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河街的前世今生
应该说,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和彰显,是常德河街这个“旅游产品”最鲜明的特色。2013年,城市的决策者和规划师们试图提炼、整理、呈现古城常德2200年的历史,河街很自然就浮现在眼前。
它不是常德的根。最早的河街出现在500年前的明朝正德年间,当时那是一串建于河滩之上,夹在城池和沅江之间的吊脚楼。因为地势低洼,每次洪水“,总会被淹没,积水成河,所以人们就叫它“河街”。光顾”
河街后来的荣耀谁也没想到,这条逐渐演变为约2公里长的街道,成了近代中国第二大油码头和湘西北商贸物流中心,扮演着促进常德及湘黔周边地区经济繁荣的重要角色。
穿越时空,那条街市的繁华宛若一部黑白电影,承载了世代常德百姓的记忆,也见证了身后城墙里八街九陌、亭台楼榭的起与落、盛与衰。
河街演进的历史
公元前277年,常德城还只是个以农耕捕鱼为业的小村庄。因为“左包洞庭之险,右扼五溪之要”的特殊地理位置,秦蜀郡守张若奉命在此筑起土城,继续寻找重创楚国的机会。
常德建城主要是政治军事上的考量。但沅水水系西连川渝、南通五溪、滇黔,东入洞庭,北达江鄂,流经常德水势平缓,自农耕时代以来,这里又是湘西北各种经济商品的贸易集散地。到唐代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常德已变成“舳舻蚁集、商贾云臻、连阁千重、炊烟万户”的大集镇。
史书中第一次提到“河街”是明嘉靖《常德府志》:“河街,南门外,临江,商贾辐辏之所”;到清嘉庆,开始有“大河街”、“小河街”的记载;进入清同治年间,“麻阳会馆”才出现在“南城外”。可见,从河街到大河街、小河街、麻阳街历经了两百多个春夏秋冬。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在神州大地显现。位于沅水水系尾闾的常德,成为吞吐中原及东南各省财货的商贸大码头。清末民初,以河街为中心的常德城区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了白银3000万两,各地商人在常德建立的经商“会馆”至少有17个,开设会馆的商人遍及全国十多个省;1906年,常德还被辟为外商寄货港,英、美、日、法、德等国在常德开办了至少20家洋行、商号。
“大河街的金子,小河街的银子,麻阳街的痞子。上南门高,下南门低,银子出在河街里。”这句流传于常德民间的谚语,形象生动地诠释了当时河街浓郁的商业氛围和市井生活气息。
古城常德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衰。1939年4月起,为牵制中国军队对云南的反攻,并掠夺战略物资,侵华日军对常德发动了疯狂的进攻。特别是1943年11月震惊中外的中日常德大会战,常德以一城尽毁的代价,谱写了中华儿女抵御倭寇的孤城壮歌。河街经济从此一蹶不振。
新中国成立后,水上运输逐渐被现代交通工具所取代,河街的光润也随之没入跌宕起伏的历史长河。1990年,因修建城市防洪圈的需要,这条日暮途穷、逢洪必淹的老街被彻底拆除,成为了今天为市民熟知的诗墙公园。
河街重建的起源
河街化为诗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叶落知秋、因势利导,常德城不再紧附于沅江繁衍生长,它借助国道319、207途经城区段的多次改线,掉头向这片沉积平原的广漠腹地开枝散叶。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8年间,常德用一种以顺诛逆的气概,完成了从产业到城市的颠覆和重构,再次累筑了湘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高峰。但,那段萦绕在诗墙上空的集体记忆却愈久弥新。
2014年1月,以徐芳明为代表的一批市政协委员,向市政协六届二次全会递交了《关于复原清末民初常德沿河古街场景,打造文化旅游亮点的提案》。这份提案随即作为当年全会一号提案,被市委、市政府采纳。
为最大限度复原三条古街的原始风貌,政协文史学习委、市规划局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历时3个月,采访曾在河街居住的老人近百名,整理口述、撰写文史稿60余篇;牵头聚集高校老专家、老教授探访湘西古镇,了解当地的码头文化和水文化,整理档案资料500余卷;还专程前往北京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档案馆、湖南省方志办等地查阅资料、图片;甚至辗转联系原广德医院(现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巴天民之女巴玉华教授、中国台湾历史学家吴相湘教授故人,从美国、中国台湾征求了370多份文稿、230多幅珍贵图片。
市委、市政府采纳政协的提案建议后,市委、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在政协机关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了政协委员、文史专家、民俗学者的意见建议,确定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在穿紫河风光带姻缘河地段再现清末明初的常德河街盛景。
