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社科研究>理论研讨>详细内容

道德经

发布时间:2018-12-04 信息来源:社科联 浏览次数: 【字体: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内容简介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 [1]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道德经》的总字数因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马王堆帛书,甲本为5344字,乙本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经古本》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现代《道德经》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数为5162字。

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作品鉴赏

综述

《道德经》主要论述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在物中,物在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

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的派生物。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主题思想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哲学上,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同时也使得《道德经》一书在结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也就是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 

一、之内涵界定

1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阐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于这个概念的总括性的描述:道,非当时社会一般的道, 即人伦、常理之道,也非当时时人所能命名之道。在老子那里已经超越了世俗社会生活,更加接近于自然法则之道,因为天地万物的始基与母源在于,由道开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老子用玄之又玄来描述道的特殊性与深奥性,而其实这个虽然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捪之而弗得,但老子所言之道并不远人,这里只是老子用来强调他所言之道与当时社会所言之道的差异性,并且阐述他所言之道的超然性与根基性。

所以老子在后面的论述中又坦言,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老子感慨道: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老子所言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潦呵,独立而不垓,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句话意思是,在天地生成之前,宇宙中就有混沌的物体存在,它幽静无声,广阔无边,无依无靠又长存不改,它就是化育万物的慈母。”——老子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勉强称它为,命名为

由此得知,老子所言之道首先具有物质性,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原始动力源,并且它的存在独立而不可丈量,具有无限性。对于这种力量,老子自己是无法给予它确切的描述的,所以他认为,道只是权宜之称。

道的特性: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道体似虚而实,所以体内蕴含用之不竭的物质和能量,但不会因自满而溢出。老子认为,道体柔而不刚,内部单纯,外部朴素无华,且清澈透明,长存于天地之间。所以道无处不在,不管是个人,还是人类社会,包括天地万物都应该效法道而运行,而道法自然,返璞归真。这里的自然字面解为自己如此,但是道与自然规律是同一的,也即国中四大皆应效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特性,从而保持自身天长地久

老子所处当时西周社会,诸侯各国穷兵黩武,战乱频仍,社会之礼仪伦理已无法恢复,所以老子看透人类社会之所以会纷争不已,都是由于圣人、礼仪、法令、欲望、智慧等有为措施所引起的,正是因为社会看中名利、实力、好胜等荣誉,所以天下才会出现资源有限性的占有之争。老子因此提出回归自然,顺应无为而治、清净绝智的自然世界的规律,从而才能守弱胜强,达到小国寡民的平静生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2

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因此由道进入德是由自然秩序同向社会秩序的一道屏障,即转而论述人的行为规范。德与法都是规范社会与人的行为的约束力量,但在老子那里两者有不同的地位。老子认为,上德的本质与道之德的本质同于一,因此上德源自于。老子所言之德也不同于常人所言之德。第三十八章载: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

老子认为,上德主张无所事事,一切顺应自然,带有明显的无为特征,可理解为因循自然的行为规范。这种因循自然的德重生命,轻名利,持守清静,戒除贪欲,息心止行,悟道四达, 自然无为,同时以百姓之心为心,将自身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后归于道。下德由上仁、上义及上礼组成,需要人实际去实行与推广,带有明显的有为特征,注重人为的行为规范。从这里可以看出,在老子眼里,孔子推行的仁义理智信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没有达致真正无为超脱的上德境界,所以贬之为下德。上德的无为境界与法本身需要国家制定、国家干预以及公之于世的特性相违背,所以法律不过是下德的范畴而已。但是下德之中,法律与仁、义、礼又有所不同,老子并没有把法纳入到下德的探讨范围之内,似乎可以得出,老子认为,仁义礼是高于法律的,而法律不过是一种治国之器物。

老子之德与孔子之德有区别,同时也不同于,但是世俗之法与礼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程度来讲,春秋战国时期,礼法之间是合为一体的。孔子之德在老子看来是属于下德范畴,是属于人为规范的领域,而老子认为,上德表现为无为,即不去考虑德与不德的问题, 反而是最大的德。

