密切相关的历史、人物以及文化遗存。常德地区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的印记与《纲要》课讲授的中国革命史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通过将本地区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融入教材体系,能让学生以感同身受的状态进一步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

此外,当前在《纲要》课程中广泛应用的专题式教学方法与地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的工作尤为合拍。专题式教学在《纲要》课中的应用,通常是将一个历史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并整合为一个逻辑连贯的完整专题,由于在教学内容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从而更易融入学生感兴趣的本地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纲要》课教师可围绕“四个选择”作为中心线索,以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作为着力点,以问题导入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专题设计,致力于构建“带着问题学、带着问题教、围绕专题学、围绕专题教” [[4]]的教与学格局。专题式教学在选材上的灵活性优势使得地方院校的思政课教师不必拘泥于课本上提及的事件和人物,可以大胆采用更具本地特色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作为素材编入教案等教学文档中,从而进一步推进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以常德地区为例,出身于本地区的众多红色历史人物构成了红色文化进教材的富矿。《纲要》课教师可以通过查阅地方志等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调查的方法发掘整理本地红色人物信息,之后将其生平事迹以适合《纲要》课程的篇幅和深度写成短篇人物介绍,突出其红色精神,由此编订成本地区的红色历史人物志纳入教材体系当中。这样便能够从教材入手迈出本地红色文化应用于纲要课程的第一步。

二、融入课堂主渠道

“第一课堂”也就是传统课堂教学虽已不是教师教学的唯一途径,却依旧是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5]]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思政课教师应通过有针对性的创设情境来增强学生对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的代入感,从而提高其兴趣并达到政治教育的效果。这种情境复现法要求运用各种手段复现或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或具体场景的体验,来激发情感因素。对《纲要》课而言,地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本身即是创设情境的理想载体,因而在融入课堂教学方面有充足的发挥空间。由于本地区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往往有现存实物形态,因而通过多媒体手段将这些有形的物质资源转化为影像和图片,通过这些更直接刺激感官的途径,教师能够更有效地达到情境复现效果,真正将主流意识形态嵌入学生头脑。以常德地区为例,林伯渠、翦伯赞、丁玲等红色历史人物及其故居的相关影像、图片都很丰富,便于教师在专题式教学中将其事迹融入课堂教学。

《纲要》课本内容从中篇(1919-1949)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涵盖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合作、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等几个重要历史时段,出身于常德地区的红色历史人物在这几个时期中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能够与课本各章节内容形成有效对接,便于思政课教师根据现有教材体系实现有机的融入。

例如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涉及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员构成以及随后关于统一战线的内容,当讲解这部分时,出身于常德临澧县,同时具备同盟会会员与中共党员双重身份的林伯渠,可被教师作为一个典型案例补充入教材。结合目前受到推广的专题式教学方法,将经过梳理的林伯渠生平事迹材料加入教案和课件,辅以纪录片片段,即可在进行专题式教学时,将红色人物事迹自然流畅地融入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之中。

像林伯渠这样的全国知名红色历史人物,将其事迹融入课程是顺理成章也是较为容易的一步,而将一些在历史上曾发挥重要作用但尚未全国知名的本地区红色历史人物事迹融入纲要课程,同样是非常必要但较为困难的一步。相对而言,后者的地方特色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乡土情感。就常德地区而言,本地红色历史人物除了已经比较著名的林伯渠,还有一位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的革命家——王尔琢。王尔琢是常德石门县人,在工农红军创建早期是重要军事领导人。1924年考入黄埔一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国共分裂后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及之后的三河坝之战。从1928年起任红军第1师参谋长,同年8月在追击叛徒时牺牲,年仅25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留下了短暂而光辉的烙印。在追悼会上,毛泽东亲自为他起草挽联:“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6]] 可见王尔琢在工农红军发展早期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2009年王尔琢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尽管有以上功绩,王尔琢却由于英年早逝等原因至今仍缺乏全国知名度。对常德地区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有必要重点将这位尚未全国知名的中共早期军事领导人及其事迹融入《纲要》课堂教学,与之类似的还有同样出身于石门县的陈振亚烈士、蔡晴川烈士等等。由于学生对于自己所在地区或家乡的历史更易产生代入感,越是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红色历史人物,越容易使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教师也能够在专题式教学中组织起更热烈的课堂讨论,达到“第一课堂”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融入学生社会实践

