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城头与阳山之日神崇拜
日神,即太阳神。人类崇拜太阳,以太阳为图腾,从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开始祭奠,至今是难以割清的问题。中国、希腊、古埃及、古印度、巴比伦、苏美尔等等,皆有日神崇拜。目前,新的考究,如一声惊雷震响寰宇,许多学者认为人类起源于长江中游,云贵川下至武陵山脉到洞庭湖,重点在中国西南之湘西。没有人类文明,无所谓太阳崇拜。那么,人类的太阳崇拜,当从这里开始。历史远古帷幕徐徐拉开,首先露出了城头山与太阳山。
一、历史检索
环洞庭湖区现存有五大山脉:五雷山(慈利)、天岳山“幕阜山”(岳阳)、浮邱山(益阳)、太阳山(常德武陵)、太浮山(临澧)。从文字记载,皆起于汉代。唯独不见城头山。德山不高,名气却很大。言4300年前原是德性崇高的善卷先生隐居之处,尧舜都曾拜他为师。而现在世界闻名的城头山,反而不见经传。由此推测,越古老越无文字记载,越古老越难考究。时移世易,沧海桑田。
城头山1979年才发现。1991开始挖掘,历时11年,才重见天日。只有用遗址遗存说话了。
城头山遗址
8万平方米的城区范围,只高出周围地面2米,可谓高岗,说是山是不科学的。为何又叫“山”呢?因为在此挖出了明朝的一块墓碑,上有“城头山”三字。城就是山,山就是城。明朝以前叫什么呢,无从得知。这名字不像上面提到的五座山那样有文化含量,所以是里人后裔随口为之,时间久远,口传相误;很有可能是“神农”的谐音。
为什么呢?其一,城头山夯筑土城分四个时期打造,第一个时期距今6100年以上。“炎帝生存的年代,大致在公元前4100年左右。”①其二,神农氏炎帝是第一任农耕文化的领袖。他制作耒耜,教人耕田插秧。《逸周书》并载“神农耕而作陶,冶金斧。”联系遗址分布,有稻田、水池、濠沟;有街道、作坊、烧土、编网。其三,城的出现,必然是部落演变的结果。古城的每一期筑建,大约十万土方,又没有铁器生产,全是竹石木器运作,包括大量的吃喝、劳力。天长日久,可想而知,没有极其杰出的首领来安排领导,是不可能完成的。所谓“舍我其谁”?四,远古人多是群体行动才安全才有力量,朴素憨直,交流词汇少,以简单、高亢、复踏为乐。如“吭哟吭哟”、“神农神农”,不断流传变异。五,他们把神农歌颂成了太阳,又当成了神龙。《易经- 乾卦》:“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因为阳光照耀,风调雨顺,才能五谷丰登。②lt;白虎通gt;:“炎帝者,太阳也。”
于是就扯到了太阳山。太阳山存在的强有力的佐证,是战国楚人左徒屈原,是唐代朗州刺史刘禹锡。都是晚了一点,但是,可喜当代的贤者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13000年前石头古猿太阳神,刚刚笑了。此太阳图腾,是一个罕见的天然实体。他屹立于太阳山主峰绝壁,净高200多米,宽约800米,身躯隐在山峦中。③
三国吴人徐整在《五运历年纪》中描述的盘古状: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他是目前世界上最原始的、资格最古老的太阳神图腾。2010年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年代最久的楚人祭祀天然太阳神像”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盘古意谓太阳神,太阳神又转化成神农氏炎帝。城头山祭坛上排列有大、中、小三个石头,代表日、月、星,表示神圣的人类太初的第一祭祀。这个惊人的现象,征兆古人太阳崇拜,除此无解。
