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常德街巷史话
古城常德历史悠久,日新月异。据史志文献记载,秦昭王二十九年,即周赧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军攻打楚国,一举占领楚之黔中郡(郡治在今常德城)。随后命令副将张若留守黔中,张若便在今之常德城东筑城拒楚,史称“张若城”。此后二千余年,常德城一直作为郡、州、府、路、军、署、市或县的治所,历经修葺,规模逐渐扩大,街巷逐步增多。明代以前载籍无考,现在只知道明清以来的情况。
据明《嘉靖常德府志》记载,嘉靖乙未年间(1535),常德城区(不含德山、武陵镇,下同)设有十四坊(坊是街巷的通称),即:“珠履坊——府前大街,由下南门出河街”。据传今武陵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曾为战国时期楚国令尹(宰相)春申君的宅第,他“养士三千,皆蹑珠履”(镶有珠宝的鞋子),常德人民非常怀念他,特地把今民主街、下南门至河街称为“珠履坊”。“庆丰坊——府西大街,上南门由清平门出及新街”(明弘治十年,因修建荣庄王府第,工部郎中陈珂拆迁民房新修此街,故名)。庆丰坊又名丹桂坊。明永乐辛卯年间(1411),武陵人奂忠应试中举,出任安徽宿州同知(知州的副手),他心系乡梓,在府西大街捐建了一个预备仓,每逢丹桂飘香的季节,预备仓便堆满了稻谷。武陵人民为了感谢他,在庆丰仓旁为他修了一座大牌坊,取名丹桂坊,又名庆丰坊。此地后来就叫“庆丰坊”。“绣衣坊——府北大街,出北门街”。此街系明朝监察御史陈策的旧居,他是明朝内阁首辅杨嗣昌四世祖杨瑛的内侄,字廷献,明成化丁未(1487)进士,历任江苏宜兴知县、监察御史、广西与贵州按察史。弘治甲子年(1504)奉命主考河南乡试,科场纪律严明,选才不拘一格,中举者多有真才实学,世人无不称道。其子陈大韶、其孙陈祿都先后中举,祖孙三代被誉为“锦绣之士”、“青骢之马”,邑人为其修建了“绣衣骢马坊”。此地后来就叫“绣衣坊”。“宣化坊——府东大街,出东门街”。“宣化”即“宣导德化”之意。因东门临近德山,德山是远古时期的高士善卷隐居之地,是我国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人们希望广布善德,故名“宣化坊”。“振肃坊——按察分司左”。“按察分司”是主管监察与司法的官署,人们希望振肃法纪、执法公正,故名“振肃坊”。“激扬坊——分司右”。人们希望按察分司激浊扬清、祛邪扶正,故名“激扬坊”。“楚西名郡坊——府前”。明嘉靖十六年(1537),常德知府陆垹改建府署衙门时,拆去谯楼大门,新建棹楔一座,并题赠了“楚西名郡”匾额一块,此后,人们就把府前大街(府坪街)称做“楚西名郡坊”。“承流坊——县门街左”。“承流”是承传清流之意,旧时把负有时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称为“清流”。“泮宫坊——府学街口”。府学在今之育英小学附近,“泮宫”即古代之学校,古人称生员(秀才)入学为入泮,故将府学街口称为“泮宫坊”。“儒林坊——武陵县学东”。武陵县学在云程巷以北约一里处,即今之大兴街左侧,位于古城之西门。西门是儒学聚集之地,从这里起步而后考上举人、进士再走上仕途者不胜枚举。如宋朝的柳拱辰一家出了五个进士,后来都成了朝廷的命官,人称“五柳”(柳中、柳应辰、柳猷、柳平),其家都在城西白马湖青林村(今文理学院内)。杨嗣昌、龙膺、陈洪谟三大家族出了几十个进士和举人,下自县官,上至宰相(内阁首辅),跻身仕版者多达百余人,他们都住在大西门一带。丁玲的外祖父余泽春(又名余鹗,鼎城区长茅岭乡官坊湾村余家冲人),其家族聚居杨家牌坊,名为“余太守第”。余泽春和长子余用久都是拔贡,分别担任过云南大理、楚雄知府和华平知县。余泽春的侄子余嵩庆、侄孙余伯琳(字佑铨)、余嘉锡都是举人。余嵩庆光绪丙子年(1876)还考上了进士,历任户部主事、河南偃师与商丘知县、云南普洱知府。余伯琳历任云南宣威知州、普洱知府。余嘉锡曾任清末文选司主事、民国时期北京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是我国著名的目录学家。明清时代常德的西门堪称“儒士之林”,故名“儒林坊”。“迎恩坊——府河驿前”。府河驿在东城下石柜西头,靠近“递运所”,当时是上级官员或文书由水路至常德的必经之所,人们希望他们给常德带来恩泽,故名“迎恩坊”。“元戎坊”和“都帅坊”都在“总兵府前”,即今之卫门口附近。明成化年间,曾在此地设总兵府(后移镇长沙),城防将士均驻此地,故名。“壮国坊——常德卫前”。明洪武八年(1375)设“常德卫”,与澧州府等为同一防区,最高长官为指挥使。人们希望“常德卫”能够真正壮国威、保家乡,故名“壮国坊”。