二、道法自然的本体论意义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河上公注:人当法地安静柔和也,种之得五谷,掘之得甘泉,劳而不怨也,有功而不制也。天湛泊不动,施而不求报,生长万物,无所收取。道清静不言,阴行精气,万物自成也。道性自然,无所法也。王弼注:法,法则也。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也;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用智不及无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无形,有仪不及无仪,故转相法也。道顺自然,无故资焉;地法于天,人故象焉,所以为主,其一之者,主也。可见,此处并非法令制度,而作动词效法之意。《道德经》第25节中,老子第一次提到字,据帛书记载,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俗理解为,道是创造天地万物的原始之母,因此人要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道法自然并不是把道与自然对立起来,道是终极的、绝对的,没有,所以就是自然自然这一概念在老子的学说中一般有三方面构成,即一是不干预,自由发展,二是不勉强,三是出于天然,不假人工造作者。

由此可以看见,老子所言之道,即因循自然之规律达致无为而无不为之境。此处,一词在句中作为动词,即效法、因循、遵守之意,而无法则、法律之意。

当然,法也有超越世俗法律之上的自然法则之意,即遵循社会常理、常识、常情,而这些既是的引申义,从而也可作为世俗法律之根基与合理性之评判。

老子认为,国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君王大。天、地、王三者都要依循道来成就,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在于道是根基、母体之所在。而王作为国家的统治者要治理国家,也应遵循老子所言之道,而此道运用到政治治理之中,也即法律、伦理、政策、规则等都应顺应道的发展规律。

2、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由于古书一般没有标点与分段,所以后人在加注的时候,囿于不同的学识,从而对此句话产生不同的意义理解。这种划分是由唐代李约在《道德真经新注》断句而成,他将改为而衔接上句国中四大之君王大。

李约注: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是谓域中四大。王者法地”“法天”“法道之三自然而理天下也。天下得之而安,故谓之。凡言人属者耳,其义云法地地如地之无私载。法天天,如天之无私覆。法道道,如道之无私生成而已。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例也。后之字者谬妄相传,皆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则域中有五大非四大矣。岂王者只得法地,而不得法天法道乎?天地无心,而亦可转相法乎?又况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道为天地之父,自然之子,支离决裂,义理疏远矣。高明也在《帛书老子校注》中认为,李说虽辨,而历代学者多弃之不用或谓乃小儿牙牙学语单词重叠,非老子之。虽说不词,但确为古之一说,况且如今尚有信从者。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所言非王者只得法地而不得法天”“法道,而谓人,地,天皆法于道也。若此句法如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虽谓三生万物不言而喻,生万物者当为绝不会理解为生万物者耳。

古棣在《老子校诂》中解释此四句说:法地地,是说以地之所以为地者,为法,地之所以为地,即地无私载;法天天,是说以天之所以为天者,为法,天之所以为天,即天无私覆;法道道,是说以道之所以为道者,为法。

道之所以为道者的特质,即道法自然自然便是自己如此,即自因、自成、自本、自根,道法自然,即道以自己如此,自成、自因为法,而不横加干预,亦即无为。这里字有法则之意,君王要以大地的无私载、谦卑无争为法,以天之无私藏为法,以道之自然为法,从而道与自然归一。

此处之法乃道之法,对道的遵循可以使得天、地、人三界秩序井然,得以理治。高定彝认为,此句表达了古人的系统论的观点, 宇宙万物是一个整体,人、天、地、自然等构成了一个有层次、结构、整体的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当然由王到地、天,最后到道、自然,叶海烟认为,这一层层递进之中也有超越之意在其中,也即可以扩充为归向超越的意蕴,而不止于依循效仿

