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太阳山太阳文化的多样性、典型性和世界性
太阳文化,概括地说就是天体太阳光和热能相关的人类文明成果。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是生命之源,太阳代表光明、奉献、幸福和希望。常德太阳山太阳文化,笔者认为,那就是以无疆大爱为主题,以常德太阳山天然太阳神像即盘古化身为依托,以屈原《九歌》祭祀为原创,以当代开发的太阳山应时景区工程为亮点,以深厚的佛、道、儒等宗教文化为补充,把太阳山的“昨天、今天、明天”有机地连接起来。通过沅楚人对太阳图腾从原始崇拜到文明崇拜、高雅崇拜再到现代崇拜这般与时俱进的全程演绎,从而全方位地展示楚风楚韵,歌颂“厚德载物、包容进取”的奉献精神,从而更好地倡导“德行天下”的善德品质、更好地向往和追求光明与美好。
与太阳一样,太阳文化展现出永恒的光辉,闪烁着永远的光芒。常德太阳山太阳文化,是任何名山都不能比拟的。它具有多样性、典型性和世界性,其内涵极其丰富。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谈谈。
(一)具有当今世界上被发现的唯一硕大的原始崇拜图腾
在原始生产生活中,人们感受到了太阳对人类生存的重大恩泽,于是就产生了最原始的太阳图腾崇拜。
古希腊、埃及和印度,他们根据自己的感悟,对太阳的崇拜就凭着各自的想象在岩石上刻或者是在纸上画出图腾。他们的这一些,都只不过是人为的一种艺术造型。就连最著名的古巴比伦人所崇拜的太阳神沙马什,也只是在大石碑的上半部刻划而成;但常德太阳山的这尊太阳神像,是一个罕见的天然实体。他净高213米,宽790米,隐身于重峦叠嶂中。据地质学家的考证,这一尊太阳神像,是在一亿三千万年前的地质造山运动中形成的,形貌与三国时吴人徐整在《五运历年纪》中所描写的盘古十分吻合。他左眼凸起为日,右眼凹陷为月。明末首辅杨嗣昌在他七游太阳山之后写的《游记》中曾说:“固自杰然为一方之帝”的太阳山,当地老百姓又称之为“面山”。所谓“面山”,即人面之山,神面之山。
这一尊屹立于常德太阳山主峰绝壁上的太阳神像,是目前世界上最原始的、资格最古老的太阳神图腾。2010年,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年代最久的楚人祭祀天然太阳神像”的大世界基尼斯纪录之最。
(二)常德太阳山太阳祭祀,经典而悠久
世界上祭祀太阳神的活动,尽管五彩纷呈,但是呈现出的特点都是零散的、简单的甚至刻板的模式。而常德太阳山的太阳神祭祀,则开创了世界祭祀的经典。
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说:屈原见常德太阳山“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其意思是说,屈原所创作的《九歌》,只是把他在常德太阳山看到和听到的武陵郡人在祭祀太阳神时的“鄙陋”之词改成了高雅的楚辞。
屈原的《九歌》,集中了沅楚先人对天下万物、社会万态研究的成果。《九歌》除首篇以主宰天地万事万物之神《东皇太一》为领起,末篇《国殇》祭祀为国捐躯的勇士外,其他四组天神地祗都与太阳精神一一对照,都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人类最大的是爱。当然,《九歌》中也有由爱情故事来勾联的。这样就使祭祀者与诸神灵融为一体。也就是说我即为神,神即为我。这种祭祀活动的整体部署,都很好地体现了朴实的辨证法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从而达到了娱神娱人的和谐境界。
中唐大诗人刘禹锡贬为朗州司马,十年间曾多次登上太阳山观看并为常德先民太阳神祭祀习俗歌舞所感动,从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阳山庙观赛神》诗。从刘禹锡这诗的题目上的一个“赛”字,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在太阳山武陵郡先人祭祀太阳神规模之宏大、人员之众多。要不,诗人怎会用一个“赛”字?这种大规模的群众性的祭祀活动,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
(三)常德太阳山太阳神话传说,完美而温馨
太阳山的神话传说,把太阳神家族具体化、地方化了,因此既具浓郁的地方性特点又具有完美配套的特征。太阳山南麓有月亮山,相传是月亮神居住的地方。尧舜时期,就传说太阳神的女儿即“阳山之女、云梦之神”,每到夏末秋分时就上山给父亲即太阳神献鱼。
云梦泽,据说“云”和“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总称。云泽在长江以北,梦泽在江南。后又称云梦大泽是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上古代湖泊群的总称。唐诗人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诗中写道:“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掌管如此浩大水域的太阳神的女儿即“阳山之女、云梦之神”,每年都要上太阳山献鱼来觐见自己的父母亲。可见这一家子,是何等的其乐融融!
