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社科研究>理论研讨>详细内容

常德安乡习俗

发布时间:2019-11-28 信息来源:社科联 浏览次数: 【字体:

古邑安乡,始多土著,俗尚简朴,民风敦厚。清道光、咸丰之后,屡遭洪泛,桑田沧海,民多逃亡;同治、光绪年间,泥沙淤阜,沧海桑田,移民涌入,风尚各异,杂然相存。新中国建立后,革旧倡新,旧俗多有改变,新风尚雏成相传。

 

生产习俗

古时,兴“丁日”播种,寓吉祥如意,人丁兴旺。后依时令变演成“清明泡种,谷雨下泥”。

古时,栽秧兴击鼓、唱歌。明洪武年间,知县吴申下乡督耕时,即景作《栽秧歌》。

栽秧首日,主家丰备酒菜,宴请本族本家尊长和栽秧帮工,谓“吃栽秧饭”。饭后,由主家或栽秧里手下田扯第一把秧,谓“开秧门”。

扯秧前,先用手向秧苗戽水,左三下,右三下,前三下,谓“赶秧风”,以免手腕中“秧风”红肿疼痛。

机械排灌前,县人用脚踏龙骨水车车水,由一人或二人数数,谓“数水”,从一数到一百,再从一数到一百,或从一百倒数到一,数二百为一歌,或换班歇息,或停车歇息。数水象唱山歌一样,悦耳动听。

立春前栽树,俗语曰:“要想树成林,不让春晓得。”

入冬后,湖主告示渔民,定期相聚,下湖捕鱼,谓“开湖”或“开河”。开湖时,挂红放鞭炮,异常热闹。

鱼民捕鱼,如一地一次性捕鱼数量特多,视为不吉利,即放回一些,谓“放生”。

牛群放牧时,牧童多对歌相娱,方式为一逗一答。答唱不出,即遭嘲讽。对歌情趣横溢,往往对得“太阳落水也不收”。

相传农历四月初八为牛王生日,不役牛,并喂给甜酒、鸡蛋等精饲料,以示庆生。

养猪,不能养五爪猪、梅花猪、锅底猪。买仔猪曰“捉猪伢”,要勤快人捉,捉回后喂一瓢清水,寓勤吃、快长、不挑食。

养猪讲求栏干食饱。俗语曰:“养猪不为巧,只要栏干食饱。”

宰杀牲猪时,要一刀杀死,不能补刀。

养鸡不能养五爪鸡、直腿鸡。

生蛋季节,在鸡窝放一个蛋,俗曰“引窝蛋”,以引鸡多生蛋。

运输船只,般头供祖师灵位,般尾供杨泗菩萨。开航时不能讲话。

开航时不能讲话。

夜行船只,如有鱼跳上船,立即放生并丢钱物祭祀。

服饰习俗

县人极讲究穿戴,尤以青年男女为最,本世纪80年代为甚。其服装、巾帽、鞋袜、首饰的款式、花色等,因时代、性别、年龄、职业和时令、区域的不同而异。本目仅记县城与农村青年男女的服饰习俗。

(一)服装 清咸丰初年,城乡青年男女的服装无多大区别,男有长短之分,女为短装,上装短式,袖窄3寸。同治初年,上装长式,袖阔盈尺。光绪年间,复为咸丰款式。男以青、灰、兰色为主,女喜红、绿相配。民国时期,县城男性公职人员喜着中山装、西装,女性喜着旗袍与裙,乡村仍旧。新中国建立后,服装长短有别,并逐渐改着新式短装,城乡基本一体。60-70年代,城乡青年男女喜着军装。80年代,县城青年男女喜着流行服装,长短相间,花色翻新,乡村青年男女大多亦是。