除上述十四坊之外,明代城区的街巷还有:“大街——东门起抵清平门”(大西门)。即今之人民路。“十字街——府西”。即现在邮电局附近的十字街。“上十字街——上南门”。“下十字街——下南门”。“县街——府西近城”。“河街——南门外,临江”。“新街——府西”。“仓口街——府西”。“仓口”即前述邑人奂忠捐建的“庆丰仓”街口。“后街——府北”。“马路街——西门外”。“北门街——由门抵七里桥”。“落路口——清平门外七里”。“高三(山)街——府东”。“梳子巷”、“关王庙巷”在“府西”。“熟米巷”、“贺八巷”在“东门外”。“贾家巷——北门外”。“新陂巷——东门外十里”。以上就是明《嘉靖常德府志》所记载的常德城区的主要街巷。
据清《嘉庆常德府志》记载,嘉庆年间(1796~1820),常德城区由原来的十四坊合并为四坊,即“珠履坊——府治前,由大街出下南门,河街俱是”。“庆丰坊——府治西,由大街出西门,又自上南门至小西门外”。“宣化坊——府治东,由大街出东门,至迎春门外”(迎春门在今市水利局附近)。“绣衣坊——府治北,由大街出北门,至启轩门外”(启轩门在今贾家巷附近)。街巷的变化更大,从《清嘉庆十八年(1813)常德府城示意图》来看,增加的街巷主要有:半边街、沙河、沙湾、籴米街、水巷口、仁智桥、驿码头、木码头、小码头、大码头、上铺街(亦名一铺街)、二铺街、三铺街、四铺街、五铺街、打铁街、姻缘桥、三闾港、兴隆街、乔家巷、黄土坑、蔡家堰、果行泉、白果树、水星巷、中仁街、中衙街、千前巷、衣服巷、近圣巷、百顺巷(街)、三板桥、长巷子、方家巷、鸳鸯桥、岩探花、银房巷、鸡鹅巷、丝瓜井、四眼井、箭道街、卫门口、小西门、云程巷、金家巷、葫芦口、笔架城、铁家桥、鲁家巷、大西门、清平街、栗子林等。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城区四坊未变,街巷略有变化。据清《同治武陵县志府城图》标示,此时增加了永安街、东湖巷、观音巷等。壮国坊更名为护国巷,岩探花更名为石探花,千乾巷更名为乾前巷。
民国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前夕,城区的街巷又有较大的变化。据《常德抗日守城战城垣街巷作战图》所载,新增的街巷有:回回街、百子巷、西围墙、东围墙、太平巷、南南街、汉寿街、常清街、沅清街、临沅街、法院东街、法院西街、北门正街、土桥街、北门外正街、皂角巷、皇经台、县正街、忠岳街、骅街口、双忠街、育婴街、万寿街、西堤街、太古码头、官码头等。骡马店析为上、下两店,并将“店”改为“甸”。东湖巷分为上、中、下三巷。“石探花”更名为“探花街”。据民国25年(1936)常德县政府绘制的《常德实测户图》记载,当时城区共有大街小巷169条,总长33190米,总面积为161467.5平方米。城区居民约4万人,人均道路面积为4平方米。最宽的街道是府坪街和长寿街(今市一医院门前),宽约10米左右。其余一般街道宽3~5米,小街小巷宽1~2米。
令人痛惜的是: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人有鉴城垣多无法凭借,敌至即破,而敌人每占一城,则成‘金城汤池’,虽施十倍于敌之兵力,亦无法攻克,于是以为城垣只能供优势武器之敌人利用,不如拆毁,以免资敌。此议一起,一唱百和,由华北而华中。常德在民国二十七年(1938)冬也拆毁了,在西门经北门以迄东门,城垣全毁,笔架城一段,则完整无缺。此次常德守城战,以城垣被毁,守军吃亏不小······”(见黄潮如《常德守城战纪实》)。就在1943年冬,日寇侵犯常德,飞机在天上狂轰滥炸,日军在地上放火烧屋,把常德城变成了一片废墟。抗战胜利以后,市民重建家园,因种种原因,战前的一些小街小巷有的合并了,有的改变了走向,数量大为减少。1949年常德解放时,城区只有大小街道79条,总长27594米,总面积127930平方米。从1950年起,新成立的常德市人民政府着手改造和扩建旧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58~1980年,城区街道的建设和发展出现了第一次飞跃。人民路、建设路、青年路、和平街、高山街、汉寿街、北正街和朝阳街等主要街道,都是在这一时期改建、扩建或新建的。一般街道由解放前的4~10米宽,扩建为20~28米宽。到1980年,常德城区共有大街小巷89条,总长52000多米。人口超过20万。1981~1999年,城区的街道建设与发展又出现了第二次飞跃。1988年,共有街巷102条,总长55000多米,总面积464504平方米。特别是常德撤区建市以后,城市建设发展更快。1992年,共有大小街道122条,总长92000多米。到1999年底,又发展到151条,总长度近300公里,总面积约410万平方米,人均街道面积约8平方米。一般街道都已扩建为30~60米。其中,洞庭大道长7000多米,宽60米,成为横贯城区东西的大动脉,被誉为湖南的“样板街”、“文明示范街”和“全省绿化最美一条街”。武陵大道长5000多米,宽60米,成为纵穿城区南北的主干道。这两条纵横交错的大马路,构成了城区“十”字形街道的基本骨架。全城的街道形状,由1949年的“一横三纵”(一横:东门至大西门的大街。三纵:下南门至汉寿街;上南门至大兴街;大高山街)变成1988年的“二横三纵”(二横:人民路、建设路。三纵:武陵路、鼎城路、朝阳路)再发展为1999年的“九横十二纵”(九横:沅安路、人民路、建设路、青年东路、育才路、洞庭大道、滨湖路、柳叶路、紫菱路。