三、道法自然的法哲学意义

1的关系

一是老子之道是一种特殊之物,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人们无法确定其名,以相称。这种特殊之物有具体与抽象之分,道不仅指道路路程途经等,还指代方法技艺事理规则常理思想体系等。而特殊之物主要是从具体之道层面而言。如第二十五节,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二是精神性范畴之道,主要指老子将道对自然界的作用抽象化,演化为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

三是规则或常理层面之道。如第九节,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四是方法层面之道。如第五十九节,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上述四层关于义的阐述中,第三层规则或常理层面之道与法律之法是相通的。法是对常理常识常情的一种规范化,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这种刚性规则得以实施。而作为规则或常理之道更多的是一种自然法层面的东西,或者道之规则为自然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否则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常理之道是社会生活之道,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是一种普遍认同的社会规律或习俗习惯,受到伦常关系的制约。

从这两个层面来说,道之规则与常理是法形成的环境与基础,法不过是以正式的形式规范化了的自然规律与常理,因此法与道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法来源于道,且反过来要顺应道的运动。

2道法自然思想异于西方自然法

《老子》中体现的就是中国自然法思想,可以看做是中国道家法律学说的肇始。在中国古代,老子第一个提出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观点。老子的道法自然与西方自然法思想在本质上不一样。西方自然法思想发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传统,正义、善、民主等理念是其基础,并且作为评价实在法或人定法的应然性依据。而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立足于万物的本原,即,试图通过认知来达到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终极把握,从而依而生。这种不是自由、理性、民主或正义等理念和评价标准,而是一种不可名之特殊物,一种天长地久的规律性东西,兼具物质和精神层面,存于天地之间自我循环。

总而言之,老子认为,统治者治理国家贵在无为无事等圣人之治,而圣人之治的手段并不是通过制定刑法等国家制度来对老百姓加以规制,圣人以合乎自然、不行强制来推行其统治。而法律制度是治国者统治人民的工具,是统治者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与维持社会秩序建构的国家机器,老子认为这些法律制度以及国家机器的存在都是统治者的有为措施,而这些有为措施又体现了统治者雄心、私欲、智慧等产生争战、贫富、盗贼等祸害的缘由的因素,往往滋扰人民按自然之道来生活,所以老子极力反对这些措施与法令制度。因此,从老子道法自然思想中可以得出结论,法需要顺应的运动,效法自然之律,在辩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治理作用。

文学特色

音韵之美

《道德经》句式整齐,大致押韵,

为诗歌体之经文。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二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三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四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五十八章)。这些词句,不仅押韵,而且平仄相扣,有音韵美,也有旋律美。朗诵经文,是一种美的享受,在音韵之美中体味深刻的哲理。

讲究修辞

《道德经》的语言非常讲究艺术性,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使词句准确、鲜明、生动,富有说理性和感染力。

1、对偶

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三十九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六十三章)。对偶句子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便于记忆、便于传诵。

2、排比

排比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鼓动力。《道德经》中排比句较多。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心妨(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二十四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四十一章)。

3、比喻

《道德经》中比喻亦多。如: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六章),以玄牝喻,生养万物。又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八章),通篇以水喻人,把水拟人化,赞颂得道者的高贵品质。再如: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十章)、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二十章)、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皆以婴儿喻道者的纯洁、天真、朴实无华。又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塔,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连用三个比喻,讲明从小做起的道理。这些比喻,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4、设问和反问

如: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十三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七十四章),这些设问与反问,增加了语言波澜,扣人心弦,起到了引人注意、思索的效果。

5、联珠

联珠又叫顶真,是把前一句后边的词语作为后一句开头的词语,把语言连续说下去的一种修辞手法。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又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联珠使语气连贯,结构严密,更好地反映事物的有机联系。