盘,圆形;古,义为开端;盘的本义是葫芦。所谓盘古,就是从葫芦开端的意思。葫芦别称槃瓠,由槃瓠再转化为开天辟地的盘古。 ④这里边含义演化是多重性的。在陶器产生之前的采集时代,盛器基本是用葫芦。葫芦可以吃;其壳可以藏食;更有洪荒时代,人们坐大葫芦求生。《诗经》曰:“緜緜瓜瓞,民之初生。”说人是从葫芦里面不断地生出来的。因为其状似女性生殖器。母性伟大,繁衍人类。同时圆形盘古又象征太阳,成了男性。他死后双眼化成日月,于是便有羲和驾车。农耕社会出现后,男性成了主宰,太阳崇拜转到了炎帝身上。据司马贞《三皇本纪》载:quot;神农氏,姜姓以火德王。母曰女登,女娲氏之女,感神龙而生,长于姜水,号历山,又曰烈山氏quot;。《汉书·律历志》云,神农氏号炎帝,又曰魁隗氏、连山氏、烈山氏。《帝王世纪》说:“有圣德。以炎德王,故号炎帝。”炎德是什么?“炎帝氏以火记,故为火师而火名。”《左传·昭公十七年》。 他改造了伏羲计时的方法,发明了以火纪时的火历,“连山易”,尊奉太阳神,所以尊称为炎。“以火德王,故曰炎帝;作耒耜,故曰神农。”神农又曰神龙。《礼记·月令》说:“南方曰炎天,其帝炎帝。”神农氏炎帝又号“高辛氏”,辛即薪火。以上记载,从几方面说明:他发光发热,主持农耕稻禾,烧制火土,疏通灌溉;发明立柱测影,以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为了生产有序,作连山太极八卦,还立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月为三十日,十一月为冬至;火制陶器,改善生活条件;下大力气构筑城堡,保护大家利益。炎帝管理部落,治理天下很有方法,如太阳滋生万物。他“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智贵于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勤,不罚而邪正,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人民无不敬戴”。故有口皆碑,敬曰太阳神。城头山挖掘出来的城池、田亩、陶土、祭坛、河网系统,未尝不得益于神农氏炎帝的关照。城头山葫芦瓜出土时还呈金黄色。太阳山的阳姜至今还在向阳。神农氏炎帝部落由武陵山下来,发展到沅澧流域(属于古黔中郡范围),水土肥沃,衣食有靠,建国立邦,不可能不登太阳山。值得玩味在是,盘古、炎帝与太阳山神不仅神似,而且形似,不谋而合。
城头山在澧水流域,太阳山在沅水流域,两山对望,相距两百里。六千多年来,薪火相传。太阳神的崇拜祭奠,到战国楚人诚为盛事,我们从屈原骚辞中可以得到印证。屈原《离骚》自诩“帝高阳之苗裔兮”——我是天帝太阳神的远古子孙。《橘颂》中说“独立不迁”“深固难徙”——我忠于楚国高阳,决不改变。《远游》云:“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赞美楚国南方的炎帝的高尚品德呵,赞美南方的阳桂隗冷冬还欣欣向荣。在《九歌》中,多处写到在洞庭沅澧之间滞留、逡巡、唉叹。如《湘君》“ 去涔阳兮极浦”——去往涔阳到那最远的水滨。不用赘述。那么,屈原是从何而来呢?应该从涔阳古道而来,陆路比水路近。步松澧平原,由楚国郢都江陵,步湖北公安,入澧州,经顺林、兰江、清化驿接武陵(今湖南常德)大龙驿。无驿之处,则设铺递。屈原先到澧州寻觅神农氏炎帝膜拜,过澧水,而后又走了兰江驿,去了太阳山。恭拜高阳,寻根问祖,不忘出处。