十二纵:新安路、启明路、三闾路、朗州路、武陵大道、常蒿路与朝阳路、皂果路、龙港路、芙蓉路、沿湖路、长庚路、金丹路)。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区街巷的格局,前后对比,真有天壤之别!到2001年,江北城区已有宽阔平坦的主街道170多条;城区道路总面积达421.68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2.37平方米;城区绿地面积1573公顷,绿地率为32.5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92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1798.43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7.25%;人口超过50万;建有公园、花园、绿地、广场100多处;新建了利民、建民、锦都、紫兰居、九重天、绿岛等居民住宅小区20多个;城区房屋由过去的1~2层提高到6~8层,最高的达20多层;人均住房面积由1990年的6.3平方米提高到2005年的11平方米左右。特别是1999年7月1日,全省第一条商业步行街在常德建成,全长560米,宽30米。2004年又建成金钻广场,与步行街连为一体。沿街建有商业大楼20余座,其中,“春天百货”与“新一佳”是最大的商场。整个步行街共有门面2000多个,营业面积20多万平方米,日均人流量达10万人次,日均营业额超过100万元。新建的沅安路全长2.94公里,拆迁居民1700多户,拆迁房屋面积达16万多平方米,投资3个亿。新建的火车站广场占地面积达7.8万平方米,是前苏联莫斯科红场的两倍多。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沿江防洪大堤(常德诗墙)一线,从东到西,依次修建了排云阁、春申阁、武陵阁和渔父阁四大标志性建筑,成为城区街道建设的一个亮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四阁已逐步演变为街道名,均有公交车直达。排云阁:共3层,高15米多,建筑面积346平方米,造价112.7万元,1995年建成。阁名取自唐代朗州司马刘禹锡《秋词二首》的第一首。诗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天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全诗的意思是:自古以来,人们遇到草木凋零的秋天,无不产生悲伤的情绪。“我”虽然被贬到偏远的常德当一个有职无权的小官,但决不悲观消沉。我倒觉得这里的秋天胜过了春天。你看!那万里无云的晴空,一只白鹤展翅翱翔,排云直上。当你看到这豪迈壮丽的景象,一定会激起满腔的诗情,随着振翅高飞的白鹤,冲上碧霞满天的云霄。诗中充满了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排云阁就是这种精神的象征。春申阁:共4层,高20多米,建筑面积1579平方米,造价308万元,1996年建成。为纪念楚国令尹(相当于后来的宰相)春申君而建。南宋祝穆所纂《方舆胜览》、明代廖用贤所著《尚友录》、《大明一统志》、清《嘉庆常德府志》、清《同治武陵县志》都说他是黔中人或武陵人,证据较为充分。武陵阁:共7层,高36.3米,建筑面积7398平方米,造价1500万元,1998年建成,号称“常德的******************”。阁名取自常德的旧名“武陵”。据《后汉书》记载,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武陵郡。隋开皇九年(589)改武陵郡为朗州,并临沅、汉寿、沅南三县为武陵县,以后一直沿用此名,直到民国二年(1913)才改称常德县,可见武陵历史悠久,取名“武陵阁”名副其实。渔父阁:共4层,高19.8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造价280万元,1999年建成。为纪念民主主义革命家宋教仁而建。宋教仁字得尊,号敦初(钝初、遁初),笔名渔父。桃源县人。在常德读书时就萌发了反清爱国思想。先后与黄兴、陈其美、刘复基、蒋翊武等人多次组织反清起义,并积极协助孙中山创建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民国成立后任法制局局长,后又任农林总长。为了反对袁世凯称帝,他提议并主持将同盟会改组为中国******************,并受孙中山委托,担任代理理事长。1913年3月20日,被袁世凯派遣的特务杀害于上海火车站。孙中山赞扬他是“为宪法流血的第一人”。常德城西的渔父中学(今市五中)也是为纪念他而创办的。
