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中的常德文化特色
湖湘文化中的常德文化特色
傅启芳
“湖湘”是洞庭湖与湘水的合称,始于唐流行于宋,自清代建湖南为行省,“湖湘”二字便成了湖南省的代名词。湖湘文化,是具有鲜明特征的历史文化形态,先秦、两汉时期就纳入到楚文化中。“湖湘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出熠熠光辉。尤其自清中后期以来,三湘大地英才辈出,他们力挽狂澜,救民族于危亡,治乱兴邦,复兴中华,建设强大国家,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常德在这方面也不乏建奇功者。例如道光年间平息中国台湾内乱,巩固疆土,开发和促进中国台湾经济文化进步,就是时任闽浙总督的常德石板滩人赵慎畛所为;还有策动和指挥武昌起义,推翻清王朝功莫大焉的蒋翊武、刘复基;有为创建新中国艰辛奋斗的王尔琢、林伯渠;有被誉为“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的红色文学女杰丁玲;有最早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常德人赵必振……凡此等等,莫不得益于湖湘文化的孕育和熏陶。可见,湖湘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是何等了得。弘扬光大它,既是三湘儿女之责任,更是时代使然。
常德文化楚风楚韵浓厚,以其多元特色融入湖湘文化后,具有半壁之重,影响深远,使得湖湘文化更加绚丽多彩。
浸润着“水”灵气的地域文化
在历史上,常德位处荆楚水乡泽国之西洞庭湖畔,沅水澧水流经全境,境内河渎纵横,湖堰棋布。自古常德人便经历了水之利弊的考验,在长期与水的博弈中,虽屡遭水患,但也能化水害为水利,使生灵繁衍不息。同时也磨练了人的意志,增长了才干。从常德人那种坚忍不拔、机敏聪慧、乐观旷达、勇于开拓的气质看,似乎水的诸多特性都渗透到了其禀性之中,构成了独特的水文化精神。比如从其克己利人的谦让之心,就可想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从其以柔克刚的人生艺术,就可想到水性至柔而利贯金石;从其做事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的韧劲,就可想到水的“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之四海”;从其率性之爽直,也使人想到水的流转自动,滔滔汩汩。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奔流不息之水对这片土地的滋润和对人的养育,形成了诸多凸显“水”的特质的地方传统文化。
历史悠久的太阳崇拜文化
崇拜太阳,是因为它给人类带来光明、生存和幸福。常德的先民们早在远古时代便以丰富的想象力,用人性化的思维,将太阳山峭壁上酷似原始人的巨大图像尊为太阳神(俗称面山),朝朝代代顶礼膜拜。战国时期,屈原行吟沅澧见到祭祀盛况,与人们一道放声高歌,祭祀太阳神,并名曰“东君”,还记入《九歌》篇,流传至今。刘邦创建西汉王朝后,以“东君”为太阳神,敕谕天下人共尊之(见《汉书·郊祀志》)。此后,人们便在太阳山上修建了阳山庙,供奉日神东君,香火日盛,这从刘禹锡《阳山庙观赛神》的诗篇中可见一斑。
在祭拜太阳神过程中,还衍生出阳山之女为云梦泽地域之神的美丽神话,人们在夏首秋分时,“献鱼”祭祀(见古籍《武陵图经》),更加丰富了太阳崇拜文化活动。太阳山亦因此声名远播,享誉一方,不仅引得文人雅士纷纷来游,吟诗作赋,留下遗篇;更使得广大群众结队竞爬太阳山朝拜太阳神,以争得焚烧头香为幸事。其景况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如此悠久的崇拜太阳神活动,实乃三湘大地最为独特的文化现象。我虽是无神论者,但对民众信仰文化活动表示尊重,故尔书之。
颇有名气的隐逸文化
被誉为隐逸之宗的善卷,早在“尧天舜日”时代就“让王不受”,隐入深山,逍遥于常德这片天地之间。因而,名气很大。而《桃花源记》的出现,则把隐逸文化升华到了新的高度,引得古今寻梦者纷至沓来,趋之若鹜。前些年重新出现的李自成禅隐夹山说,再掀隐逸文化新波,引得史学界、考古界、文学界纷争不已,令人刮目,不惜耗资一游,以图探个究竟。
纵观古今隐逸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利也有弊,但常德人对此拿捏有度,扬利弃弊,以传说曾在安乡就读的宋代大贤范仲淹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准则,以历史上的范蠡、张良和当代的老红军为榜样,决定自己的进退行止;而非逃避现实,脱离社会大众,无所作为,消极颓废地去隐而求逸,独自逍遥。这是隐逸文化在常德最主要的表现方面。因而,较好的发挥了它对人行止的正面影响作用。
融汇南北方言基因的常德方言
