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社科研究>专家智库>详细内容

市优秀社科专家贾先文

发布时间:2020-04-20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4b256c61c5214027acc4960131373642.jpg贾先文,男,1972年6月生,中共党员,汉族,副教授,博士,博士后,湖南文理学院经管学院副院长。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完成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业,2012年在中国社科院做博士后研究。长期以来,牢记党的宗旨,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积极服务社会。近年来先后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湖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获得常德市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获得常德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两次被湖南文理学院记三等功,连续五届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获得先进科技个人奖,被确定为湖南文理学院学科带头人。

一、主要研究成果

一丝不苟的从事科研工作,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中,结合地方发展,把握科研前沿,努力掌握国际上先进的科研方法,并具备了一定科研能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教育部博士后基金1项、省社科基金课题1项、省教育厅项目4项、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1项。近年来发表论文30篇,其中16篇发表在CSSCI源刊上或被CSCD检索。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多篇文章被包括《经济学动态》等重要期刊或博士论文引用152次。所研究的课题与撰写的论文均是国家和湖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重点或难点,关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社区建设、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农业政策等研究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我校朱强博士主持,贾先文同志作为第一参与人,与课题组共同完成的《常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被省发改委采纳。

二、主要研究内容和学术观点

针对农村社会转型、全能政府退出,社会问题社区化,党和政府审时度势的提出了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大策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脱离农村社区实际、不注重社区内部力量的发动与挖掘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质就是利用社区平台,发展农村公共服务,将社区建设与公共服务的提供有机结合,实现公共服务的社区化。贾先文同志的论文就是围绕农村公共服务的社区化进行研究,发表了30篇系列论文,16篇发表在CSSCI源刊上或被CSCD检索,构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研究体系。主要研究观点和学术观点归纳如下。

1、探寻了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缘由。针对目前学者们提出的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来减少农村人口,通过城市化来解决农村公共服务短缺问题,在成果《“刘易斯拐点”离我们究竟还有有多远》一文中通过模型分析得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刘易斯拐点”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对我国而言,将长期保持大量的农村人口。在《制度倒逼下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困境》中,提出在政策等制度倒逼下, 沿海地区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减少了低素质、低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致使原有和潜在的农民工转移困难,或者难以实现实质意义上的转移,更多的农民将生活在农村社区。由此,必须搞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同时,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必须植根于农村社区文化,走农村“内源式”的发展道路,实行农村公共服务是社区化。

2、探索了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在成果《两极失范与农村公共服务的社区化》一文中,从理论上提出了社区也是配置资源的手段,认为应改变资源配置的“市场—政府”二分法,实行“市场—社区—政府”三分法,论证了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是对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矫正,以及可弥补第三部门的不足,有效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在成果《乡村社会结构变迁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变迁》一文中,通过探究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变迁,从历史与现实统一的视角,提出了乡村社会结构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有着逻辑的必然联系,结合农村公共服务社区供给的历史与现实,分析了社区合作提供公共服务的历史与现实价值,找出了实践依据,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促进人性复归和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在《我国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要素模型分析》中,提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不断降低。通过构建离散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因素,主要包括居民参与、信任、网络、村民收入、政府干预等,实质上就是农村社区“内源性”因素,必须有效的调动农村社区内资源。

3、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动力。在理论逻辑与经验事实的结合上,提出社区化的作用力。具体而言,在成果《社会资本嵌入下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农民合作行为选择》一文中提出了农村社区具有丰厚的农村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嵌入可以有效的促进农村居民合作,实现公共服务的社区化。在成果《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社区社会资本的作用》中,提出了区别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的社区社会资本能破解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困境,促使农民与政府协同联动、改变信息供给结构、吸引民间资金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破解免费搭车困境、提高农民信息技术能力,有利于促进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实现。

4、提出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运作机制模型、政府政策。(1)农村公共服务社区供给模式的比较与借鉴。在成果《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模式:比较与借鉴---基于两个典型农村社区的调查与分析》中,比较了两类不同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社区供给模式,在路径选择方面、在社会资本运用方面、在权威作用发挥方面进行了对比,提出依托“内源”力量,调整“外源”力量;充分利用传统社会资本,积极培育现代社会资本;发挥自然型权威的作用,促进自然型权威与法理型权威的融合。借鉴不同模式,达到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有效运作。(2)构建了农村公共服务社区供给运作机制模型。在成果《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运作机制模型的构建》中,提出应以社区为平台,利用社区社会资本,通过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构建以社区为中心、各个流程首尾相应、多元化参与的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运作机制,不断回应居民的需求,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供给效率。(3)提出了在农村公共服务社区供给模式中政府角色转换。成果《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失灵及其角色的动态转换》一文分析了政府自身的行为偏好、政府垄断、政府决策与执行困境以及对政府的监督困难导致了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失灵,提出在提供公共服务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但其角色需进行动态的、渐进式的转换,以改善公共服务供给结构、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转换的速度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相适应。同时,提出了由于我国市场和社会发育不成熟,与政府合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不强。政府应继续发挥较大的作用,重点充当培育市场主体、弱化作为生产者和理顺作为安排者的角色,并不断实现其角色动态、渐进式的转换,以改善公共服务供给结构,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