综观古城常德的街巷,其名称来源大致可分六类:民间传说、历史掌故、缅怀纪念、寓意寄情、事物(建筑物)转化、因地而名。它们各具特色,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常德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兹将部分街巷名称的来历和简况缕述如下:
三闾港:清《嘉庆常德府志》载:“三闾港,府(署)东二里,昔屈原游此,故名。”港在今三闾小学附近。中国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第二次流放沅湘时经过常德,在城东住了较长一段时间,并经常到附近的一条港里去钓鱼。他自沉汨罗江后,常德人民为了纪念他,就把那条港取名三闾港。以后又在东门外油纸码头附近建了一座三闾祠(又名“屈平祠”、“屈原祠”),并在南湣出口处沅江边上建了一个招屈亭。三闾港上本来没有桥,原为一小渡口。1969年,因战备需要建了一个小木桥。1975年拆除木桥后重建钢筋混凝土桥,1976年7月竣工。1985年,因城区向东北郊扩展,又在原址新建了一座气势宏伟的钢筋混凝土剪支梁桥,全长90米,宽26米,跨径25米,比原钢筋混凝土桥扩大了三倍。1986年4月27日竣工,市民称之为“战备桥”。以后正式命名为三闾桥,与新建的三闾路相通。附近还有三闾巷和三闾小区。都是为纪念三闾大夫屈原而命名。
姻缘桥:原在三闾港附近。相传明朝时城北荣王寺有个和尚与三闾港的一个寡妇通奸,寡妇的儿子非常孝顺母亲,见和尚每天摸水过河,很不方便,就在三闾港附近修了一座桥。从此以后,和尚就再也不用摸水了。人们便把这座桥叫做“姻缘桥”,把这条河称作“姻缘河”。寡妇死了以后,和尚到他家里来吊孝,儿子把他杀死了,并立即到县衙去自首。县官问他:“老母亲在世时,你专门为他修桥,现在他来吊孝,你为什么又要杀死他?”儿子回答说:“母在顺母意,母死报父仇。”县官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免了他的死罪。
罗卜港:清《嘉庆常德府志》记载:“罗卜港,府(署)东五里,相传傅罗卜孝传里闾,故崇孝港、罗卜港皆以此名。”港在今新安路常德市皮鞋厂附近。傅罗卜即目连,亦名目犍连,系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相传其母死后投入饿鬼狱中,他以十方威神之力得以入狱,救出其母。唐代说唱文学《目连变文》称,目连自道身世:“号曰罗卜”。常德民间传其姓傅,名罗卜。是著名的大孝子,家财万贯,乐善好施,“上自罗卜港,下至庆寿寺,袤延九十余里,皆有田庄”(见唐祚培《武陵志稿》)。他原住今鼎城区韩公渡镇崇河村(后为彰显其孝道而更名崇孝港),“今街为崇孝街,街东二里许地名傅子岗,为孝子葬母处,石塔犹存,士人呼为傅母墓”(清《嘉庆常德府志》)。由此可见,罗卜港和崇孝港都是为纪念孝子傅罗卜而命名,并非“因境内一港,呈萝卜状,故名”(见原《湖南省常德市地名录》),“萝卜港”应写作“罗卜港”。
白马湖:明《嘉靖常德府志》载:“白蟒湖,府(署)西七里,相传有蟒出于此。俗名白马湖。”在今湖南文理学院内。唐代诗人刘禹锡被贬朗州司马期间,曾写有著名诗歌《采菱行》,诗前小序说:“武陵俗食芰菱。岁秋矣,有女郎盛游于(白)马湖,‘薄言采之’,归以御客。古有〈〈采菱曲〉〉,罕传其词,故赋之,以俟采风者。”这段小序把武陵采菱的风俗习惯和他创作此诗的缘起写得一清二楚。诗的开头两句就是:“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鸳翔。”一幅秋日采菱的水乡风光图跃然纸上。宋朝的柳拱辰在白马湖建有“归老桥”,不过是一座小小的木桥罢了,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为其撰有〈〈归老桥记〉〉而闻名于世。如今,白马湖上已建起常德城区第一大桥——白马湖大桥,全长76米,宽45米,共灌注砼10000立方米,耗用钢筋900余吨,其中使用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261束,每束的张应力达140吨。此桥的建成,不仅使南接洞庭大道、北连207国道的皂果路全线贯通,而且给白马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常德城六门:自周赧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8)秦将张若在常德筑城以来,历经后唐副将沈如常、宋元丰将作监主簿李湜、宋景定宣抚使韩宣与吕文德、元至顺常德郡守纳璘不花、元延佑常德路郡监哈珊、明成化常德总制胡汝等人屡次修缮,城门由少而多、由低而高、由土而砖,逐渐完备而壮阔。据明《嘉靖常德府志》记载:“洪武六年(1373)常德卫指挥孙德,再辟旧基,叠以砖石,覆以串楼,作六门,浚濠池而制始备。城高二丈五尺,周回一千七百三十三丈,约九里十三步。串楼一千五百八十三间。警铺一百五十七所,今杀(收束)其半。雉堞三千二百四十八垛。