(二)头饰 清末民国时期,女性戴耳环(富户)。冬季,县城男性喜戴帽,款式杂然相存,乡村男性喜裹长头巾,黑白相间。50年代无多大变化。60年代,乡村男性裹头巾者渐少,戴帽者渐多。60-70年代,城乡男性喜戴军帽。80年代,帽式多样,县城女性遍戴耳环。

(三)脚饰 本世纪50年代前,城乡青年男女均着布鞋,女青年多在鞋面绣花。60年代后,县城男女喜着凉鞋、拖鞋,且着袜,70年代末,乡村男女亦着凉鞋、拖鞋,但一般不着袜。80年代,城乡男女青年喜穿皮鞋,女青年始喜平底鞋,后多着中跟鞋、高跟鞋。

 

饮食习俗

县人以大米为主食,平常一日三餐,农闲季节,农村居民多吃两餐。 饭食,以干饭为主,穷苦人家亦有搭吃一餐稀饭的。

县人主食素菜,辅食荤菜。上世纪70年代前,乌龟、脚鱼、狗肉极少食用。80年代则成为佳肴。佐料,以辣椒、葱、蒜、姜为主。上世纪70年代后,渐添用酱油、味精调味。

用餐时间,一般早餐八九点,中餐午后一二点,晚餐煞黑吃。

宴请宾客,极为铺排,以荤菜为主,极少素菜,少则8碗、10碗,多则12碗、18碗丰满,最忌客人将菜吃完。

平明用餐,不管人多人少,围坐一桌。但宴请宾客时,以前是8人一桌(现在是10人一桌),餐桌的的摆置、客人的就坐、出菜的顺序极为讲究。一般来说,餐桌不对大门,尊客坐上座,头道菜为杂烩,六道菜不出鱼,末道菜为汤。本世纪80年代,城镇多用园桌摆宴,10人一桌,客人不分上席下席,随意就坐。 

时令饮食,有三月初三吃地米菜煮鸡蛋,五月初五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春节打粑粑。俗谓“三月三,蛇出山”,用地米菜煮蛋吃,或者煎粑粑吃,以“塌蛇埯”;吃粽子以吊屈原;粑粑团团圆圆,以贺家人团聚过新年。

 

居住习俗

县人喜分散居住,单家独院,极少连体建房。 房屋以坐北朝南为主,格式以两间(或三间)一偏一横屋见多,极少窗户。

修建房屋,俗谓“人生三件大事”之一,极为讲究。事先请风水德行选择宅基,择准吉日动工。建房期间,不能吵架、打架,不能讲不吉利的话,要和和气气,热热闹闹。上梁果,要抛发饼,唱《撒饼子歌》、《上梁歌》、《赞梁歌》。

 

礼仪习俗

(一)、生诞习俗怀孕,俗谓“有喜了”,举家高兴,看重孕妇,不让孕妇干重活,不让孕妇参与诸如婚嫁、丧葬等“冲喜”的活动。

临产前,不让孕妇回娘家,以免生在娘家,俗语曰:“生不在娘家。” 分娩时,由婆母或接生婆“捡生”,他人不得进入产房,连丈夫也禁于房外。生男生女,不直说。孩子哇哇落地即鸣放鞭炮,以示庆贺。据说不放鞭炮,小孩子长大后胆子小。 

婴儿降生后,其父必须向亲戚“报喜”。岳家的报喜礼物为鸡、肉、蛋、酒、糖,生男备雄鸡,生女备母鸡。其他亲戚的报喜礼物为肉、蛋、酒、糖,每件礼品的数量为偶数,或1斤2两,或2斤。

婴儿降生3天“洗三”,外婆家送来“毛衣”。 婴儿满月后,由娘舅接至家中小住,俗谓“出窝”。出窝时,在婴儿额头点一黑点,返回时则点一红点。 婴儿满一周岁时做“周岁”,俗谓“送大祝米”。亲朋戚友前来祝贺,主家设宴款待,做周岁时,在婴儿面前放置文房四宝、算盘等物什,由婴儿抓,以测前程,谓抓俗称“抓周”。据说婴儿首先抓得什么,长大后就会干什么。 婴儿降生时,如有人呼叫家里人,婴儿就没有奶吃。呼叫者须给产妇送三天饭食,以“送回奶水”。

