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家风、家训与家规
中国是一个以血缘家族为基点的社会,“家”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结构中的一个基点,而家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下的文化积淀,含蕴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具历史传统的核心气质。习近平总书记说:“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加强家庭建设,就要弘扬优良的家文化,而家风、家训、家规是家文化的主要内容,我们研究家风、家训、家规,借鉴和传承历史优秀的家文化传统,对于加强家庭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概念里,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族鲜明的风貌、风范,是一种相互濡染的家庭氛围,往往是一个家族中某一个人物出类拔萃或深孚众望,其言行被其他家族成员所追随仰慕,再经过代代相传,就形成了家风。我们的家风,是历史传承中融入我们血脉中的精华,是先祖精神审视下的家族风气,甚至是一种神秘的契约。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品德力量,它决定着每个人、每个家庭以至整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与灵魂走向。所谓家训,是指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训诫、训示,勉励子孙后代的文字或铭刻,其嘉言典句既是教育约束宗族言行举止的家法族规,也是团结维系宗亲的精神纽带,这是家风形成的规则基础。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家训很丰富。训诫、遗言、遗训、书信、诗歌、格言、警句、著作等形式多样。据统计,我国历史传世的家训有230余篇。经典如周公旦的《诫伯禽书》、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欧阳修的《诲学说》、曾国藩的《曾文正公家训》、李毓秀的《弟子规》等,这些家训各有特定社会背景和著者个人色彩,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主题,即教养子弟提升个人修养,成为能够自立于世,进而有所建树的人。所谓家规,即家庭里的规矩,是家长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为家人树立的行为规范和为人风范,其对家庭成员立身处世有着原则性的约束,是家风形成的重要制度基础。
家训、家规与家风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家风的传承往往是与家训、家规结合在一起的。这三者组成为家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国历史上以家训为名的著述在南北朝已经出现,后来绵延不断,直至晚清民国,是我国教育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古代刊印流传的家训作品,数量多、历史久、影响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即包括属于儒家类礼教之属的成文的家训、家规,此外,还有家族内口传的不成文的家训、家规。二者都促成了家风的形成,在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家教文化。一般说来,家训表达了一个家庭的基本价值观,家规制定了家庭关系与活动的具体规范,二者常常互通互见;家风则整体体现了这一家庭的道德风貌,好家风的形成,必然有着或隐或显的家庭规矩、规范作为支撑。家训、家规都是家教的具体方式,家风则不是形诸文字的具体训导,而是一种文化,是在家庭实际生活中形成并传承的一种风尚。家训、家规是有形的规范,家风则是无形的传统,在实际生活中家风的形成、传衍则有赖于家训、家规的传承发扬。
家训、家规是古代以家庭为范围的道德教育形式,也是中华道德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由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训、家规往往都是士大夫家庭家族所制定,这些家训、家规的始作者多是文化名人或有名的官员,社会影响较为广泛,故这些家训、家规的功能远超出对本家族的教育作用,而成为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一般家庭提供了范本和楷模。尤其是,这些家训、家规对其原家族的繁衍发展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容易引起后世更多人们的关注和效法,从而使得本来作为家族内的训规成为道德教育的普遍教材。
家风、家训、家规的主要内容
家风、家训、家规是以家庭伦理为主体,以勤俭持家为根本,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成德,其主要内容是强调尊祖宗、孝父母、和兄弟、严夫妇、训子弟、睦宗族、厚邻里、勉读书、崇勤俭、尚廉洁。
首先,把道德规范放到首位。古代社会里,《大学》八条目中的修、齐、治、平,治国平天下是极少数人的事,适用于大多数人的是修身和齐家,即使治国平天下也要以修身齐家为基础。因此,古代家风、家训、家规把道德规范放到首位。如福建永定苏氏家训“和善心正、语言必谨,举动必端,处事必公,为官必廉,事君必忠,费用必俭,睦人必善,乡里必和”,这八必是通行的道德规范,其普遍意义并不限于家族内部。《河东裴氏家训》共十二条,其纲目如下:敬奉祖先,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协和宗族,敦睦邻里,立身谨厚,居家勤俭,严教子孙,读书明德,淳厚戚朋,慎重言语,讲求公德。河东裴家除立家训外,还立有家戒十条,使家训与家戒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被誉为“江南第一家”的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闻名于世,长达168条的传世家训《郑氏规范》是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而山西晋城的陈氏家族,以礼义传家,培养出了《康熙字典》总修官陈延敬,更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美誉。山西祁县乔家大院有“不准纳妾,不准赌博,不准嫖娼,不准吸毒,不准虐仆,不准酗酒”的家规,这在当时的社会,对于一个钟呜鼎食之家而言,是很难做到的,但乔家子孙基本做到了。这也是乔家之所以能兴盛百年、六代不衰的重要原因。朱熹训诫子弟的《朱子家训》就是以家庭道德修养为主的启蒙教材,其“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弟;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勿特势力而凌逼孤寡”等等,把修身养德的道德放在首位。
其次,突出俭和廉两大主题。诸葛亮的《诫子书》开篇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司马光的《训俭示康》借张文节之口,道出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治家真理。包拯将《诫廉家训》刻石立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以此警戒后人。
简单概括,这些闻名于世的家风、家训、家规是以孝、礼、俭、廉为主要内容的。可以这样说,旧时那些香火兴旺、久盛不衰的家庭,之所以能源远流长,人才辈出,冠盖如云,避免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历史悲剧,原因固然很多,但无一不得益于良好的家风和严格的家训、家规。
良好的家风、家训、家规的作用
(一)、良好的家文化(家风、家训、家规)对后代的成长成材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自古重视家庭与家族,从儿时的家教、家学到成年的家训、家规,这一系列的规则与教导,最终形成了气质鲜明的家文化,它包括家风、家训、家规,作为道德操守而世代传承。