门六:东曰朝阳,有月城(一城二门),池广一十丈,深一丈五尺;西曰清平、曰小西,池广一十丈,深一丈五尺;南曰上南、曰下南,上南滨大江,下南池广一丈,深一丈;北曰拱辰,有月城,池广一十三丈,深一丈五尺。”这段史料清楚地告诉我们,常德城六门自明洪武六年就已建成,当时的名称,“东曰朝阳”,因太阳从东方升起,故名;“西曰清平、曰小西”,即大西门叫“清平门”,意谓清吉太平,西北门叫“小西门”;“南曰上南、曰下南”,即南门有两座城门,从东到西按地理位置分别命名为下南门、上南门;“北曰拱辰”,为纪念柳拱辰而命名。以上六门是明洪武始建时的名称。据清《嘉庆常德府志》记载,清代时的六门已改为:“东曰永安,上南曰神鼎,下南曰临沅,正西曰清平,西北曰常武,北曰拱辰”。“永安”与今之“沅安”有相同之意,人们希望沅水不再泛滥,永保平安。“神鼎”取自《沅川记》:“沅川水名鼎口,昔有神鼎出乎其间”,鼎口即渐水,又名鼎水,相传水中有神鼎出没,故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朗州为鼎州。“常武”取自《诗经·大雅》中的《常武》篇:“有常德以立武事”,唐代孔颖达注释曰:“言命遣将帅修戒兵戎,无所暴虐,民得就业,此事可常以为法。”意谓止息战争,创造和平。“武”的本意就是“止戈”,“常武”即“常安”。当时常德的西北门(小西门)正是兵戎集结之地,卫门口、骅街口、校场坪、箭道街等都在这一带,故人们把小西门称为“常武门”,即“常安门”。
丝瓜井:位于今城北丝瓜井居委会内,因民间传说而得名。约有三种传说:(1)相传明朝时常德城内有一劣绅,名叫钟老骚(梢),他的儿子钟歹(殆),是个游手好闲的恶棍。有一天,他看见一个乡下的小女孩挑一担丝瓜到城里来卖,便嘻皮笑脸地对她说:“小姑娘,我骅有的是钱,你不要卖丝瓜了,陪我到茶馆里喝茶去吧!”。小女孩根本不理他,只顾往前走。钟歹拦住她,恶狠狠地说:“你不陪我喝茶,我就要你交税钱。你这担丝瓜至少也有百把斤。”小女孩斗他不过,只好向他求情。过路的人都同情小女孩,也出面帮她说话。钟歹见人多势众,只好自打圆场,假惺惺地说:“好吧,我看在众人的面上,只要你交二十斤丝瓜的税钱算了。”钟歹借口要小女孩去交税,把她带到家里奸污了。小女孩感到无脸见人,就跳进屋里的水井自杀了。自此以后,钟歹家里天天闹鬼,全家人吓得魂不附体。没过多久,劣绅两父子就患病死了,活着的人也被迫搬家,只留下一栋空房子。时隔不久,一个自称不怕鬼的人前来捉鬼,他走到屋里的那口井边,看见井里有一条丝瓜,连忙用东西去捞,但怎么也捞不上来。一到晚上,井里的丝瓜就发出怪叫声。原来,那条丝瓜就是小女孩投的胎。后来观音老母把她的魂魄收上了天,变成了一个小仙女。从此以后,人们就把那口井叫做丝瓜井。(2)刘海与胡大姐成亲以后,刘海的师傅(四罗汉的化身)因不懂人间世故而对他俩的婚姻不满,想方设法要拆散他们。有一天,四罗汉假装肚子痛,七呕八呕,呕出一颗圆宝珠。他叫刘海吞下,刘海再三拒绝,在他的威逼下只好吞了下去。不料很快便成了仙。胡大姐担心自己再也不能和刘海做夫妻了,就追问刘海:“是谁使你成仙的?”刘海直话直说,把成仙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胡大姐听了非常气愤,下决心要报复他师傅,果断地说:“你师傅是个妖道,不通人性,你赶快把他杀掉。不然,你也活不成了。”刘海听了吓得浑身发抖,结结巴巴地说:“那······那我怎么办呢?”胡大姐说:“你趁他毫无防备的时候把他杀死,用斧头劈开他的脑壳,里面有三个方孔金钱,你就用这三个金钱到井里去钓蟾蜍,为百姓解难”(相传井中有蟾蜍作怪,每到晚上就口吐白气,直冲云霄,百姓惊恐,不得安宁)。刘海照她说的做了,可是不仅没有钓到蟾蜍,反而把三个金钱也掉到井底去了。刘海因钓不到蟾蜍而未成仙,终于和胡大姐成了永久的夫妻,后来都到蓬莱仙境享福去了。但谁都没有想到,掉到井里的那三个金钱却变成了三条金丝瓜。据传后来有一个外国人来到常德,把那三条金丝瓜盗走了,从今以后井里再也看不到丝瓜了。(3)相传刘海看到百姓面对井中的蟾蜍无可奈何,想方设法把它钓起来了,人们从此安宁下来,刘海也因此而成了仙。清朝时有人在井旁建了一个“蟾泉寺”,寺内供奉有刘海的塑像,以示纪念。于是,人们就把这口井称为“丝瓜井”。说也奇怪,以后人们到这里提水,无论是井里、瓢里、桶里、缸里、碗里都有三条金丝瓜。“丝瓜井”一名由此而来。此井所在的巷子就叫丝瓜井巷。
四眼井:在今箭道街(清朝时为提标前营跑马射箭处,故名)旁。相传始建于西汉初年。井壁由青石块砌成,井口覆盖着一块大石板,石板上凿了四个圆眼,每个眼里都可以取水,一口井好象变成了四口井,故名“四眼井”。相传井内刻有“张飞重建”四个字。1998年冬,城区扩建街道时此井被堵塞。1999年6月,中共常德市委书记吴定宪来此巡视时,听到市民反映后随即重修,于10月底竣工。此井所在的巷子称为“四眼巷”。
水星楼:据清《嘉庆常德府志》、清《同治武陵县志》记载,