婴儿出生后,第一个进屋的生人曰“踩生”,主家给踩生者煮“红蛋”吃。据说不这样,婴儿长大后好吃。

 

(二)、婚姻习俗

联婚方式:联婚方式有指腹式、童养式、加亲式、填补式、换亲式、买卖式、自由式等8种。上世纪50年代前以“老表开亲”的加亲式为最,俗语曰:“满山竹子根连根,亲上加亲亲又亲。”老表开亲又以姑舅老表居多。姑之女嫁给舅之子为妻,曰“回门亲”,舅之女如同时嫁给姑之子为妇,曰“扁担亲”。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婚姻法》贯彻实施,老表开亲渐少,至80年代基本无存。 

请媒:旧时联姻,由父母包办,男家看中某家之女,即备礼物请合适人选为媒,俗谓“请媒”。俗语曰“有女千家求”,但亦有女家看中某家之男主动请媒的。 

提亲:媒人受托之后,上女家说合,探视女家的意向,俗谓“提亲”。

合八字:女家表示联姻的意愿后,男女双方即请算命先生合生辰八字,八字合,联姻程序继续进行,不合则中止。

看人家:八字事符后,女家即选定日期,邀集至亲到男家去探视家境与婚姻当事人的相貌、人品,俗谓“看人家”。看人家时,男家热情招待,唯恐看不中。女家如看中人家,但接受男家的款待与馈赠,否则看完就回,婚联就此中断。

发八字:人家看成后,男家即选定黄道吉日与女家交换婚姻当事人的生辰八字,俗谓“发八字”。发八字即表示婚姻已定。发八字时,男女双方均请至亲参加,以示祝贺。

求喜:结婚为人生第一大喜事,男方提出婚期,以求女方许嫁,俗谓“求喜”。 

过门:女家许嫁之后,女婿方可到女家走动,第一次上门谓“过门”。女家热情款待,俗谓“新女婿过门”,唯恐招待不周。

报日:报日即男方将结婚的具体时日呈报女家。报日时,女家讲明嫁妆,提出“水礼”。 

过礼:结婚日子,女单男双,单日为女家正婚日,双日为男家正婚日。男家于女家正婚日的前一天,将水礼、新娘衣物等送至女家,俗谓“过礼”。

迎亲:男家正婚日,由新郎、媒人率迎亲人员到女家迎娶新娘,俗谓“迎亲”。迎亲时,由一人携带鞭炮、糖果、香烟等物先至女家,俗曰“跑报名书”。女家于迎新人员来到之前紧闭大门,跑报名书的人如被关在门外,即朝屋内放鞭炮,丢香烟、糖果,直至门开。

送亲:陪送新娘出嫁曰“送亲”。送亲人谓“亲家”,新娘的长辈谓“老亲家”,亲娘的同辈和晚辈谓“少亲家”。“亲家”为大,男方须请对等人员相陪,俗谓“陪亲家”。亲家返回时,男家要馈送礼物,俗曰“打发”。亲家动身时,男家鸣放鞭炮,俗曰“赶亲家”。

拜堂:新娘进门后,要举行婚礼,俗谓“拜堂”, 闹房:新婚之夜,亲戚朋友,不分长幼,于新房内逗乐新郎新娘,俗谓“闹房”。闹房时,各尽其兴,新郎新娘羞于闹于乐于闹。 

陪十弟兄:男家在正婚日的先天晚上,备10碗酒菜一桌,邀请9名未婚青年男子伴陪新郎,俗曰“陪十弟兄”。

陪十姊妹:女家的正婚日的晚上,备10碗酒菜一桌,邀请9名未婚 青年女子伴陪新娘,俗曰“俗十姊妹”。

 