语言精辟

《道德经》语言极为精辟,是至理名言,形成诸多成语、格言、座右铭。如:天长地久(七章)、上善若水(八章)、少私寡欲(十九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七十八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四十六章)。有的原句,今已演变为警句,广泛流传。如:功成,名遂,身退(九章),现为功成身退知其白,守其黑(二十八章),现为知白守黑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四十五章),现演变出大智若愚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七十三章),现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现为知足常乐宠辱若惊(十三章),现为宠辱不惊 

价值影响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 

历史评价

中国

西汉·司马谈(史学家司马迁之父)《论六家要旨》: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西汉·司马迁《史记》: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执,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多明也。 

三国曹魏·王弼: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

唐代·唐玄宗:《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

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

北宋·宋太宗:伯阳五千言,读之甚有益,治身治国,并在其中。

北宋·欧阳修:老子为书,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

北宋·苏辙:言至道无如五千文。

明代·明太祖: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

清代·魏源老子之书,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老子》救世之书也。故二章统言宗旨。此遂以太古之治,矫末世之弊。

民国·严复:夫黄老之道,民主之国之所用也。故能长而不宰无为而无不为。君主之国,未有能用黄老者也。汉之黄老,貌袭而取之耳。君主之利器,其惟儒术乎!

民国·鲁迅: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民国·林语堂:老子的隽语,像粉碎的宝石,不需装饰便可闪耀。

毛泽东:《道德经》是一部兵书。

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范畴是,而的观念是《老子》首先提出的。

郭沫若:《道德经》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又是一部兵书。 

国际

英国生物学家、科学史家、两次诺贝尔奖得主李约瑟道家对自然界的推究和洞察,完全可与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希腊相媲美,而且成为中国整个科学的基础。中国人的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这些树根,今天仍然生机勃勃。

德国哲学家尼采: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德国哲学家、启蒙运动学家康德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和亲近自然的思想与老子思想有关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中国人承认的基本原则是理——叫做””道为天地之本、万物之源。中国人把认识道的各种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学术……。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

美国哲学家威尔·杜兰:或许除了《道德经》之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摘要。

德国总理施罗德: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

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比利时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普利高津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谐的奥秘、寻找社会的公正与和平、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道德完满三个层面上,对我们这个时代都有新启蒙思想的质。道家在两千多年前发现的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愈来愈清楚地展现在人类的面前

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卡普拉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美的生态智能,它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

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并批判今天人类文明缺陷的先知。老子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体人类的最终命运。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我不是理论的创立者,我只是个(道家)得道者,我们在这里面临着人类地位所固有的和令人难忘的表现在中国古代(道家)哲学中的一些互补关系。

历代注本

先秦至六朝

李零:郭店竹简校读记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文物出版社)

韩非《解老、喻老》

河上公《老子章句》(四部丛刊)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四部丛刊)

严遵《道德真经指归》(《道藏》)

王弼《道德真经注》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

谷神子《老子微旨例略》

谷神子《道德指归论注》

王羲之《道德经贴》

葛玄《老子节解》

顾欢《道德真经注疏》

《六朝写本残卷》(敦煌庚本)