此楼始建于清代以前,位于今清真第一春西侧水星巷内。水星巷原名天居巷,因建了水星楼而更名水星巷,文革中改名红专巷。水星楼曾在兵燹中被毁。清康熙七年(1668),常德知府胡向华拆除府署(今武陵区委、区政府院内)谯楼“仍即本基”(水星巷)重建,并铸了一口大钟,亲撰《水星楼钟记》的铭文,流传至今。清嘉庆十六年(1811),因年久失修,楼宇朽毁,常德知府应先烈再次重建,为五梃三层木楼,比旧制更为壮阔。楼名取“以水克火”之意,希望能镇住火灾。常德会战时,******************五十七师一七一团机枪排以此为据点,用炮火封锁沅江水域,成为日军攻击的首选目标。1943年11月25日凌晨,日军从南站强渡沅江,用大炮、机枪、毒气对准水星楼猛烈轰击,掩护其渡江部队向水星楼强行登陆。五十七师一个机枪排和一个步兵排的战士,同登陆的日军展开了英勇的肉搏战,全部壮烈牺牲。当水星楼即将倒塌时,守楼战士撞响了最后的钟声,并高呼“中国万岁!”的口号,表现了中华民族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水星楼也因此而名震中外。关于水星楼的来历,旧时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水星楼有一口用丝线吊起的大钟,或起火或涨水它都能准确地预报,人们都说这是一口宝钟。不久以后,有一个算命先生住进了水星楼,他是一个很会鉴宝的人,只有他才知道那根丝线是个宝贝。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左右邻舍对他都很熟悉了,就放松了对他的警惕。有一天,他对邻居说:“这是一口宝钟,可惜那根丝线太细了,经不起风吹雨打,要是哪一天丝线断了,宝钟就会打破。”左右邻舍说:“那怎么办呢?”他说:“我们大家湊钱买根粗线把她换掉就行了。”可是,谁都没有想到,那根绳子一换,钟再也不响了。大家再去找那个算命先生时,他却早已溜之大吉了。
丹阳楼:此楼建于北门外丹阳街,街以楼名。清乾隆年间,此地曾落下一块陨石,群众认为是火神降临,系不祥之兆。常德知府陈三辰特地修建了一栋“丹阳楼”,里面供奉着许多火神菩萨,为百姓祈求祛除火灾。抗日战争时此楼被日机炸毁,不复存在。今名丹阳路,原汽车北站迁往此地,人气越来越旺。此楼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位书生,进京赶考时路过洞庭湖,在岳阳楼下突然病倒了。这时,恰好来了一个道长,相貌很象吕洞宾。他给书生吃了两粒丸子,药到病除,立刻恢复了健康。那天正好是丹(端)阳节。书生向道长打听家庭住址,便于日后亲自上门感谢。道长不肯详说,只告诉他住在武陵城北门外。后来书生考中了进士,恰好分到武陵当知县。他一到武陵,就去北门寻找那个道长。可是找遍了整个北门,都说没有姓吕的人。他天天明察暗访,好不容易才访到一座坍塌的小庙,当地人说,这里曾经是吕洞宾的行庙。他喜出望外,以为感恩的时候到了。于是,特地修了一座雄伟壮观、二层楼的大庙,里面供奉的全是吕洞宾的佛像,并把这座庙取名为“丹阳楼”。现在附近还有丹阳街、丹阳天桥。
仁智桥:据清《同治武陵县志》载:位于“南城外河街,因城内东湖积水难泄,修此。通城下阴溷。”相传很早以前这里有一条很深的沟,沟里积满了污水,小孩子们从这里经过时,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沟淹死。有个秀才天天从这里经过,耳闻目睹一桩又一桩惨案,心里万分难过。于是自己动手搭了一座木桥,免除了孩子们的后顾之忧。不久,秀才去省城参加“乡试”考举人。众多神仙看到他心肠这么好,就在他考试时暗暗相助,使他一笔高中,很快当上了县官。为了表彰这个秀才的仁智之举,有人在桥上题了三个大字:“仁智桥”。以后就成了这里的地名。
长胜桥:位于常蒿路北端孙家垱入穿紫河的出口处。过去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桥,为了适应城市建设和交通安全的需要,早已改建成标准的公路桥。相传此桥是某行善人解囊捐建,老百姓为了感谢他,祝愿他长生不老,故名“长生桥”。抗日战争时,******************五十七师曾派兵扼守此桥,把日军堵截在城外,故改建此桥时更名为“长胜桥”。
七里桥:位于穿紫河与姻缘河交汇处。水出太浮山,经此桥流入柳叶湖。明《嘉靖常德府志》载:“七里桥,府北七里。知县钟銮重修。”后因毁圮,明荣王府承奉宋贵、郭良再次重建。系三孔石拱桥。此地古当驿道,名为“七里涧”。东晋义熙十一年(415),南朝梁文学家、音韵学家沈约的祖父沈林子曾与郭亮在此交战,沈林子因作战有功被封为汉寿伯。明朝时曾在此地与万金障一带设关,名叫“七里关”。清代时在此驻兵守城,称为“七里桥塘”。抗日战争时期此地建有“十三亭”,一度成为市民躲避日机空袭的场所。由于城市的扩张,1995年此桥改建为宽阔的公路桥。民间传说该桥为明朝内阁首辅杨嗣昌所建,并以此向朝廷邀功,这是毫无根据的讹传。明武陵知县钟銮和荣王府右承奉宋贵、左承奉郭良两次重建七里桥,都是在明嘉靖年间(1522~1566),此时杨嗣昌还没有出生(生于1588年),硬说他“桥修七里(七里桥)、街修半边(半边街)、城加三尺(笔架城)”,以此骗取皇帝的信任,这是与历史不符的。