(三)、寿辰习俗

男女老少,每逢生日必庆贺。长辈生日,子女携礼品前往祝贺,主家酒宴相待。晚辈生日,长辈亦表祝贺,或送一礼品,或添食佳肴。

小孩兴做“十岁”,青年兴做“三十六岁”,均曰“做生”。男女50岁后“做生”曰“做寿”,男做进,女做满。做寿时,大宴宾客,鸣放鞭炮。

旧时做寿时,寿星端坐高堂,晚辈三拜九叩,曰“拜寿”。

寿宴一般在上午开席,前往做寿的宾客,需在上午赶到。

 

(四)、丧葬习俗

据旧县志载,安乡自建县以来;丧俗葬制单一,葬法为土葬,葬式为墓葬,葬具为棺木,葬制为单身葬。大姓旺族设有墓地,余皆散葬。就人生礼仪来说,丧葬的仪式规制因死者的辈分、年龄而别。享年60岁以上的男女俗称“老父老母”,病、老而死谓“白喜事”。葬事极为讲究。因其繁琐,且多具有封建礼教与宗教迷信色彩,仅择要记之。

1、送终:养老送终谓第一大孝事。病人垂危之际,儿孙守护于前,静待仙逝。病人一死,儿孙即长跑床前,焚烧“落气纸”(3斤6两),全家举衰。继而死者净身整容,穿戴寿衣、寿鞋、寿帽,下塌,点长命灯,鸣炮发丧。

2、报丧:人死之后,孝子随即向新友报丧,即报告死讯、丧期、葬期等有关事宜。孝子登门报丧时,身穿孝服,或头戴孝帽,着草鞋,不遮天,于门外跑叩相告。

3、入殓:俗谓“装棺”、“进棺”。发丧之后,亲友纷纷前来吊唁,待死者的至亲好友到齐之后,即行入殓仪式。入殓时,先将纸灰均匀撒在棺底,铺上“盖尸被”,再将死者挹入棺内,按迎卧睡式放置,盖上“盖尸被”,解开“绊脚线”,揭除“盖脸纸”,塞紧四周,然后斜盖棺材盖。 

4、封棺:出殡前,道士擎幡引孝眷绕棺三周,盖棺,封子口,钉子母钉。俗谓此时为生离死别之时,丧眷大恸,嚎丧不止,满堂悲凄。

5、出殡:俗谓“出葬”、“出柩”。启灵时,孝子杠幡抱灵,跪于稻场(门前坪地),丧夫用丧绳托起棺材,一声吆嗬,三进三退,抬至稻场,停于长凳之上,绑扎龙杠,丧家鸣放鞭炮,向外打扫灵堂。出殡队伍按序排列,一般是扛幡抱灵孝子、灵柩、孝子、其他孝眷、鼓乐班子、送葬亲友。出殡途中,鸣放鞭炮,抛丢钱纸(俗称丢买路钱)。中途歇息日“落马”,孝子跪拜。柩至墓地,绕穴三周,随即安葬。葬毕,孝子沿出殡路线返回,安置灵位,俗谓“安灵”。至此,丧事结束。

6、吊唁:俗谓“作吊”。凭吊亲友先放鞭炮,后吊唁死者,长辈看视,平辈作揖,晚辈跪拜,孝子陪吊。

7、超度:俗谓“做道场”、“做法事”。人死之后,孝子即请道士设置灵堂,超度亡灵。“法事”一般有迎神、开路、设灵、开生方、破地狱等。“法事”一般做1-7天不等,也有做“七七四十九天”的。

8、守孝:死者安葬之后,孝子要居丧,俗谓“守孝”。一般守“五七”(35天),做完“五七”为止。也有守一年的,做完“周年”结束。守孝期间,孝子不能艳装,不能饮宴,不能娱乐,以至不能外出。

 

(编辑:雷春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