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当前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 为满足新经济和新产业发展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 地方高校应对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不断探索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创新创业平台、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健全创新创业保障工作,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课题组在借鉴和吸收现有国内外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剖析出“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结构体系。以此设计调查问卷,了解掌握常德地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探索研究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建立常德地方高校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路径,形成以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进而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撑,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新工科;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一、引言
当前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建设与发展“新工科”成为当前社会产业升级与发展的必然要求。2017年教育部启动了新工科发展研究工作,要求地方高校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必备能力,培养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对于支撑服务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理念,探索如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工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可以推进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现。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为国家实现新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可以有效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不断提升,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对其他大学生就业起带动作用,进而缓解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
(3)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可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改革。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建设与发展新工科的迫切需要。
(4)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大学生通过提高自我创新创业能力的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新工科为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发展提供良好契机
“新工科”作为新经济环境下的新型教育模式,以适应新经济、塑造新未来为建设理念,突出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学科交叉融合化和创新能力多元化的特点, 而这种培养模式与高等教育具有深刻的一致性。“新工科”教育模式以新经济背景下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为地方高校高等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知识保障,对于优化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 提升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通过对专业所涉及到的课程模块和实践环节进行全面关联和系统融合,在课程学习中推进实践创新,在实践创新中巩固课程知识,以此实现知识内容更加系统化、教学模式更加多样化、实践能力更加创新化。
新工科不仅包含了新兴的工程技术,还包括传统工科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如移动互联网、数字技术等,这些传统工科的转型升级不仅促使信息资源的形态、类型、体量等发生了相应的转变,而且还对信息资源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产生了一定影响,如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管理、数字人文等的产生。因此,传统工科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不仅在促使本科专业的培养体系与新工科专业认证对接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丰富本科专业的外延和内涵,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多元化培养提供了支撑。
二、当前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起步于20世纪末,现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国内各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如北京师范大学坚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显课程与潜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观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不断完善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三层次有机结合并辅之以各类课外实践活动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十分踊跃,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研究内容也日渐丰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整体上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比例还很低。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缺乏。当前,在校园文化上,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形成有利于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氛围,对创新创业的宣传较多的是赛事、社团活动等,对创新创业信息判断、机遇的把握、攻克挑战等一些实战性体验方面的宣传较少,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缺乏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的现象。通过大学的专业学习,学生更多的是掌握了专业技能知识,而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却比较淡薄。面对就业压力有一部分高校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然而由于缺乏市场意识和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急于求成而又盲目乐观,对创业本身认识不足,最终导致创业失败。
(2)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不高。这是目前很多高校都面临的问题,虽然国家和学校都大力提倡大学生创新创业,但是安逸稳定的“公务员”职位依旧是大学生们亲睐、首选的目标,真正付诸实践参与创业的学生较少。传统就业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冲击着大学生择业观,制约了他们创新精神的培养。
(3)创业资金短缺。创业最需要的就是创业资金,这也是目前我们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碰到学生反映最多的问题,很多学生即使有创新创业的想法,但在开展创业实践中,大学生往往缺少创业启动资金,并且鉴于大学生对市场的眼界和创业项目的运行情况,也难以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和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投资基金支持。
(4)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和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薄弱。虽然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但教学实践形式内容单一,往往是针对就业进行指导,只注重创业理论和技能的提供,没有依据专业、企业需求来安排创业教育课程,从而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与专业教育脱节的“第二课堂”。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导师是由授课教师兼任,缺乏创新创业实践背景和经验,也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5)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缺乏。当前很多高校尚未搭建好适合新工科人才培养实际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难以得到有效地开展。其次,虽然很多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双创比赛,如全国大学生互联网+、挑战杯大赛等等。对于比赛奖项各个高校都给予了奖励和表彰,但对竞赛成果的实施落地、转化为最终产品往往缺乏持续的跟进,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能力,但大部分成果很少能转化成为真正的创业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的创业激情和创业信心。
三、探究新工科背景下常德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跟上社会需求与教育目标的发展要求