穿紫桥:建于穿紫河上,距常德府署八里。原系木桥,清乾隆年间,当地人砌以石墩,并在桥上铺了三根长石条,便于路人行走。后被洪水冲毁。民国八年(1919),爱国将领冯玉祥驻节常德,为了新辟常德至临澧的乡村大道,发动军民修复此桥。后再度被洪水冲跨。上世纪50年代初期,此桥一度废弃,石头运往七里桥建溷涵。1994年前后,为了拉通武陵大道至火车站的街道,在其附近新修了一座宽阔的钢筋水泥桥,仍名穿紫桥,简称紫桥。穿紫河过去污染严重,市委、市政府斥巨资疏通河道,清除污染源,并已建成17.3公里的沿河风光带,占地400公顷。
笔架城:位于明清时常德府学(今育英小学)前的石柜(俗称矶头)上,因“五垛并立,形如笔架”,故名“笔架城”。始建于明末清初。具体为何人、何时所建载籍无考。或曰邑人杨嗣昌建,这只是传说和推测而已,并无确凿证据。它建在府学之前,象征人文蔚起,文运昌盛,含义深蕴。关于笔架城的来历,也有一个美妙的传说。相传乾隆皇帝游江南时,一路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有一天来到常德府,在府署衙门刚刚坐定,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沅江河里波浪滔天。他立刻吩咐随行人员出门实地察看。原来是四海龙王前来朝拜皇帝。他们连忙向皇上禀报,皇帝说:“啊,知道了。”说罢便直奔常德城堤。他面对沅水,手握朱笔,挥笔写下“四海龙王免拜”六个大字。顿时江中风平浪静,人们高呼“万岁”。四海龙王随后各自返回龙宫,乾隆皇帝高兴地将朱笔一搁,搁笔处立刻形成一个笔架,这就是后来的“笔架城”。
甘露寺:位于东门外岩桥一带,离城较远,过去只有一条很窄的泥土路,通往牛鼻滩和汉寿。现已与人民东路、青年东路接通,街道宽阔平坦,且为水泥路面。附近建有甘露寺农贸大市场,系湘西北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商贾云集,生意兴隆。相传古时候这里很穷,虽然有田有地,但因连年遭受旱灾,老百姓经常忍肌挨饿。观音老母知道后,命令仙女下凡施洒甘露,使禾苗得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人们为了感谢她,特地为她修了一座寺庙,里面供奉着观音老母的塑像。所在街道便取名甘露寺。
徐家祠堂、徐家大屋:位于甘露寺附近。徐家祠堂原为“徐公祠”,为纪念湖广提督徐治都而建。徐治都,清汉军正白旗(辽宁)人,康熙年间任湖广彝(义)陵总兵,适值杨来嘉等人屡攻彝陵,均被徐治都击败。康熙十八年(1629)擢升湖广提督(一省之最高军政长官),奏请清政府将提督署移至常德(嘉庆时改为湖南提督府)。后又统兵攻克夔州,击败夏逢龙,康熙帝钦敕“镇平将军”。人们为了纪念他,特建“徐家祠堂”。后徐姓宗族在此繁衍,人丁逐渐兴旺,雍正~乾隆年间始建徐家大屋。民国十九年(1930),徐姓巨富徐泽桃将原徐家大屋扩建为三进两厢、四合盘大宅院,为纯木制结构,共有三十余间,显得很有气派。1941年11月4日凌晨,侵华日军731部队的飞机在常德上空投放鼠疫细菌,致使城区鼠疫暴发。国民政府在徐家祠堂设立“常德联合防疫处”,并在徐家大屋设立“防治鼠疫隔离医院”,驱散周边居民,在大屋四周开挖壕堑,架上铁丝网,与外面完全隔绝。据亲历者说,当时医院内由著名的犹太籍医生伯力士担任主治医师,死者经解剖验尸后火化。据不完全统计,死于此次鼠疫者约600余人。徐家祠堂和徐家大屋因此而闻名中外。1996年以来,中日民间团体多次到徐家大屋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拍照或录相,为常德的鼠疫受害者向东京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日本政府向受害者谢罪并赔偿损失。
烈士街:是高山街通往青年路的一条街道,原人民电影院所在地。清嘉庆八年(1803)此地建有一座昭忠祠。民国元年(1912),为纪念辛亥革命中英勇献身的常德志士刘复基、陈孝骞等人而更名为烈士祠。刘复基,字尧澄,柳叶湖人。清光绪十年(1884)生。在武陵县立高等小学堂读书时,就受到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立下了反清爱国的大志。此后多次与宋教仁、蒋翊武等人一起组织反清起义。宣统元年(1909)春加入湖北新军革命团体群治学社。次年九月改组为振武学社。宣统三年又改组为文学社,以研究文学之名在新军中开展革命活动,并积极促进与共进会联合,共同策动武昌起义。是年九月二十四日,刘复基与共进会首领孙武召开军事联合会议,决定于十月六日(中秋节)起义,推举蒋翊武为总指挥,但他此时正在岳州,实际工作全部由刘复基承担。因清政府防范严密,决定延期至十月十一日举行起义。不料十月六日制造炸弹时失密,汉口总机关被军警包围,破门而入,刘复基持弹下楼阻击,连掷三弹均被弹片反射,倒地被捕,十月十日在汉口英勇就义,时年28岁。陈孝骞,鼎城区肖伍铺月亮山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生。在常德中学(今市一中)读书时,就受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曾经秘密参加过民族民主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后不久,他约集梅景鸿等革命党人30余人在常德举行起义,并在泮池街考棚成立常德军政府。宣统三年(1911)九月初九,湖南都督焦达峰派遣西路招讨使杨任一行抵达常德,陈孝骞等人率商民迎接,不料次日长沙发生政变,常德巡防营统领陈斌生趁机叛乱,杨任等人被杀,陈孝骞因伤势过重,当即牺牲。为纪念辛亥革命的志士,除将昭忠祠更名为烈士祠外,后来还在此地办了一所烈士祠小学,即后来的烈士街完小。此街亦名烈士街。