此后至今,“再现河街盛景”再也没有脱离过政协委员的视线:2015年1月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戴奇林委员作了题为《让建设中的常德河街注入更多历史文化元素》协商发言;2017年1月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张艳委员作了题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盛妆常德河街》协商发言;今年3月以来,市政协文史学习委组建课题组,就“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常德河街融合发展”进行深入调研,在与相关单位对口协商后,于6月16日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正式提交了调研报告。
河街规划的形成
把时间重新拉回到2014年年初的那个冬天。
从文稿图片到具体的重建方案,这中间仍然横亘着巨大的沟壑。因为再多的图片也是局部,再多的文稿也是意象。如何将理想还原成现实?在当时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千头万绪的课题,市规划局局长张国政笑言“压力山大”。
为最大限度的还原细节,市规划局与具体承担设计任务的市建筑规划设计院相关团队一道,驱车到古城建筑保存相对完好的泸溪浦市镇、吉首乾州古城、怀化洪江市、黔阳古城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素材。最终,基本规划思路确定:在有图片中记录的400多栋建筑中精选200栋更具代表性的建筑单体,采取现代与传统技法相结合的方式,再现1940年前的历史场景和建筑特色。
在他们的脑海里,新河街分为三段:第一段,麻阳街,以原麻阳街的建筑为设计依据,采用全木结构,一边靠城墙搭建,一边临河形成吊脚楼;第二段,小河街,注重还原当时小河街的建筑特点,建筑单体略大于麻阳街,采用砖木结构;第三段,大河街,着力还原抗战前大河街的洋行、店铺和住宅,建筑以四合院和窨子屋为主,采用砖混结构。三段街区融为一体,共同形成有特色、有文化、有故事、有民俗,同时又兼具商业氛围和休闲观光氛围的新型综合街区。
具体的设计工作更加琐碎复杂。因为每一栋建筑、每一个细节都蕴藏着故事,都要在“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给子孙后代留什么”的问与答间取舍、考量。
为防火防盗,过去的窨子屋高墙环绕,里面是木质房舍,设计团队就在外墙上开设竖向通风窗,既强调高耸感又引入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过去吊脚楼木质的基脚长期泡在水中易腐蚀,考虑到穿紫河水位相对稳定,设计采取十字接口的方式,水面以下用花岗岩立柱,水面以上延用木头,既耐用又保持了原有景观;过去房屋间直接用木板做间隔,不符合当代消防管理要求,设计团队经过反复测量制定出每栋建筑之间的合理间距,并用核心墙隔开。
考验设计团队的另一大难题是,建筑外观要造微入妙、传神有灵,经营业态结构又必须新老结合、古为今用,所以,新旧业态的矛盾与融合都要涵盖在设计过程中去解决。
过去鸳鸯走马楼楼层低了,满足不了现代的使用需求,设计要考虑鸳鸯走马楼未来用作戏院的经营特点,进行合理加高;过去平安客栈只是一间简陋的小屋,除了床没有多余的家具,只能睡觉,重建时要兼顾实用性改变屋内结构;过去的铁匠铺、篾匠铺在当下已丧失存在价值,恢复过程中就必须思考它在现代街区中的商业用途和营运需求。如此种种,鳞次栉比、千节百扣。
河街建设的探索
如果说“再现河街盛景”,在政协委员眼中是一个理想、一份责任,在规划设计人眼中是一张蓝图、一场对话,那么在工程建设者眼中,就是一轮荆棘载途的探索、一次令行禁止的前行。
2015年1月20日,接过精心打磨的设计图纸,市经济建设投资集团经山水公司正式吹响了河街项目建设的号角。他们把总占地面积196.9亩、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的3个街区,细分成了7个区域同步建设施工。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不走形、不跑样,市规划局、市建筑规划设计院每天按照专人进行现场巡查,通报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确需优化的部分设计方案组织进行及时调整。“当时,几乎常德所有的好木工都参与到了河街的建设中”,60岁的主设计师杨正喜事后回忆。
在开展每一道工序前,他们都会先做成一批样本,把相关所有单位的负责人召集到现场,进行比对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后再统一施工。例如:瓦脊上的飞挑,为达到最好的视觉效果,施工单位先在小河街选了十来栋建筑做出十多种不同样本,再召集设计团队、建设团队、施工队伍进行比选,最后确定了其中的三种。
过去河街建筑多为榫卯结构,由立柱、穿斗屋架、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建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对于这种弹性结构,吻合处木楔长短的掌控至关重要。在部分施工现场,发生榫卯结构采用的木楔比原设计的短、材质也有所差别的状况时,规划设计团队都会督促按要求及时更换。整个过程,包括建筑单体用不用马头墙、开不开老虎窗,河街门楼、地面的铺装及绿化,街道路灯的样式,雕塑造型的选择等等,全由规划和设计人员现场会商决定。
2016年10月18日,异地重建、修旧于旧的常德河街,在常德旅游节开幕当天涅槃重生。
三大街区中,麻阳街经营地方特产和风味小吃,小河街以民间小吃、特色餐饮、旅游商品为主,大河街经营品牌餐饮、茶楼、客栈、酒吧、古玩字画和民间手工艺品等。同时,整段河街以五个码头为节点,以麻阳会馆、鸳鸯走马楼等标志性建筑为载体,整体布局常德特色钵子菜馆、本土戏曲剧院、民间技艺表演、民间手工艺工坊、常德特产集合店等地方文化项目。
游走其间,沈从文笔下的常德河街分明又重现在了世人眼前……
(编辑:雷春嫍)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