二、异象融合
在城头山和太阳山的踏磡中,发现了一些奇怪遗存的现象,下面分别探讨一下。
巫傩。巫,通晓天地人,以舞唱降福的师;傩,即神雀祭,叫人避难驱鬼的巫术。上古的傩,简单而又粗犷,保持着浓厚的原始群舞特点。伴随着先人的诞生而诞生,大湘西为甚。因湘西位于湘黔滇桂四省交界,又恰好位于西南丛山与中部平原之间。西南的神秘诡异故事,经由湘西传入中原。著名史学家林河认为,“巫傩文化”的文化基因,可以说是由“乐歌”、“乐舞”,“欢乐”,“狂欢”组成的“欢乐基因”。
屈原是诗人,也可以说是巫师。他的骚辞绝响,得益于流放江南之行。琅琅上口的傩词,使他兴奋,然后改编入《九歌》,祭祀仪式按“迎神——娱神——送神”三个过程进行。刘禹锡任朗州刺史时还亲自上太阳山看看巫傩盛会,趁兴写下《阳山庙观赛神》。特别是颔联:荆巫脉脉传神语,野老娑娑起醉颜。热烈场景栩栩如生,祭祀物件历历在目。城头山比太阳山规模要大,古人把祭祀看成头等大事。一直到今天,武陵山下周边区域,仍然在演绎着特别装束的中国独有的巫傩文化。
城头山现存有成规模的祭坛、巫师遗骨,阳山亦有祭坛遗迹。其刻画符号“X”,当为巫。
城头山已经石化了的真实遗骨
圆。圆形,是古代人从太阳以及十五的月亮中体会到的。太阳不掉下来是因为圆,四季规律是因为圆,轻车熟路是因为圆,固若金汤是因为圆。人从圆出(似葫芦,女阴子宫)。太阳最圆,人心不小;太阳最好,人以为神。太阳神脸是圆的,太阳山是圆的,城头山的城是按太阳圆造就的。太阳山巨大的石像,露出圆圆的脸膛,双臂张开,如游泳之状,实则脸为日,臂为龙。太阳乘坐天龙出行。神农氏族以“日乘龙”授时为天神“三界”的宇宙意识,唯太极图是规,促成了古城平面建筑和立体建筑式样,象征天——地——人——神人合一的礼制中心和王权。龙可以上天行雨,龙可以保民保收,升西天入东海。龙信仰则促成环城河与澧水(历水)的依连。远古人以圆为至尊、为幸福、为好合。一年有终,人望团圆。太阳石像旁有一副金文对联:龙腾故里;日照苍生。故里,指环洞庭湖区;苍生,人及一切生物。其旨在歌颂伟大的太阳神。
阴阳八卦图 。城头山的平面图,暗示圆圆的太极阴阳八卦图,呈四维八极。其布局四门,南为午,北为子,东为卯,西为酉。是为三易之首,连山易之初端。炎帝出生地在哪儿?《晋书》卷92《文苑传·伏滔》说炎帝生于quot;黔中之地quot;,炎帝又号quot;连山氏quot;。:quot;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quot;⑤《连山易》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书?上古时神农氏炎帝创作的一部以天文历法、农事商务为主的quot;百科全书quot;。它有三个特征:用动物图画、刻画字符记载天象及历法的分布脉络;用阴阳五行推衍天干地支间的冲、克、刑、合的规则;用这些规则预测、指导各种活动。如婚嫁、农作、狩猎、经商、生葬、行归等等。古历的历字繁体是“曆”。依墈作田插秧,禾苗并排(不是乱插)有技术;望日行事,按时令操作农事。亦符合神农氏炎帝身份。
由时令组成八卦。八卦犹如盘古太阳神像。其实,太阳山的“阳”字,繁体是 陽,即:昜,音yang 陽的古字。說文解字˙昜字˙段玉裁˙注:“此陰陽正字也。陰陽行而昜廢矣。”,日月轮回,突出日头。所以阳是易经的初始状。太阳山,亦即太易山。炎帝造历山国,制历法,乃观天象所得。
