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社科研究>理论研讨>详细内容

解放前常德报纸的广告

发布时间:2019-03-01 信息来源:社科联 浏览次数: 【字体:

广告,即广而告之。其中地方报纸上的广告,最能反映当地在某个时期的政冶、经济、文化、风俗和社会生活。解读常德解放前报纸上的广告,是重温常德的这段历史,领会其中内涵的有益尝试。

国民党的《常德民报》的广告

解放前,国民党政府为了加强舆论控制,于民国十九年(1930),颁布《出版法》。民国二十三年(1934),制定《检查新闻办法大纲》。民国三十六年(1947),又颁布《戡乱共匪叛乱总动员令》,对“煽动叛乱”的言论要“依法惩处”。报纸成了国民党的喉舌。

那时国民党常德县党部的机关报是《常德民报》,虽然它的经费由县财政局拨给,员工薪资十分优厚,但它仍以广告收入作为报纸的额外财源,不惜大篇幅刊登有偿的商业广告。

翻阅民国三十五年(1946)8月15日出刊的《常德民报》。它整版整版地刊登诚记兴百货、老同兴酱园、三兴斋食品店、作人书局、文华书局、美亚服装公司、大丰绸庄、力华绸庄、群义商行、大来机器米厂开幕、春芳学校招生、明义中学迁校、介绍良医、离婚启事、遗失启事以及苏浙皖轮驳事务所、湘西航轮联合局开往长沙、汉口的船期通告。

这些报纸上的广告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常德的经济开始复苏的社会现实,也让现在的“老常德”读到它,不禁回忆起那些熟悉的、远去的商家店铺。或许其中的某条广告,就是你家先人出资刊登的。例如作人书局、力华绸庄就是我的两位同学的父亲参股开设的店子。

 

        中国植物油料厂的广告

这条由中国植物油料厂常德办事处刊登的广告,装载了一段沉甸甸的历史。鸦片战争以后,英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沿长江进洞庭湖,深入到常德腹地。它们在常德大量倾销石油、食糖、颜料、纸烟及其他工业品,同时大量采购桐油、粮食、山货及矿产品出口。

民国初年,英国安利英洋行在水巷口以西的油纸码头堤上建设了一座桐油炼油厂。民国二十五年(1936),中国植物油料厂常德办事处成立。这家办事处购买了英商安利英洋行在常德的产权,在德山老码头和水巷口的旧址上建立了两个炼油厂。它们精炼的桐油运往汉口、长沙,再转运到上海、广州口岸出口国外,那些残余废料便制成洗衣的肥皂,冠名“胜利皂”、“国光皂”、“建国皂”、“溉澜皂”,在报纸上反复刊登广告,吸引爱国人士前来购买。

        

            国民党的招兵广告

这两条“驻日占领军陆军第六十七师招考技术学兵广告”和“宪兵司令部招考入学宪兵佈告”的广告告诉你,日本投降以后,美国政府专门致函中国国民政府,要求中国派出一支由5万人组成的军队协助占领日本。然而此时的蒋介石悍然撕毁国共停战协定,指挥国民党军队抢占抗战胜利果实,根本无暇把兵力分散到国外去。他命令驻扎在上海的六十七师开往苏鲁豫边区进攻人民解放军。至于招考的这些宪兵,他们就是军事警察。解放战争期间,这些宪兵充当了镇压人民反抗的急先锋。

        

        汽车运输业的联合广告

这条由“常德县汽车商业同业公会”属下的安飞、安达、道康、惠安、中亚、伟夷、抗建、建国、众益、大成、大华、联亚、信昌运输企业联合发布的广告,十分清楚地告诉你,它们的货运汽车能通达重庆、贵阳、昆明、彭水、龙泽、茶淌、晃县、长沙、汉口、松桃等地。广告中的这些运输企业集中在大河街和南站(现桥南)一带,全都留下了各自的电报挂号。

  

  美发厅的广告

这家店店主的小儿子是笔者的小学同学。它的广告词是:“鲜空气,电扇风凉。近顾客,嘉许赞扬。西式厅,电烫精良。满君意,坐位舒畅……”

  

            中医诊所的广告

这条中医师吴施海诊所广告,它的广告词是:“特制追风药酒,若患疯病,治疗极灵。连服此药,早日愈痊。”笔者认识这位吴施海中医师。他五短身材,武功了得。解放后他在常德市中医联合医院行医。

         

           相命先生的广告

“惊天雷  相命专家回常  地点西围墙”。这条短短的广告用语是一位自号“惊天雷”的相命先生,在抗战胜利以后,从武汉黄鹤楼重新回到常德时刊登的。他在西围墙(常德会战公墓前面的那段青年路)开设一家相命馆,悬牌为“大哲学家惊天雷相命”。他善于揣测来人的气质、身份以及心理状态,见什么人他就说什么话,听者总觉有理,偶尔能歪打正着,这纯属巧合,于是乎名声大震。常德解放后,他歇业被安排到饮食服务公司某店,当了一名会计。

翻阅解放前常德报纸的广告,便能解读那些熟悉或者不太熟悉的历史。由此可知,报纸的广告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它蕴藏的丰富文化信息,是解放前常德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和社会生活的综合反映。(作者: 曹先辉)

 

 

 

(编辑:雷春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