《水经注》载:“今武陵郡夷,即盘瓠之种落也”。开天辟地、身化万物的盘古,就是楚人心目中的太阳神。盘古的另一个名号即刘禹锡在《蛮子歌》中的盘瓠。盘瓠、盘古、伏羲、东皇太一,在荆楚文化中同属一体,均为开天辟地之神,又是光耀万物之神。为了复活盘古形象,太阳山建设者怀着崇敬的心情采用太阳山原石垒砌了一尊高43米、宽90米、头部见方23米的盘古巨象。这一座石垒盘古坐像,与屹立于太阳山主峰绝壁上的“年代最久的楚人祭祀天然太阳神像”遥相呼应。2011年,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最多原生石垒砌的石像——盘古坐像”大世界基尼斯纪录之最。
(四)常德太阳山太阳文化,具有高维多元的时尚诠释
为了更好地总结、继承、展示太阳文化的心路历程和成果,太阳山建设者利用天然资源、依山就势雕琢了一条长606米的摩崖石刻。其视野开阔,内容丰富。
整个壁画,多元一体。从周易的八卦符号到量子时代,从象形文字到网络时代的QQ笑脸,从诸子百家到宗教神话以及各类民俗民风,从人类社会到大自然世界等方方面面,对人类太阳文化的积淀进行了疏理和展示,并对理解和践行太阳文化提出了标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太阳文化的诠释日益系统。太阳山600多米长的摩崖雕刻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太阳精神人格化。这种人格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人的一生为时空坐标来践行太阳的精神;二是以太阳的美德为标准来评判自己的一生。
整个壁画分《生肖篇》、《飞龙篇》和《平安篇》三大篇章。序曲“天足”,寓意要立足于宇宙的至高点来思考和认识世界,这样方能有效地改造世界。第一大部分的“生肖篇”,寓意在太阳精神的催生下人一来到人世间就要树立起远大的理想,用“万物归一”的理念确立“心灵丰碑”。第二部分的“飞龙篇”,寓意人们要按照太阳文化实质,做到大爱无痕、包容进取。第三部分“平安篇”,则寓意人只有实现人生大爱,方能很好地拥抱未来。我们常说:岁月如歌,人生如歌。壁画结尾则是“天柱”。“天柱”上面所刻的“五线谱”,则是人生的总结:人的这一生,你到底谱写的是慷慨激昂的赞歌还是悔之无及的悲歌?这,全在于我们每个人在践行太阳文化精神过程中自己去努力把握。
壁画的所有内容,都充分展示了在太阳文化的孕育和影响下,万物和生共荣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历史地记录并跨越式地演绎了太阳山太阳文化以及太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16年,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最长的摩崖石刻群——太阳山壁画”大世界基尼斯纪录之最。
常德在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诸多有重大影响的文化。例如大家所知道的善德文化、太阳山佛教文化以及桃花源文化等。这些文化,都是由太阳文化衍生而出的。
英国十九世纪宗教学家迈克斯•缪勒曾经指出:“人类塑造出的最早的神是太阳神,最早的崇拜形式是太阳崇拜。太阳神话,是一切神话的核心,一切神话都是由太阳神话派生出来的”。
万物都是太阳孕育下的产物,太阳文化是人类的本源文化。在今天知识大爆发的时代,各门各派的文化五彩缤纷但万变不离其宗。
太阳文化博大精深,所包含的原理、概念和规律,都要比任何其它文化古老和丰富。常德太阳山太阳文化,同样是是古老的,当然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
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和北京等地的专家学者,多次亲临常德太阳山考察考证后都认为:“年代最久的楚人祭祀天然太阳神像”和屈原《九歌》祭祀演绎,是人类太阳文化集成中的极其重要的一章。它不仅是属于常德人民的,而且也是属于全世界、全人类的。
常德太阳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飞龙在天,必惊寰宇。
(作者钟兴珉,常德卷烟厂退休干部)
(编辑:雷春嫍)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