与传统授课方式为主的“第一课堂”相比,以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的“第二课堂”更能够充分发挥地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在思想教育方面的独特效果,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通过让学生浸染于主旋律之中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按照阿尔杜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当个体处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围渗透中时,个体会在无意识中按照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来规范自身的行为,其个体意识在不自觉中被主流意识形态占据,这样的个体即具备了符合国家需要的主体性,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一部分。[[7]]根据这一理论,《纲要》课应在保证政治性和知识性的同时,特别重视借用本地区的历史文化来营造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意识形态氛围,以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那么如何创造出这种意识形态氛围,就成为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实践教学,正是创造出这种意识形态氛围的最有效手段。

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让学生身处历史文化遗存现场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无疑是最能生动形象呈现历史情境的教学方式,在大范围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方面有突出优势。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教师应与学院学校协调,积极组合到本地区红色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实践教学活动。以常德地区为例,林伯渠、翦伯赞等红色历史人物故居,以及石门、汉寿等县的烈士陵园遍布常德各区县,这些具有马克思主义和爱国主义纪念意义的文化遗存,是进行实践教学的理想场所。因此,在满足《纲要》课的课堂教学同时,教师应根据专题教学的进度,选择相对应的红色历史文化遗存,以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调查和撰写实践报告等方式,让学生在红色文化的包围下浸润其中,从而更有效地将主流价值内化为自身价值,将地区红色文化遗存蕴含的思想观念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

四、融入网络第三课堂

网络新媒体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根据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8年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全年新互联网普及率达59.6%。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8.6%在我国网民中,学生群体最多,占比达25.4%。[[8]]对当代大学生而言,由“两微一端”等平台构成的网络空间已经是生活、学习的一部分,这也成为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最大变量。因此,能否把握住网络新媒体“第三课堂”的主动权,就成为包括纲要课在内的高校思政课能否实现教育目标的最大挑战。目前各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实践也主要是在“两微一端”平台上进行。

然而就目前而言,网络思政已经显露出一些问题:非思政专业学生对于教师和学校提供的网络思政教育资源兴趣有限,观看互动频率低,使得网络思政教学陷入和课堂教学类似的窘境。与课堂相比,网络是一个更富有亲和力的舒适空间,大学生对于网络中的信息也更容易放下心理隔阂,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信息选择偏好。“信息茧房”概念的提出者桑斯坦认为:“当筛选的力量没有限制时,人们能够进一步精确地决定,什么是他们想要的,什么是他们不想要的。他们设计了一个能让自己选择的传播世界。”[[9]]由于网络思政教学通常是在课堂以外进行,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网络信息争夺学生注意力并常落于下风。

所以仅仅在形式上采用网络新媒体并不能真正实现网络思政的目标,除了采用将网络学时与成绩挂钩等等带有强制性的技术手段外,思政课教师更需要在提供给学生的内容方面下功夫,让学生心理上不排斥、愿接受,并最终主动学习。在这方面,地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凭借自身在内容上更贴合本地风土人情更“接地气”的优势,能够帮助思政课教师在探索网络思政教学方法时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创新,向学生输送适应其信息获取偏好的思政教育内容。

具体而言,思政课教师在将本地区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应用于网络思政设计时,应在标题和导语等文本上特别突出本地区属性,出身于本地区的名人及其事迹,本身即是建立认同感的有效媒介。对于包括学生在内的网络用户,无论在各领域的偏好如何,对本地信息往往还是会投入一部分精力。思政课教师在经过甄选、整理后,将带有红色印记的本地区名人和事迹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能够更容易地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取得更好的思想引导效果。在形式上,教师除了直接从学生接触最多的平台入手进行内容建设,还可以尝试与学生干部合作,教师负责提供内容,由学生干部建立并维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从而降低可能存在的代沟,将地方红色历史文化渗透进学生日常生活中最易接触的领域。

总之,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与过去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思政课教师必须跟上时代提出的新要求,解决新问题。将本地区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融入进《纲要》课程以及其他思政课程中,是改善教学效果,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必要手段。其路径和方法有待于教育工作者继续探索,最终使地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常规内容。

(课题主持人:罗尧,湖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教研室主任,讲师

主要参与人:周双娥,湖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1]] 周兴杰. 网络小说阅读的“代入感”:心理机制、配置系统[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38-146.

[[2]] []马克·布洛赫. 名人名著译丛-历史学家的技艺[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36.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

[[4]] 林绍玲、韩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研究[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1.

[[5]]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

[[6]] 卢琪.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王尔琢[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124.

[[7]] 孟登迎. 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31-144.

[[8]] 国家图书馆研究院.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192):13.

[[9]] []凯斯·桑斯坦. 网络共和国[M].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3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