良好的家文化(家风、家训、家规)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塑造人格,净化心灵,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的抱负。历史上能够繁荣百年的大家族无一不有着良好的家风。发祥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的裴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的名门大族,闻喜裴氏家族在历史上先后涌现了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共有六百多人载入正史,在这张长长的名单中,我们能看到一些熟悉的名字,魏晋时期的裴秀被李约瑟认为是“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他创制的“制图六体”对后世影响深远。南北朝时期为《三国志》做注的历史学家裴松之,如果没有裴松之的注,我们便无从了解三国时期许多事件与人物的细节,更使人不可思议的是,裴松之的儿子和曾孙都是历史学家,他们三人被称为“史学三裴”;唐代名相裴度选贤与能,排斥奸邪,引荐韩愈等人,对“元和中兴”的贡献甚大。而裴度只是唐代裴氏家族所诞生的34位宰相中的一员而已,此外裴氏家族在唐代还涌现了31位大将军,难怪会有“无裴不成唐”的说法。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极重视家族和子孙的教化,一部《曾文正公家训》、一部《曾文正公家书》成为中华民族家教经典。到现在,曾国藩兄弟的后人已经绵延到第八代,其中有突出成就的竟达240余人,可以说代代都有杰出人才,外交家、艺术家、企业家、教育家、学者层出不穷,勘称家教典范、家族奇观。
(二)、良好的家文化(家风、家训、家规)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之一,它的修身、齐家功能为治国理政提供社会基础,它是一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的传家宝。俗语云:“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风、家训、家规的首要功能是“齐家”,即对家庭实行有序治理,重视其规范的功能。在古代儒家传统中,修身是齐家的基础,齐家又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在古人看来,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家国同构、家国一体,治理家庭的道理与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相通的。家风、家训、家规的另一个重点是“修身”,即家风、家训、家规不仅提供行为规范、重视约束,更强调道德修身、德性养成,把家庭作为道德训练和培养的基本场所,只要有了在家庭中培养起来的道德意识作为基础,就可以推之于社会实践的其他范围。修身、齐家看起来是一人一家之事,实际上却是关系到治国、平天下的大事,是治国理政的基础和起点。家庭是社会文明教养、德行培养和文化传承的第一驿站。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传承和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正所谓“正家,而天下定矣。”一个人不能治家也就难以治国。
良好的家文化(家风、家训、家规)是党风、民风的重要基础。家风建设关系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也关系到党和国家肌体的健康,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即要注重从传统文化中吸取丰富营养,又要从革命文化中找到行为坐标,关注家庭建设,带头践行好的家规、传承好的家训,自觉修身律己齐家,培养崇廉尚洁的良好家风,带动社会风气好转。
(三)、良好的家文化(家风、家训、家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古代家风、家训、家规的出发点是维护家庭、家族的有序和谐与繁衍发展,而其实际的教化功能,包括了树立基本价值观、培养道德意识、造就人格美德,成为中华道德文化传承在最基本的社会层面的保证。家庭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场所,家风、家训、家规充满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所以我们要看到家风、家训传统在中国社会建设、社会发展、社会治理中的基点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也说,“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家风体现着家庭和家族的价值观,良好家风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引领社会风气,凝聚强大正能量。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四)、良好的家文化(家风、家训、家规)的传承可以提高文化自信。我国是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相信中华文化的伟大生命力和创造力,就是充分肯定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的独特魅力,不仅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富滋养,也必将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不断发扬光大,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自信;同时也提示我们,观察思考当代的政治、文化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必须有历史的眼光、民族的眼光、文化的眼光。只有从几千年中华民族成长壮大、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历史中汲取智慧,才能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历史缘由和历史合理性,及其文化基础和价值基础。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的自信。中华优秀文化有着自己明确独特的价值观体系,其突出特点是责任优先、义务优先、群体优先、和谐优先。中华文化的价值观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传统道德规范、道德感情、道德原则、道德美德的基础,贯穿于治国理政、社会文化、个人行为等方面,是中华文化的基因。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中华文化的美德体系,如仁义礼智信“五常”、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等。中华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丰富的道德资源,不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有其永久的价值。学习和继承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美德,对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刻认识和努力传承中华传统家训、家规文化,既是领导干部政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加强和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作者沈文锋系常德市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市发改委原副主任、副研究员)
(编辑:雷春嫍)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