无名氏《道德真经次解》

初唐至五代

陆德明《老子音义》

魏征《老子治要》

傅奕《道德经古木篇》

颜师古《玄言新记明老部》

成玄英《道德经开题序诀议疏》

李荣《道德真经注》

李约《老子道德真经新注》

景龙《道德经碑》

开元《御注道德经幢》

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

唐玄宗《道德真经疏》

广明《道德经幢》

景福《道德经碑》

马总《老子意林》

王真《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

陆希声《道德真经传》

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疏》

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纂疏》

乔讽《道德经疏义节》

唐人《唐人写本残卷》


两宋至元代

宋鸾《道德篇章玄颂》

王安石《老子注》

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篡微篇》

吕惠卿《道德真经传》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

苏辙《老子解》

陈象古《道德真经解》

邵若愚《道德真经直解》

程俱《老子论》

叶梦得《老子解》

时雍《道德真经全解》

程大蛙《易老通言》

员兴宗《老子略解》

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

黄茂材《老子解》

寇质才《道德真经四子古道集解》

吕祖谦《音注老子道德经》

葛长庚《道德宝章》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

赵秉文《道德真经集解》

董思靖《道德真经集解》

李嘉谋《道德真经义解》

林希逸《老子口义》

龚土呙《纂图互注老子道德经》

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

刘骥《老子通论语》

曹道冲《老子注》

宋徽宗《御制道德真经》

李荣《荣道德真经义解》

赵至坚《道德真经疏义》

李道纯《道德会元》

刘辰翁《老子道德经评点》

邓琦《道德真经三解》

刘惟永《道德真经集义大旨》

杜道坚《道德玄经原旨》

景礻右《甘肃天真观道德经幢》

麻沙本《老子道德经》(《刻本》)

赵孟頫《老子道德经》

张嗣成《道德真经章句训颂》

陈致虚《道德经转语》

吴澄《道德真经注》

林至坚《道德真经注》

何道全《老子道德经述注》

蒋融庵《道德真经颂》

陶宗仪《老子》

明代

明太祖《御注道德真经》

危大有《道德真经集义》

薛蕙《老子集解》

张洪阳《道德经注解》

释德清《老子道德经解》

朱得之《老子通义》

王道《老子亿》

陆长庚《老子道德经玄览》

沈律《老子道德经类纂》

王樵《老子解》

李贽《老子解》

张登云《老子道德经参补》

沈一贯《老子通》

林兆恩《道德经释略》

陈深《老子品节》

徐学漠《老子解》

王一清《道德经释辞》

彭好古《道德经评点》

归有光《道德经评点》

祝世禄《老子奇评》

陈继典《老子道德经参补》

孙《老子评注》

钟惺《老子文归》

钟惺《老子文归》

陶望《梅阁望老子解》

赵亮《老子译注》

洪应绍《道德经篇》

龚修默《老子或问》

潘基庆《道德经解》

郭良鞠《老子道德经斋解》

陈仁汤《老子奇赏》

程以宁《太士道德宝》

颐汤畴《道德经解》

吴勉学《校老子道德经》

方宇惠《南宁惠王弼注老子道德经》


清代

王夫之《老子衍》

顾如毕、孙承择《道德经参补注释》

张尔鼓《老子战略》

马肃《老子》

德玉《道德经顺石朱》

传山《老子解》

宋常星《道德经讲义》

花尚《道德经眼》

徐永礻右《道德经集注》

郭乾泗《老子元翼》

徐大椿《道德经注》

纪昀《老子道德经校订》

黄文运《道德经订注》

卢文绍《老子音义考证》

毕沅《老子道德经考考异》

姚鼐《老子章义》

郑环《老子本义》

倪元坦《道德经参注》

纪大奎《老子约说》

任兆麟《老子述记》

吴鼐《老子解》

潘静观《道德经妙门约》

汪中《老子考异》

王昶《校老子》

邓日亘《道德经辑注》

江有诰《老子韵读》

严可均《老子唐本考异》

洪颐煊《读老子丛录》

清阳子《道德经注义》

王念孙《老子杂志》

李涵虚《道德经注释》

魏源《老子本义》

宋翔凤《老子章义》

吴云《老子道德经幢残石校记》

陈澧《老子注》

俞桓越《老子平议》

高延第《老子证义》

陶鸿庆《读老子札冖》

易顺鼎《读老札记》

吴汝纶《点勘老子读本》

郭谐《老子识小》

滕云山《道德经浅注》

严复《老子道德经评点》

孙诒让《老子校语》

文廷式《老子校语》

陶邵学《校老子》

于累《老子校书》

邓延桢《从砚斋笔记》(卷三)