三、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

1、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早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提出加强“农村社区保障”、“农村社区服务”等政策;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党的“十七大”对农村社区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以及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民政部为了落实中央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指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农村社区建设并非新鲜事务,但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是“强国家,弱社会”体制,国家主导一切,社区没有自主权,处于被动地位,是国家的附属物。改革开放后,国家政权从农村社区退出,农村社区处于权力的“真空”;加之社会转型,社会问题下沉社区,社会问题社区化,农村社区成为矛盾的堆积地。农村社区建设才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重新提出农村社区建设,但是,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农村社区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还处在摸索之中,没有现成的模板,需要研究者进行创新性研究。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质就是利用社区平台发展农村公共服务,将社区建设与公共服务的提供有机结合,实现公共服务的社区化。公共服务社区化打破了以前的公共服务的“二分法”,引入“社区机制”来配置资源,开创了农村资源配置的新方式,在理论上有一定的突破。成果提出以公共服务社区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思想,将公共服务社区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连接了起来,在研究视角上有一定的创新。由此,研究具有巨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将政府的公共服务有效地引入农村,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农村,促使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消除二元化结构,对落实国家政策、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改进农村公共服务现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公共资源整体配置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深化学科的内涵、推进学科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对解决农村居民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公共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增加居民的幸福指数,从而达到人性复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成果的社会影响和效益

本课题在研究期间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产生了一些社会影响和效益。本项目共发表论文30篇,其中16篇发表在CSSCI上或被CSCD收录,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21篇文章被包括《经济学动态》等重要期刊或博士论文引用152次。完成专著2部(一部为博士论文修改而成;另外一部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题成果,已经送审。均未出版)。研究成果获得了湖南省常德市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具体而言,《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运作机制的构建》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并且将论文题目刊印在人大复印资料封面,作为重要的应用型成果向社会推荐。论文《“刘易斯拐点”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CSSCI)一文的题目被刊印在该期刊的封面,且在首页的本期导读中进行了推介性的介绍;论文《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社区社会资本的作用》(CSSCI)一文的题目被刊印在该期刊的封面。另外,项目的有些研究成果出来后,县乡一些领导找课题组进行咨询,我们也多次去常德市周边的临澧县、石门县和鼎城区农村进行讨论、对接,得到很多县乡干部和村干部以及农民的认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四、服务社会状况

遵循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理念,努力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弱势群体。

首先,积极服务“三农”。贾先文同志是农业经济学博士,长期以来致力于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基本上每个月要深入农村5—8次,每年有五分之一的时间在农村,或者自己单独下乡调研,或者带领学生“三下乡”实践,走进农民家庭进行实地考察,给农民讲解我国的农业政策,与乡政府干部讨论农业发展策略,给乡政府干部做农业政策报告,受到农民和农村干部的欢迎。

其次,积极为地方发展出谋划策。近年来根据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汉寿县政府、汉寿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要求,该同志与课题组其他成员在对这些地域进行了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为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寿县、汉寿经济技术开发区制定发展规划。这些规划结合湖南省“四化两型”的要求,标准高而又切合实际,描述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得到了各级部门的好评。除此之外,经常与地方政府衔接,为其培养人才,提高公务员队伍是素质。多次给常德市繁荣实业有限公司、羊耳山煤矿等多个企业搞讲座,提高其经营和管理能力。

再次,主动扶助弱势群体。经常与本院老师或者学生深入城乡看望孤寡老人、孤儿以及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近几年先后去了临澧县九里乡同心村养老院、鼎城区石公桥敬老院、常德丹洲夹街阳光孤儿院看望孤寡老人和孤儿;多次深入到常德市鼎城区、汉寿县、石门县、临澧县、津市市等看望留守老人和儿童,对他们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调研,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并把相关情况反映给相关部门,收到了一定的社会效果。

 

 

 

                                            2014年7月8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