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社科研究>理论研讨>详细内容

水星楼原址究竟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9-05-05 信息来源:社科联 浏览次数: 【字体:

 因常德会战而名震中外的水星楼,成为人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凭吊之地,使其更具历史文化底蕴。然而,由于时间的久远、街巷与房屋建筑的变迁,今人对水星楼的原址模糊不清,或道听途说,或断章取义,或考证不确,似有匡正的必要。

水星楼是由位于今府坪原武陵区委、区政府院内明清常德府署头门谯楼拆迁而建,楼址就在水星巷内(原清真第一春西側,今金泰利商业广场稍前)。此巷原名天居巷,因建了水星楼而更名水星巷,文革中改名红专巷。1957~1963年,笔者在常德市一中读书时经常来水星楼游玩,对其修建沿革早有所闻。祖居水星楼下的傅启芳先生以其历史见证人的身份撰写了《水星楼的兴衰》一文,文中引用清《同治武陵县志》关于水星楼的记载和康熙常德知府胡向华复建水星楼时所写的《水星楼钟记》是千真万确的,无庸置疑。有学者根据清《嘉庆常德府志》关于水星楼的记载:“水星楼,府城内,东湖旁,为镇火灾建。”认为清《同治武陵县志》所说的“水星楼,下南门东城上。康熙时知府胡向华移谯楼建此”的说法“不可信”。其实不然。这里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对“东湖旁”与“下南门东城上”地理位置的辨析问题,一是对胡向华《水星楼钟记》一文中“仍即本基以建造之”的理解问题。熟悉常德旧城的人都知道,从今之东门(沅水大桥下)到青年路,依此有下、中、上三个东湖,上东湖离水星楼很近,所以《嘉庆常德府志》说水星楼在“东湖旁”,与《同治武陵县志》所说的在“下南门东城上”并不矛盾,只是前者说得较为宽泛,后者说得更为精细罢了。

至于第二个问题,只要认真读一读《水星楼钟记》的原文就一清二楚了。现将有关文字抄录于下:“常德谯楼昔年建于府之头门。盖以此承流宣化之地。用以达声教,其寓意甚深远矣。不知废于何年。相传以郡人溺于风水之说,阴谋毁卸,移其更漏依城南水星楼,以即事焉。兵燹之后楼毁无存,钟鼓更器同随散亡。予窃谓首善之地,筹传无闻,是亦常郡之缺陷也。乘南薰之夫匠,因力就便,竭予棉力,仍即本基以建造之。”胡向华的这段文字,把他复建水星楼的来龙去脉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原来,在他之前,已有人将位于常德府头门的谯楼移至“城南水星楼”,“兵燹之后楼毁无存”。康熙七年(1668),他由永州府同知升任常德知府,“重建大堂及抱厅”、“重修二堂”、“又修三堂、东厅,旁建白鹤轩,重建三楚名邦坊。大门东偏置土地祠,西偏设司狱署。”(以上均见《同治武陵县志》)并趁加修“南薰楼”之机,“因利就便,竭予棉力,仍即本基以建造之。”从上下文意来看,他所说的“本基”,明显地是指毁于兵燹的“城南水星楼”,并不是指“常德府头门谯楼”,因为这里的谯楼并不是水星楼“本基”。也不是如某些人说的“先建在东湖旁(今政务中心后面),后建在下南门东边的城墙上”,因为上文已经说过,《嘉庆常德府志》所说的“东湖旁”和《同治武陵县志》所说的“下南门东城上”是一回事,都是指的同一个水星楼,并无第二个水星楼。

 载于原《常德市志》(今武陵区)卷首“清嘉庆十八年(1813)常德府城示意图”、清《同治武陵县志》卷首《府城图》和周询先生《抗日时期常德会战》“常德抗日守城战城垣街巷作战图”所标明的水星楼的位置都与《嘉庆常德府志》和《同治武陵县志》的记载相同,可见水星楼仅此一处,别无二所。

另有学者提出,明洪武时水星楼建于城内东湖旁,明中叶迁于神鼎门东城上。其根据也是《嘉庆常德府志》的记载。该志卷六《山川考三.古迹》云:“水星楼,府城内,东湖旁……今移神鼎门东城上”,这显然是错误的。“神鼎门”在今之上南门,绝非“东城上”!清《同治武陵县志.建置志.城池》说得很清楚:“县城附府……门六:东曰永安,下南曰临沅,上南曰神鼎,西曰清平,西北曰常武,北曰拱辰。”由此可见,,今之下南门,明清时称临沅门;今之上南门,明清时称神鼎门。《嘉庆常德府志》说水星楼曾移至神鼎门是毫无根据的,今人不可轻信。

(邓声斌:常德市鼎城区原政协研究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