历法是根据天象变化规律来计算时间,鉴别气候,而确定季节的一种法则。“阴历是根据月亮的圆缺变化周期来制定的,在古代,月亮又称作太阴,所以叫太阴历。”“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运行来制定的。”“阴阳合历称阴阳历,即农历,是兼顾太阳、月亮两种运动规律而制定的历法。”⑧
牛头。城头山城遗址周边地区还有远古葬区彭头山遗址、八十砀古墟,挖出多角太阳纹的台基。太阳纹中心有个柱洞,洞上的木柱子早已毁掉,专家认为是“测日图腾柱”。柱洞下有牛的下颌骨奠基,意谓牛头蛇身。为什么说炎帝是牛头蛇身或牛头人身呢?这打上了农耕文化的烙印。说明人类已经会训养牲畜,以牛耕代替鸟耕。牛的重要,举足轻重。陕西宝鸡竹园沟弓鱼国一号墓出土的青铜面具“牛头兽面”,长8.7厘米,为南方水牛角状,两耳钻孔,是巫师的用器⑥。可以说是城头山的继续向北发展。太阳山自古也是野牛出没之地,三苗自此盘桓。三苗是炎帝缙云氏之后 ,quot;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今之江州、鄂州、岳州之地是也。quot;⑦现今湘西苗族,特别是到贵州,苗族女人仍然头饰两个角,如牛角。苗族每年古历十月斗牛节,苗族男人吹牛角,“呜哦,呜哦——”斗牛盛况热烈,盖纪念炎帝蚩尤尔。唐佛教高僧师远禅师在太阳山修行时,以牛为幸,以牛悟世,曾描绘出《十牛图颂》歌颂炎帝无私奉献精神。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从而反映“由修行而开悟而入世度众的心路历程。”阿弥陀佛,无限光明。
水稻田。三丘水稻田遗址,揭开了城头山的世界城祖稻源的疑云。有了水稻田,便有了人工栽培的铁的证据。澧阳平原、洞庭湖周边地区,在北纬30度,日照充足,水量丰富,气候温暖,土壤肥沃,土地平坦,水陆便利,极适宜水稻生长,促进人口膨胀。
从武陵山下、到洞庭湖区,古往今来,皆产稻谷,天下无可比肩,最早的粮仓。湖南有很多地名都露出了粮仓的痕迹。如道(稻)县,其玉蟾岩洞,遗址文化积存1.2—1.8米厚,发现稻谷和陶片在1.2万年以前。嘉禾县,古称“禾仓堡”;郴州耒阳之耒,乃炎帝曾倡导耕田工具耒耜的来由。《史记》、《桂阳州志》、《湘衡稽古》均有记载。临澧、澧县、澧阳、沅江、桃江、武陵、沅陵,可谓鱼米之乡。20世纪80年前后,在城头山倚边的彭头山、八十砀考古发现距今8000年的水稻种子,八十砀竟然有15000多粒,叹为观止,世界奇迹。
城头山6500年前的残存的三丘水稻田,充分说明人类生存文明的曙光,从这里升起;祭祀太阳神,不忘初心,感恩有加。
野生姜。太阳山也与水结缘,它位于偌大的柳叶湖北岸,古来特产:太阳草 。北宋地理总志《寰宇记》云:朗州(太阳山)物产太阳之草,名黄精,食之长生。唐朝皇帝姓李,奉李耳为始祖,尊道教为国教。道家认为“术黄精”,即服食太阳草可以延年益寿。因为长生延寿,故被视之为神草,并传为阳山之神。到宋代,皇帝封之为“灵济侯”,并赐庙额。就是很灵验,能救人,草都成了侯官,了不得。
黄精,本地俗称野生姜、炎姜、阳姜。其色黄,非家养。它具有镇静、降血压、提高记忆力的作用。黄精性平,味甘,归脾经、肺经以及肾经。黄精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作用。可以治疗阴虚肺燥、干咳少痰、肺肾阴虚、劳嗽久咳等。可以单独使用黄精熬膏长期服用,也可以配伍其他药物一起治疗,例如熟地、百部等。还可以治疗脾胃虚弱证,除此之外还可以治疗肾精亏虚、内热消渴等。煎汤内服用量在9g-15g之间,一般无使用禁忌。
