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贤士在常德河街
常德河街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许许多多引人注目的,众人熟知的,知名度很高的名士。他们在河街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备受世人的景仰。
战国四公之一黄歇
黄歇.楚国武陵人,战国四公子之一,被封为春申君。相传如今民主街上的潮流广场(原武陵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是他的府弟。《史记•春申君列传》描述他与平原君斗富时,令三千门客中的“上客皆蹑珠履”,也就是给这些养士穿上镶有珠宝的鞋,使其格外的显贵。平原君派来的使臣见到后大感惭愧。后来春申君门客的住所和为其制作服饰鞋帽的地方取名为“珠履坊”。明嘉靖《常德府志》记载,那时常德城区的街巷设为十四坊,其中的“珠履坊:府治前,由大街出下南门,河街俱是”。 由此可见,河街是春申君养士三千的地方。游河街,听听春申君养士三千的故事,一定会流连忘返。
三闾大夫屈原与河街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闾大夫。由于楚怀王父子昏庸无能,听信谗言,致使强盛的楚国日渐衰败。具有政治远见、竭力主张内政改革的屈原竟因谏言献策两次招致流放,他在流放中他溯沅水过常德到达溆浦,3年后顺沅水而下来到常德。
相传屈原在常德时住在大河街最东端,为此后人为纪念屈原,在河街以东为他建了一座招屈亭。《方舆胜览》记载:“招屈亭,在城南。相传三闾大夫以五月五日由黔中投汨罗,士人以舟救之,为‘何由得渡河’之歌。”杨嗣昌在《武陵竞渡略》中说:“武陵门外旧有招屈亭,刘禹锡诗‘昔日居邻招屈亭’《竞渡曲》云:‘曲中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它把人们从思念屈原的梦里唤回。
屈原在常德创作了《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九歌》等传世佳作。而今常德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能在屈赋中找到昔日的影子。因此城区内还有为纪念屈原而得名的“三闾港”和“三闾桥”和纪念他屈原公园。逛河街、游穿紫河,让我们沿着楚文化的历史文脉去穿越。
大唐司马刘禹锡
唐朝诗人刘禹锡被时人视为“宰相之器”。他生逢唐王朝由盛转衰时期,是时国家政治腐败,宦官擅权于内,藩诀割据于外,国家陷入严重危机之中,贞元九年(793),刘禹锡与王叔文、柳宗元以惩酷吏、罢官市、免欠赋、禁额外加征为主旨,参与了“永贞革新”。可惜他因此被降为有名无实的司马。刘禹锡从此命运多舛。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后,途经荆南(今湖北江陵)时,朝廷又以刺史“不足偿责”为由再贬为朗州(今常德)司马。这个朗州司马是个闲职,并无实权。
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州衙里没有他的住处,他便住在大河街东侧招屈亭旁的一座陋室里,他在这这座陋室里住了十年。那时他开窗便能见到招屈亭,这座亭子随着历史的变迁,当时早已湮没无痕。飘香的橘林以及似火的枫林,也随着亭子消逝而荡然无存。到后来,人们在亭子的旧址上修复了招屈亭。
身心受打击的刘禹锡来到朗州后,发现常德是个发挥政治才能和文学才华的地方。于是他深入民众,体察民情,勤廉守政。在朗州期间,刘禹锡共撰写了诗文200余篇,这些诗文都是他留给常德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游览河街,听听常德的故事,就会感悟大唐司马刘禹锡从未离开这里。
铁公元帅与土地庙
小河街上从前有二座土地庙。一座叫“铁公元帅庙”,又称“将军庙”。 另一座土地庙叫“立仙皇”。“立仙皇”土地庙距上南门不太远,它坐北朝南紧靠古城墻。而“铁公元帅庙”却距下南门不远,也是坐北朝南紧靠古城墻。
“铁公元帅庙”是座长约5米,宽3米的土地庙。庙内只供奉土地公公“铁公元帅” 一人,没有土地婆婆的神像。这座土地庙是用青砖砌成的。上面敷盖黄色琉璃瓦,里内用岩石雕琢了一尊“铁公元帅”神祗傲然屹立在正中央。他的右手执一柄宝剑显得格外威风凛凛,穿着打扮是蒙古族的装束。
相传这位“铁公元帅”是元朝时期的一位蒙古族士兵。他是当时小河街一带的“保长”。传说元朝有个规定,保长对保内居民的财产和女人可以随意取用,汉族人新娶的媳妇初夜时不能和丈夫同睡,必须与蒙古族保长睡上第一夜,这就是传说中的蒙古人享有初夜权。朝庭为了防止汉族人造反,规定每五家汉族人才允许使用一把菜刀,而且这把菜刀必须放在蒙古人的保长家里。小河街上的这位蒙古保长放弃了与汉族人新娶媳妇的初夜权。并且将菜刀的使用管理流于形式。他理所当然地受到小河街民众的尊敬和崇拜的偶像。因此历代都有民众前来向他顶礼膜拜,他的香火从未中断过。逢年过节时还会鞭炮声声,香烟缭绕,供品也十分的丰富。新中国成立后,“铁公元帅庙”依然存在,香火也未断过,只是这座土地庙破烂了许多。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时侯才被拆毀。如今的河街再现了这座铁公元帅庙。