鸡鹅巷、玛瑙巷、迎风巷、青阳阁:这三巷一阁的命名都与明荣王府有关。鸡鹅巷在今和平街的西段(天声剧院北侧),长约100多米。此地原为荣王府饲养鸡鹅之处,故名。也有人说是楚国春申君(宅址在今武陵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府第饲养鸡鹅之处。鸡鹅巷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这里住着一位孤寡老太婆,有一天正下着大雨,她忽然听到门外有叫声,开门一看,屋檐下面站着一只鸡和鹅,身上冻得直发抖。老太婆很可怜它们,立刻抱进屋里。第二天,她到处寻找失主,天黑了还没有找到。回家一看,鸡鹅都不见了,只在床底下找到一个鸡蛋和一个鹅蛋。她用这两个蛋孵出一只小鸡和一只小鹅,精心饲养,等它们也能生蛋以后,就把蛋分给左右邻舍。此后,这个巷子里的鸡鹅就越来越多了,全巷子的人都以饲养鸡鹅为生。“鸡鹅巷”的名字由此而传开。玛瑙巷东起北正街,西至泮池街,明荣王府的珠宝仓库就建在这里,故名。迎风巷南起建设东路青阳阁,北抵建新巷,原是荣王府嫔妃迎驾之处,故名。青阳阁位于建设中路与朗州路交汇处的西南侧,原为荣王府宫女梳妆处。青阳本是道家语,意为气青而温阳。清同治年间在此建有专供道家真武祖师像的寺庙,取名“青阳阁”,街以阁名。
皇经阁:位于今常德粮食机械厂一带,南临沅水。明朝时在此建庙,内供真武祖师像,专门收藏皇经(全称为《皇极经世书》,宋朝邵雍撰),故名。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被洪水冲垮,五十二年募资重建。
盐关:位于东门城外5里回峰寺石柜处。清朝时在此设立盐关,负责收取过往盐船的盐税。后来清政府新增厘金税,常德厘金局又在此设立厘金税关卡,但人们仍称其为“盐关”。抗日战争爆发后,******************政府曾在此地设立“日本战俘管理所”。1938年7月下旬,日本著名反战作家鹿地亘曾亲至该处向日本战俘做反战工作,并写进有关著作,盐关一名便传遍中外。
五铺街等:今人民东路的东门口至岩桥一段街,原分为五段小街。清咸丰年间(1851~1860),这里是常德城外最长的街道。此街原系常德通往长沙的要道,但街道狭窄,且为泥土路面,雨天道路泥泞,晴天尘土飞扬,行走极为不便。当时的武陵县令决定将此街加宽拉直,并铺上麻石。为了便于施工,民工们将其划分为五个小段,依次铺路。后来,人们便将最先铺好的街道称为“上铺街”(也有人称“一铺街”),其它的依次叫二、三、四、五铺街。考其旧址,上铺街在今南湣附近,二铺街在今水巷口附近,三铺街在今东升小学附近,四铺街在今第一人民医院附近,五铺街在今岩桥附近。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许多住宅小区也逐渐变成了街巷的名称,普遍得到人们的认同。
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常德古城,历经沧桑,现已建设成一座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等城市。街巷星罗棋布,高楼鳞次栉比。白天车水马龙,晚上灯火辉煌。一个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文化发达、社会和谐的新常德,正在改革开放中崛起!
(作者邓声斌,男,1943年生。常德市鼎城区人。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研究员职称。历任鼎城区教委主任兼党委书记、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政协文教卫体文史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屈原学会会员、湖南省屈原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理事、常德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世界汉诗协会常德分会会长。先后出版了《邓声斌诗文集》、《邓声斌诗文续集》、《邓声斌诗文选集》等著作。)
(编辑:雷春嫍)
(审核:曾景昌)
(签发:饶金山)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