徐鼎《读老子杂释》

易佩绅《老子解》


民国以来

刘鼎和《新解老》

张之纯《评注老子菁华》

张其淦《老子约》

故薇元《道德经达话》

区大典《老子讲义》

马其昶《老子故》

田潜《篆文老子》

杨树达《老子古义》

罗振玉《老子道德经故事异附补遗》

罗振玉《老子残卷六种》

罗振玉《敦煌本老子义残卷

蔡廷干《老解老》

吴承仕《老子音义辩证》

马叙伦《老子校诂》

江希张《道德经白话解说》

徐绍祯《道德经述义》

支伟成《老子道德经》

程辟金《老子哲学研究和批评》

郎擎霄《老子集解》

奚侗《老子集解》

罗运贤《老子余谊》

曹聚仁《老子集注》

高岳岱《新式标点老子道德经》

陈柱《老学八篇》

陈柱《老子》

陈柱《老子集训》

丁福保《老子道德经笺注》

李继煌《新解老》

王重民《老子考》

钱基博《老子道德经解题及其读法》

王力《老子研究》

陈登氵解《老子今见》

李翘《老子古注》

高亨《老子正诂》

孙思日方《老子政治思想概论》

蔡尚思《老墨哲学人生观》

江侠奄《译老子原始》

缪尔舒《老子新注》

胡怀琛《老子学辨》

丁惟鲁《道德经》

胡哲敷《老庄哲学》

汪桂年《老子通注》

钱穆《庄老通辨》

于省吾《老子新证》

何士骥《古本道德经校刊》

余嘉锡《四库提要老子注辨证》

蒋锡昌《老子校诘》

王恩洋《老子学案》

劳健《老子古本考》

张默生《老子章句新释》

严灵峰《老子章句新编》

严灵峰《老子众说纠缪》

严灵峰《老庄研究》

严灵峰《老子知见书目》

严灵峰《无求备斋老子集成》

严灵峰《老子达解》

叶玉麟《白话句解老子道德经》

肖天石《老子哲学阐微》

陆世鸿《老子现代语解》

张纯一《老子通释》 

许大同《老子哲学》

张起钧《老子》

谭正璧《老子读本》

朱谦之《老子校释》

任继愈《老子今译》 

吴康《老子哲学》

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笺》

杨兴顺《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及其学说》

王寒生《老子道德经注》

何钅监宗《老子新绎》

梁容岩《老子的流传与注解》

杨柳桥《老子译话》

罗根泽《老子选注》

车载《论老子》

程兆熊《老子讲义》

徐复观《老子的道德思想之成立》

李慈铭《订老子》

吴静宇《老子义疏注》

钟应梅《老子新诠》

赵文秀《老子研究》

唐子长《老子重编》

田干吾《老子》

吴常熙熙攘攘《老子正义》

肖纯伯《老子道德经语释》

葛连祥《老子会通》

纪敦诗《老子正解》

封思毅《老子述解》

龚乐群《老庄异同》

王淮《老子探义》

余培林《新译老子读本》

周绍贤《老子要义》

蔡明田《老子的政治思想》

胡寄窗《道家的经济思想》

童书业《老子思想研究》

钱钟书《老子王弼注》

金容活《老子自然哲学中无为之功能》

容肇祖《王安石老子注辑本》

严灵峰《老子崇宁五注》

严灵峰《马王堆帛书老子试探》

严一萍《帛书竹简》

郑良树《竹简帛书论文集》

许抗生《帛书老子注译与研究》

张松如《老子校读》

复旦大学哲学系《老子注释》

哲学研究编辑部《老子哲学讨论集》

梁启超《老子哲学》

高明《帛书老子校正》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

胡适《老子校》

林语堂《老子的智慧》

陈鼓应《老子注释与评价》

朱谦之《老子校释》 



国外学者

大田晴轩《老子全解》(日本刊本)

东条一堂《老子王注标识》

武内义雄《老子原始》

武内义雄《老子之研究》

武内义雄《译注老子》

狩野直喜《老子河上公注跋》

福永光司《老子》

木村英一《老子之新研究》



道德经.docx




(编辑:雷春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