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沅江话盐关
水运在古代交通运输中起着主导作用。盐关是当时设在常德府德山附近沅江河畔的水上稅关。
沅江又称沅水,是湖南第二大河流,干流全长1033公里,它有南北两个源头,南源头龙头江,源自贵州省都匀的云雾山,北源头重安江,源于贵州省麻江县平月间的大山,两源汇合后入湖南芷江县,向东流至黔城与舞水汇合处称为沅江,沅江流经会同、洪江、中方、溆浦、辰溪、泸溪、沅陵、桃源和常德等县市,它与流经芷江、麻阳、凤凰等县的支流再汇合,最后经过常德的德山注入洞庭湖,因此它是一条湘西经洞庭湖连结长江的重要水上交通干线。
曾经的盐稅关隘
众所周知,食盐是人体组织中的基本成分,是维持人体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在古代,为沅水流域民众提供的食盐主要是淮盐,它是从江苏的十二圩起运,经长江入洞庭湖进入常德盐关,再从常德通过中转载运,销往各县、镇、乡、村,直至各家各户。
盐税是国家的重要税源,历代封建王朝无不重视盐业的生产、运输和营销。唐、宋时期,盐稅在国家中的地位超过了田赋。明清二代也仅次于田赋,明洪武初年制定了《盐引条例》,对盐业实行专卖政策,将大部分利益转向朝廷与权贵。到了清代,盐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有专卖 就有走私,专卖与走私、走私与缉私从来相生相伴。为了强化沅水流域的盐政管理,常德知府在德山附近设置盐关,专司收缴盐税资金。
盐关,又称下关,实名却是“德山关”。清嘉庆《常德府志》记载:“德山关: 在回峰寺。新辑。”,“回峰寺: 府东七里,明嘉靖间建。为本郡下关,旧有石柜。国朝乾隆三十一年,洪水冲塌,请帑重修。上建江神阁。”又有清同治《武陵县志·厘税》记载:“盐关在东城外五里滨江。每岁额征盐税银一百六十两,由府征解同知采办贡木,亦派役于此逻察焉。” 由此可知,盐关曾是古代官府在常德沅江上设立征缴盐稅的关口。
清朝时期,过往盐关的船只必须在这里靠岸接受检查,盐船在此缴纳盐稅后才被放行。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清政府改征厘金稅,常德府设置厘金局并在此地设立稅关。民国初年,厘金局加征军捐和护商捐,还带征竹木等捐。厘金被取销后改征货物统税。对通过此关的船只检查甚严。民国二十年(1931),常德专门设置盐税分局,盐关便成为征收货物统稅、缉私、检查毒品和禁运货物的地方。但人们仍习惯称此地为“盐关”,至今沿呼未变。
旖旎的水上风光
盐关倚堤而建,它是座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式建筑群。它有二个大门,一个在河堤上,一个正对着水岸码头。码头二侧的岩石上设置有数十个拴船的石桩或鉄环,显现出当年这里的热闹与喧哗。
当年光顾盐关最大的船也许就是运盐船。沈从文在他的《常德的船》里描述了这种船:“船只最触目的三桅大方头船,这是个外来客,由长江越湖来的,运盐是它主要的职务。它大多数只到此为止,不会向沅水上游走去。普通人叫它做“盐船”,名实相副。船家叫它做‘大鳅鱼头’,……这种船只大多数是用乌油漆过,所以颜色多是黑的。这种船按季候行驶,因为要大水大风方能行动。杜甫诗上描绘的‘洋洋万斛船,影若扬白虹’,也许指的就是这种水上东西。”
盐关也是古代军事和商旅的要道。回峰寺石柜上游的水面,虽然不是港埠码头,但日则白帆点点,号子声声;夜则泊舟纵横,船火烛天,召来游蜂浪蝶前来提供消魂。据说船民被冠以“船拐拐”绰号是从这里开始的。
(作者:本土文史学者曹先辉)
(编辑:雷春嫍)
(审核:曾景昌)
(签发:饶金山)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