常德话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时蚩尤战败后,中原三苗民族复回南方,不少定居在以常德为中心的湘西北境内,在语言上也带回了北方语音,加上楚文化的熏陶,发声楚音浓浓,顿挫有力,简捷明快。后来,随着秦、汉、晋、南北朝等时代的频繁战乱,大批北方人口多次南迁,在与原住民的长期磨合中,通过语言的交流、融合、同化,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常德话。语言学家把常德话归类于北方语系之“西南次官话”。因而常德话相对于湘中湘南方言,与人交往较为易懂,被人称之为“德语”。若稍微矫正发音,按汉语拼音讲,便近似普通话。古今常德人学普通话优者,满口字正腔圆,若不究其籍贯,真难辨其南人北人。随着时代的进步,语言也在进化,尤其在年轻一代人中,常德方言中某些土腔老调逐渐淡化,被已植入普通话基因的新常德话所取代,与人交往更加便捷,更易为人们所接受。这和湖湘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趋势一样,不能不说是一种可喜的文化进步表现。
异彩纷呈的戏剧曲艺文化
常德人的乐天精神表现在对戏剧曲艺艺术的浓烈爱好上,而成为一种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因而,常德的戏剧曲艺事业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光彩夺目。有文艺家评说:常德是湖南一个“百戏毕呈的戏窝子”。其中最让人百看不厌的是常德汉剧和丝弦。它在湖南戏剧曲艺领域几占半壁江山,是湖湘文化中的耀眼明珠。
早在明代中后期,常德就有戏剧班社活动,它通过吸纳弋阳腔、青阳腔等外来声腔和演技之长,孕育出了地方乡土趣味浓厚的常德汉剧,以高腔唱和表现程式演出,广受人们的欢迎。最兴盛时,常德城内有天元、瑞凝、文华、同乐四大班社,剧目多达450多个,常演不衰。解放后,《祭头巾》、《思凡》还成了赴北京演出的精品节目,享誉京畿,并获得了奖励。近年,常德汉剧院又新编了《紫苏传》等,展现了汉剧新姿,演出后,获得观众好评。
丝弦始创于南北朝的梁武帝,盛行于江浙一带,传入常德后,与地方民风民俗相吻合,成为曲艺百花园中之奇葩,是湖南丝弦行当之佼佼者。它紧扣时代音符,节目以创新为主,突出演奏时代主旋律,深为观众喜爱。因而,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有值得一道的是,清末民初京剧传入常德后,很受人们的喜爱,一代京剧老旦宗师龚云甫就是从常德城走出去尔后成名的。现在,虽无专业京剧社团演出,但常德业余京剧演唱活动却开展得红红火火,群众自组票房甚多,聚集京剧爱好者数以千计,大多能“票”上几段京戏,或清唱或彩唱,别有风情,不仅名享三湘,而且还上中央电视台11频道《一鸣惊人》演出,获得过全国优秀京剧票房大赛季军。本市每年举办的文艺百团大赛,京剧更显其国粹风采,深受群众欢迎。
富有特色的饮食文化
常德人既有改天换地的精神风貌,又有善于生活特有习性,在饮食上也善吃。因而,喝擂茶,吃米粉,尝钵子菜,便成为很有特色的饮食文化,争锋湖湘。
常德擂茶在洞庭湖区源远流长。相传二千多年前,马援率兵南征,屯驻司马错城(今鼎城区长茅岭乡),军营闹瘟疫,有仙人献验方(应是民间验方),验方上写着"芝麻、绿豆、生姜、茶叶、炒米,放入擂钵,用梓姜木捣成糊状,开水冲泡"。服后疫病痊愈,自此传入民间。擂茶,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消炎去疾之功能,是沅水流域民众待客的上乘饮料。喝时,佐以炸炒的富有地方特色面点以及专门制作的坛子菜,称之为"搭茶"。搭茶,少则十几种,多则达四十八种,边吃边喝,饶有趣味,众乐陶陶。
米粉,源于江西省,宋代称米线,见于《辞源》“米缆”辞目。明代随江西人填湖广传入常德后,成为常德人必不可缺的食品。经与定居常德回民食用牛肉的习惯与米粉融合,形成以牛肉配米粉而食的“常德一碗粉”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品种上又发展为圆形米粉、扁形米面两类。油码(俗称盖交)亦分为汉、回两大类。米粉用热水汤好装碗后,调以各种佐料,再盖上油码,餐食时,味美可口,独具风味。因而,盛名远播,有“到常德千万要尝尝常德米粉”之说,留下不少名人雅士品尝常德米粉的故事,例如蔡德东先生著《蒋翊武传》中说:蒋翊武、刘复基曾在常德清真米粉馆聚餐共议推翻清王朝大事。在民间传为“三雄聚义”,津津乐道。
有学者考究说,常德人最爱的钵子菜是由古代王侯“钟鸣鼎食”而来。但是,寻常百姓之家自然是不敢用也用不起以鼎烹饪食物。于是,便仿鼎烹饪食物的功能,采用陶质炖钵加陶制火炉来烹饪食物了。因而,常德则便有了钵子菜之乡的美誉,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湘菜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是"德菜"系列的领衔标志,深受常德广大人民的喜爱,“一滚出三鲜,神仙也垂涎”的钵子菜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美食佳肴。常德自古就流传着一段民谚:“不愿皇宫当驸马,只爱常德炖钵炉子咕咕嘎”。
(作者系常德市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退休干部)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