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临澧县“城内八景”和“城外八景”之说
明朝从公元1368年灭元到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止,历276年。清朝从公元1644年,到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孙中山取消帝制时止,历267年。临澧县一直流传有“城内八景”和“城外八景”之说。
城内“八景”
1、飞磐石声。明初天启元年,据传有石磐飞至真武庙。到清朝乾隆40年时县城重修学宫,农历5月中旬夜晚,石磐忽然再次飞到学宫前面,叩之有声,磐音宏亮,可大可小,悠扬清脆,远近闻名,人们遂将置架悬于学宫古钟侧旁,为之一景。
2、绣水玉带。有条溪流河水,自佘市马鞍山、从西面入城,从东面而出进入道水,波流潆洄,漩绕如带、当时知县徐胜取名为“玉带水映”,后人加以修饰,又曰“绣水玉带”,此带九弯十曲,两岸商铺林立,商贾游人往来、吊楼、码头层出,秀水为城内一景。
3、泮池夜皎。城内学宫前有一外泮水池,面积2亩有余,澄波见底,每遇月夜、水月相涵、波光粼粼,月射寒江,时有古筝琴声、尘氛尽涤,夜静人寂、蟋蟀鸣叫,水池映照,街道灯光暗闪,似进仙境。令人心旷神怡、清新怡人。此为城内一景。
4、奎搂照熙。县城东门文昌阁前,有座著名的奎星楼。后人亦称“八方楼”。楼体形状巍峨英雄,楼身高大,四周绿阴环绕、八角风铃悠悠、旭日东升,人们登楼观景,四顾眺望,如临春台,远山近水,全收眼底。大有神仙羽人文情在握之感,实为一景。
5、书田春馌。城内西斋署旁,有田数亩、乃训导唐庭琇捐置公产、招人租种之地。每年阳春三月,男耕女馌、丈夫在田耕种,妻子挎篮给丈夫送饭,真是一幅“夫唱妇随、男耕女和”的温馨画图,此为城内一景,很值一观。
6、署柳夏凉。城内西斋署前,有古柳一株,为训导凌莹所植。此柳叶密枝繁,高数十丈,柔条似美女展姿,临风枭枭。夏天烈日炎炎、而此处十分阴凉。人们多在此席地品茶、闲聊避暑。此为城内一景。
7、灵桂秋芳。城内雕樑画柱十分雄伟的文昌阁前,有丹桂二株,秋季吐芳、香飘十里。两株桂树,东主文科、西主武科,若似两秀、一文一武,文武并立,堪为城内一景。
8、仙桥冬洁。城内南门之内一桥,原名柏家桥,后名“迎龙桥”,相传有仙人卧此,世以隆冬寒天大雪在此立即融化且桥地十分清洁干净为异。故曰“有仙卧此”、“仙桥冬洁”。
城外“八景”
(城外八景分布在县城外各地,清《安福县志》有绘图记载)
1、墨山耸翠。县城外东边有石墨山,今柏枝乡石墨村境内,相传晋朝车武子读书于此。石墨山形高耸,草木苍然如荠,有时含烟带雨,滴翠浮青,郁郁葱葱,气象万千。自远望之,神似一幅泼墨画卷。文情烟雨人物并茂于此。为城外一景。
2、道水拖蓝。道水自佘市而来,绕县城出道口,曲折数十里、波流清澈,平拖如练。两岸树景山光,交相辉映,沄沄然作蔚蓝色,打桨水中流舟,大有水中飘泊拖蓝,城内城外水游而潇湘无胜之感。
3、看花芳岭。县城东边今望城乡看花村境内,相传战国后期楚大夫宋玉常看花读书于此,山上野卉争艳,清香扑鼻,游人往来寻芳,披红挂翠,不胜香草美人之慕、达官显贵闻名此处花卉绚丽奇香,往来如梭。实为城外一景。
4、峨句平台。县城北部九里乡伏牛山畔,有唐时著名诗人李群玉读书之台,李群玉以诗闻名唐朝,峨句平台乃徜徉吟啸之处,后世至今,常有好古能诗之士竞相效仿,往往登高作赋。觞咏流连,听峨句之声、传承继续、文气冲天,邑地文章一举常胜矣,堪称一景。
5、古老危峰。古老山脉,在今修梅乡境内。北饮澧水,南望县城、危峰耸立,层峦叠嶂。登高俯视诸峰,俨如菩萨罗列。时而碧空、晴天万里。时而烟雨迷蒙、须眉不露。登山北眺,令人肃然而生仰止之情,此为一景。
6、观音幻迹。县城以北山上有石曰观音岩,年长月久,多成石像,巧似碉镂,世人均以此为佛法显灵。此石像色变万千。个个栩栩如生,加上此地山虚水深、万簌萧萧、沓无人踪,唯有石像鹤立,幽绝之地盛盖天下。
7、楚城夕照。在县城外东面,即旧时宋玉城。楚城经千年风月涤荡,已是残垣断壁,野草荒芜,夕阳惨淡、孤坟荒塚、沓无人迹,如有徘徊凭吊、风景萧然,《贾谊宅诗》云:“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无论何人在此,大有一番宋玉悲秋、情绪十分悲凉的惆怅感叹之怀。
8、汉垒秋风。于县城外之东烽火、柏枝乡境内的将军山,营驻山、担粮山内,相传汉初大谋士张良、陈平、纪信等在此营垒。每遇秋风震响,山谷皆鸣、八公山草木皆兵,云飞石碰,天昏地转,而得刘邦回家乡故土,猛士仗剑《大风歌》声。
可惜:官亭的官亭塔、天星的韩家洞、硪井的黎家洞、青龙的观音洞、彭市的龙庭寺、柏枝的药山寺、青山的崖墓群、九里的楚墓群、合口的楚国忠臣 “食禄避乱非忠臣,定国杀父非孝子”的申鸣城遗址、新安的天帝宫、万寿宫、字藏塔、九溪卫、佘市的佘市桥、停弦的停弦渡、望城的宋玉墓、放舟湖、太浮山、刻木山的景色、杉板的牛头山、杨板的仙女庙、县城的蒋家花院,还有20几个重要景点古人没有写进去。(作者翟振宇)
翟翟(())振宇振宇翟振宇
(编辑:雷春嫍)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