教育观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要进一步明确和提升本科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坚持“以‘本’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努力培养学风纯正、踏实做事的优良育人传统,形成自强自信、协作包容的育人文化,打造特色鲜明的现代化育人模式;要全面推进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造就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文化素养、宽厚的专业基础、开阔的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个性与人格健全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建立健全创新教育与实践育人的政策体系。比如在学分认定方面,可设置创新学分,根据政策认定的学分可抵任选课学分;应充分发挥创新类单列计划推进创新人才的进一步培育;应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工作的育人功效。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创业者,而是要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的创新创业素质,这也对教育的内容、形式、载体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借助素质拓展培养设置相应计划与政策落实,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使创新创业教育真正成为惠及每个学生的素质教育。
(2)加强新工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大力加强新工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整理和分析出新工科专业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展的需求、专业基础课程与创业技能之间的关联,实践环节与创新意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此外,通过数据分析各专业对口企业的用人需求,并将这些信息和理念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内容中,促使课堂教学由知识传授向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就业竞争性。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引导,要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扩充,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应注重对学科前沿知识与行业发展趋势的分享,引导学生建立较强扩展性的知识储备体系。教师授课应当减少原有的灌输知识的方式,增加互动与交流,引入新媒体、新技术为载体,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这所有的要求,都应建立在教师自身的观念修正基础上,要求教师突破原有学缘结构下的继承性教学习惯,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敢于改革、善于改革,彻底服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育。
(3)建设基于工科优势特色的创新创业平台
在新工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要依托创新创业学院,进一步挖掘教师、校友、社会等多方资源,充分利用和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关系,把学、研、习结合起来,构建基于工科优势特色的创新创业平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深层次、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指导,真正落地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通过打造学科竞赛平台、搭建创新创业交流共享平台、建立创新创业训练实践平台,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和创业实践,支持学生实现创意设计、形成创新产品、产业化创新成果,提供政策咨询、登记注册、融资等一站式服务,切实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展。
除了打造校内的双创平台,高校应推进校企合作战略,将学习、生产、科研有效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合作的层次、扩大合作的范围,创新机制、形成特色,建立实践基地、寒暑假训练营、建设创新创业工作坊等多种平台,将创新创业工作和实践育人工作紧密结合,从而更好的为社会、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多种校外创新创业平台,大学生们可以感受到企业文化氛围,在专业学习中有的放矢,逐渐了解创业渠道,增强动手操作技能,启发双创思维,提升市场意识,积累创业经验,铸就品格,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4)培育创新创业文化
通过开展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活动、建设学生创新创业社团等举措,积极营造出创新创业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校园内设立“创业园区”,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在校内创业等。依托学校和地区的特色资源开拓创新,如将勤工助学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设立勤工助学创业区,让学生自主经营、管理的勤工助学岗位。例如,重庆一所高校尝试将校内的书报亭设置为大学生校园创业的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参与积极性很高,通过实际运营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项目的稳定营利更增强大学生们的自信心和创业积极性。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科竞赛和社团活动,结合专业优势开展符合学科背景且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活动,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人文素养的实践过程,把校园打造成有利于创新的人文环境。例如可以在学校开展优秀创业校友“讲人生”等活动,借助创业成功人物个人成长的有效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同时做好活动记录,及时开展各类征文等交流活动,将实践交流活动优秀成果予以宣传,提升校园的人文氛围。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5)健全创新创业保障工作
除依靠大学生自身不断完善学习、自我提升外,政府、高校、社会也要为大学生提升自身创业能力提供可靠有力的保障。地方高校要及时关注整理各地区政府的相关创新创业优惠政策,了解当地企业需求和发展机遇,在校内广泛宣传发动,并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和交流,联合相关对口部门的工作人员来校解读扶持政策,提供风险防控咨询等服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支持保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项目创业初期都有着大量的资金需求,这是每个创业者都要面临的难题。高校在向政府争取资金扶持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各类帮助大学生创业的小额信贷资助,或者对接企业募集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同时,高校要提供不一样的创新创业指导的个性化服务新体验。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指导模式,分析每个学生在个性分析、专业基础、能力评估、创业意识、薪酬期待、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信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区分对待,尊重差异,因材施教。通过各个创业导师进行单个指导、“会诊”指导、“陪伴”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明确各自学习目标,实现创新创业指导新模式。
四、结束语
在新工科建设初期,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更好地为国家的基础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好服务工作,是当前高等院校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和迫切任务。本研究以新工科专业建设为契机,将“新工科”发展理念的内涵融入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中,开展大学生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形成有特色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撑,从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教工程教育研究, 2017 (3) :1-6.
[2]夏建国, 赵军.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刍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3) :15-19.
[3]韩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培养路径[J].中国高校科技, 2017 (Z1) :121-123.
[4] 叶民,孔寒冰,张炜. 新工科: 从理念到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 (1): 24-31.
[5] 杨毅刚,唐浩,宋庆等 . 企业视角下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 (3):18-23,28.
[6] 李正良,廖瑞金,董凌燕. 新工科专业建设: 内涵、路径与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 (2): 20-24, 51.
[7] 韩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培养路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7(Z1):121-123.
[8] 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2):26-35.
[9] 邵德福,李春江,马晓君. 地方高校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19).
[10] 梁冬松,韦宁照,石有总. 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J]. 高教论坛,2018(02).
[11] 郭爱煌,宋春林,刘富强. 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子教育,2018(01).
[12] 孟祥斌,张倩,田卫华.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工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
课题主持人: 陈潇潇,讲师。
课题参与人: 熊佳慧,副教授。
余少雄,讲师;
李妩可,讲师。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