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门抗战碉堡的见证
常德城区遗留有数座抗战时期建筑的水泥碉堡,其中大西门城门外的那座碉堡尤其引人注目,因为它见证了1943年常德保卫战时,日寇始终未能逾越大西门的城门半步。
水泥碉堡的建造
抗战时期为了阻止日寇入侵,当局在常德的城里城外修筑若干砖木结构的碉堡、地堡和战壕,并于1943年会战前夕,在常德的城郊及德山、河洑等地主要路段和街道巷口,抢筑了若干水泥碉堡,这些水泥碉堡质地十分坚固,它们在守城战中,全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于这些碉堡使用的水泥,据笔者考证,应该是1938年日本侵华军队威胁武汉时,当局将华记湖北水泥厂从大冶迁往湖南辰溪生产的。据记载,自1938年7月至1939年3月,由华记湖北水泥厂总技师王涛负责,将大冶的生产设备和器材2000余吨,由湖北黄石港装上20余艘大大小小的船只,经长江、洞庭湖溯沅水而上,最后运抵辰溪。设备分批到达后,王涛指挥雇员边施工,边安装,直到1940年1月才正式投产,取名“经济部督办华中水泥厂”。据健在的老人回忆,这些水泥标号很高,采用腰鼓形木桶包装,上面印有中文字,没有英文字母。该厂水泥每桶装170公斤,年产水泥达20多万桶。
华中水泥厂生产的水泥,在抗日战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它们被用来修建芷江飞机场的跑道,被用来修建衡阳保卫战时的防御工事,当然也用来建筑常德会战时的碉堡。
保卫莫公桥的核心工事
常德大西门又名清平门,寓意“太平”和“清和平允”,但抗战中这座城门并不太平。因为城门内的常德县政府(现人民路假日大厦处)就挨着这座城门。守城部队的指挥部中央银行(现武陵大道蓉九辣椒炒肉餐厅处)也离它不太远,加上大西门城门外地势平坦,沟塘渠堰较少,易攻难守。于是在常德会战前,守城的部队在拆除米厂街、汽车北站和矮城墙下面房屋的同时,还在城西的落路口、白马湖、夏家岗、矮城墙、北风坡等处修建了好几座水泥碉堡。这些碉堡在当年的保卫战中全都发挥了作用。
大西门碉堡
大西门水泥碉堡建在大西门外北风坡的旁边。它是保卫大西门及城门外莫公桥的核心工事。那时的北风坡是通往西堤的一条狭窄坡道。落路口和丹洲等地的民众进出大西门时,都要经过这个坡。
当年的莫公桥(梅尼广场前)是敌人进攻大西门的咽喉。会战前,守军将莫公桥上面的岩石条桥面全部拆除,还在北风坡旁边修筑了这座碉堡,让它的射击孔对准莫公桥。这座碉堡用水泥掺碎石块砌筑,受弹面厚度达到50—80厘米,里面可容纳一个班的兵力防守。常德保卫战中,这座碉堡成为扼守莫公桥阻止敌人无法跨过的堡垒,使得敌人始终无法抵达大西门的古城门,成为保卫大西门的重要支撑工事。直到沦陷前,它一直控制在守军的手里。
血与火的铸就与镌刻
大西门碉堡用血与火铸就了1943年常德保卫战那场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战斗的历史,也镌刻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从11月26日凌晨起,日寇进攻部队全部集结在环绕东西北城廓的第一线,企图同时在这里突破城防。敌人首先用40多门大炮向大西门城门口猛轰,紧接着,又组织1000多兵力攻城。担任阻击任务的171团李少兴排长沉着应战。但此时阵地的许多工事被摧毁,李少兴排长等人也壮烈牺牲。另外的两个排便利用北风坡、矮城墙二座碉堡和城头上的工事继续阻击敌人,迫使敌人寸步难行。此次战斗守军歼灭敌人第九中队长町田等500余人,还生擒了敌二等兵中谷胜夫一名。
当天下午2时,日军500余人,折向渔父中学(现湖南幼儿师范)附近向我军侧击。他们用四门平射炮向大西门碉堡轮流轰击并迫近大西门,仍被大西门碉堡和守城将士们击退。
27日,敌人继续用飞机、大小火炮沿着城墙轰击,雷拯民(澧县人)副营长率领一个连,一天内打退敌人十多次进攻,敌人死伤者甚众。于是敌人加强炮火,对着我军阵地狂轰滥炸,许多战士被埋在工事中,雷拯民副营长也不幸阵亡。
28日拂晓,敌人又开始全面向城内进攻,首先派敌机20余架狂轰滥炸,还使用了火攻和毒气弹,继而派出步骑兵部队猛攻。战事到了这天已达高潮。这时大西门和小西门的日军进攻部队联成一气,他们先使用16门大炮向北风坡碉堡方向连续轰击,继而以千余步骑兵再次猛扑,此时的城垣防御工事大多已被摧毁,北风坡碉堡仍岿然不动。第一营张照普率领战士利用大西门这座碉堡和残存的地堡、战壕和掩体顽强抵抗,战士们用血肉之躯坚守阵地,时而还冒着敌人的炮火抬运石头,或用麻袋盛土加固工事,他们终于把这些工事保住了。但此时的大西门碉堡布满了弹孔。此后敌人不得不把攻击重点由大小西门方面改为北门方面。
当时大、小西门这两道防线,是守军始终守得最牢固的防线。战斗到最后,大小西门及西南城角又起激战。这里的城防改由171团第三营残部,及新编厂的勤杂兵、警察和炮兵改编的步兵已不足三百人。他们一面沉着应战,一面搬运石头堵塞缺口。敌人用山炮、迫击炮、平射炮,对着我守军防御工事不断轮流轰击,但我方阵地丝毫没有松动。
大西门碉堡的见证
大西门碉堡见证了常德保卫战时大西门战斗的全过程。如今从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研究室《常德歼灭作战》记载中可以看到,1943年11月27日这天大西门的战斗情景:“联队主力在当夜向大西门方面进行夜袭,但没有成功。第三大队长葛野旷大尉壮烈战死。该大队所属中队军官,至此全部战死或负伤。以后和尔部队伺机向城内突入,均不成功。”
由此可见,建筑在北风坡的那座大西门水泥碉堡,在常德保卫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见证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为保卫祖国和争取祖国独立富强而献身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座大西门抗战碉堡,已成为中国人民抵御外侮,勇抗强敌的见证和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瞻仰缅怀它,会让人想起唐代白居易《赠梦得》那首诗:“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
(作者曹先辉本土文史学者)
(编辑:雷春嫍)
(审核:曾景昌)
(签发:李云峰)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