追索逝者,责无旁贷。野生姜和远古的姜炎部落可能脱不了干系。《路史-后纪四-蚩尤传》云:“阪泉氏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好兵而喜乱,逐帝而居于涿鹿。兴封禅,号炎帝。”可见,姜炎是三苗的祖先。此地苗、汉、土家族杂居。神农氏姜炎帝部落定居于此,开展种养、渔猎、工艺、养生活动。神农制医药,尝百草,于是,发现了野生姜。其根色黄,其味甘辛,经过反复实验,竟然能补肾祛病延寿,可算草中精品,谓之黄精。野生姜,也生姜。太阳山也有姜神,阳姜。姜与精同声母,念之音移,盖纪念姜炎也。史传神农氏炎帝为救民生,尝百草而误食断肠草丧生。
三、民族共祖
常说,巍巍中华五千年文明,通过考古发掘地不断深入,显现了华夏文明上万年的现象。从炎帝、黄帝、蚩尤分蘖,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留下了若干传说和史迹,并且这些传说和史迹,汉彝苗土满瑶等族都有,尽管枝桠有异,却落在根上,即华夏共祖。现已知彝族、苗族、侗族、瑶族、纳西族、傈僳族、布依族、仡佬族、独龙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怒族、黎族、高山族等十几个民族的20多则神话,都提到许多民族同出一源的说法。
太阳崇拜是远古先人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情结。沅水流域的高庙遗址在2005年4月出土的白色陶罐,其颈部和肩部各戳印有凤凰、太阳图案,已历7400余年,早于河姆渡凤凰400年。源远流长。
炎帝前面有盘古、女娲、伏羲,皆人面蛇(龙)身。女娲女娲,哇哇落地,古人以孩子哭声拟名。女娲到底在哪里,或曰河南,或曰陕西,或曰甘肃的大地湾遗址。而云南、贵州的少数民族,以蛇为图腾,最有说服力。他们又是炎帝、蚩尤的后人,成了长角的后裔。总是似曾相识: 苗族的《枫木歌》,畲族的《盘瓠歌》,云南佤族史诗《司岗里》(岩洞), 瑶族《伏羲兄妹》。如彝族的《梅葛》说,讲洪水后兄妹结婚生下一个葫芦,天神打开葫芦,第一个出来的是汉族,第二个出来的是傣族,以后依次出来彝族、傈僳族、苗族、藏族、白族等。这类葫芦始祖型的创世神话在许多民族中都有。珞巴族神话说,最初天地不分,混沌一团。后来天从中间鼓了起来,逐渐离开了地。天和地结了婚,不久大地便生了9个太阳。才有后羿射日,才有夸父追日。
神话是历史的影子,历史为空,就不会有影子;现实也是历史的影子,历史为空,现实何来?万物生长靠太阳,历史曾有,现实印证。所以,崇拜太阳神,已形成人类共享。
当代终南山百岁之李道医养生修真认为:“跟着太阳走,百岁身无忧。”反过来说,离开太阳神,考古皆无形。
(以下注释可删除)
①阳国胜《华夏共连山》(2010)
②神龙文化传说
③符乐农 钟兴珉《常德太阳山太阳文化浅说》(2017)
④刘尧汉《论中华葫芦文化》(1987)
⑤见《易赞》、《易论》
⑥宝鸡博物馆《宝鸡竹园沟等西周墓发掘报告》(考古1978.5)
⑦ (《山海经●第六●海外南经》)
⑧尹锋《解开奇门遁甲之谜》(2009版)
作者简介: 于试,本名于乾试(退休)72岁,临澧人。中语会中楹联会员、常德屈原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省炎黄学会理事,湖南省展览馆《和鸣》原主编。出有《师道》《四百行业三千对》《七次亲近你》《百花美人诗画配》等著作。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