家住河街的刘复基
刘复基,常德武陵人。家住城内大河街,他靠父亲开灯笼铺为生,家境贫寒。小时候就读于德山书院,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慨然立下革命的大志。
刘复基于1904年由宋教仁、覃振介绍加入华兴会,积极参与活动,并与蒋翊武、覃振等人协助宋教仁在常德城内设立湘西联络总站,是年10月在笔架城召开在常德起义的会议。但此次起义失败。1911年文学社、共进会两大团体举行联合会议,决定在汉口设立政治筹备处,在武昌设军事筹备处。刘复基任常驻军事备处筹备委员,负责筹划有关起义的准备工作。决定于10月6日(中秋节)起义。由于10月9日,孙武等革命党人在汉口总机关制造炸弹时失事,总机关被破坏,武昌的革命机关与领导人均已暴露。军警又大肆搜捕,形势万分紧急。刘复基将早已准备好的地图及方略取出交给蒋翊武。蒋阅后称赞不已,于是以总指挥的名义当即起草一道命令分送各标营部队,约定于当晚12时,以南湖炮台鸣炮为号,各营同时起义。晚上10时,刘复基等正在小朝街机关等候起义信号时不幸被捕。10月10日早晨,就义于武昌总督衙门外,时年28岁。刘复基牺牲后,起义仍于10月10日发动,从而打响了推翻清王朝的第一枪。
来河街观赏大红灯笼高高挂时,就会记住这记住刘复基这位近代民主革命者。
沈从文与河街的情缘
沈从文是沅水上游凤凰县人,苗族,是用沅江的水哺育出来的大作家。在他的文字深处,我们可以看到他至少有五次来过常德。每次来到常德,都在河街小住或游览。因而对河街的风土人情十分熟悉,并多次专门言及河街。在《沈从文全集》中,就有六篇文章甚至直接以常德的地名为题提到了河街。如《常德》、《常德的船》、《桃源与沅州》、《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一个传奇的本事》和《河街想象》的信函。
新中国成立后,沈从文在四川参加土改返回时,在写给北京的妻子张兆和的信中,又浓墨重彩提到麻阳街:“写到常德,大约因为是少小熟习之地,写得颇有感情:到常德时,还过麻阳街探探乡亲,几个老麻阳婆守在一个狗肉专馆前摆烟酒小摊,那专馆却有四十三只狗腿挂在屋梁上,柜前陈列六七个酒坛,可惜看不见武松、浪里白条一流人物来到铺中大宴。这两天正值大晴天,早上雾中山景,好到不可形容。车过桃花源时停了停,有个水溪合作社小铺子,三五张茶桌上也还坐了好些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人物。铺前小摊子边却有个穿干部服外加围裙的中年人物,在和人买卖香烟。唯一有点古空气的是一坛酒,但也是从常德来的烧酒!”
1982年5月,沈从文和夫人,还有黄永玉先生被邀请到张家界去做客。当他返回北京后不久,就给常德的一位老市民写了两封信,他说:“本意若有机会由酉龙潭下保靖再转王村,如可能还想从麻阳坐小船直下沅陵,住一二天,再坐船下常德。”希望再次来到常德时,“把印象中保留的各地方和当前对照照看,一定有意义。”
沈从文自始至终对河街有着一份情思和怀念。晚年的他,常常表露出对河街的悠悠乡愁。逛河街,处处都能见到他与河街一段又一段的情缘。
邓小平同志来到河街
1949年11月8日至27日,邓小平和刘伯承一起率领人民解放军二野部队挺进大西南时路过常德。他们乘汽车从长沙出发,于11月8日下午3时抵达常德。下午4时许,看见从沅水河南岸来的一艘渡轮靠近了下南门轮船码头,轮船上有三辆美式吉普车,邓小平、刘伯承同志两位下了车,他俩站在轮船上观看着常德城市和河街。轮船靠岸后,他们下了船上了河街码头。这时候,从下南门一直到白云中学(当时是二野临时司令部驻地,现第七人民医院),常德的驻军和地市县机关干部及广大市民群众排成长队,手持“欢迎刘、邓大军解放大西南”等口号的红、绿三角小旗夹道欢迎。是时锣鼓喧天,欢呼声、口号声此起彼伏。刘伯承、邓小平同志为感谢常德人民盛情,临时决定弃车步行到白云中学。此时的天空中下着小雨,警卫员忙把伞打开准备给邓小平遮雨。邓小平把手一摆,说:“群众都在雨中站着。”
邓小平同志当时穿着一件普通战士的灰军装,满脸微笑,精神抖擞地迈着稳健的步伐向两边夹道欢迎的人群频频挥手致意,一直走到了白云中学。
邓小平在常德停留期间,非常关心和及时指导地方的工作,曾于11月11日在市民众戏院(今市人民电影院)给常德地区党、政、军领导及其机关干部作过形势和新区工作报告。他精神焕发,站在讲台上,没有讲稿,也没有麦克风,声音洪亮,一口四川话,但吐字清楚。一直讲了近三个小时,字字入耳,语重心长,使得常德人民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
如今到河街的下南门码头游览的老常德人,仍能对邓小平、刘伯承同志当年下船上了河街码头的情景记忆犹新。
1949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西南局在常德成立。邓小平任第一书记,刘伯承任第二书记,贺龙任第三书记。
(作者曹先辉,本土文史学者)
(编辑:雷春嫍)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