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建筑文化的变迁
摘要:常德作为一个两千多年的古城,近代以前有大量的古建筑遗存。本文通过对常德城市建筑文化的变迁研究,阐明城市代表性建筑对城市历史文脉传承的意义,以加强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增强城市的文化竞争力。
俄国文学家果戈里说“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典和传说都已缄默的时候,而它还在说话。”美国著名学者、建筑师“弗.劳.赖特也说:“建筑基本上是全人类文献中最伟大的纪录,也是时代、地域和人的最忠实纪录。”因此研究城市的历史文化,务必考察城市的建筑遗存。
建筑起源于实用,如墨子所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大部分建筑平平,在经济不发达的古代社会是正常的现象,但是能在大部分平常的建筑中,凸显出一座座不寻常的建筑来,就必须要从文化中去解释了。
一、常德传统建筑的消失
中国建筑是土木的史书,建筑文化对往事的叙述和召唤是任何优美的诗歌、音乐都不能替代的。常德留下的古建筑很少,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原因中除了经济运输条件的限制外,还有中国建筑自身的原因。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阳宅选料,富人和官府多用砖木,穷人也只有用蓠草和泥巴做原料。阴宅选料多用石材,古人认为,石器为邪物,不可置于室内,很多风水理论中都有提及。现代科学证明,有些石材含有各种辐射元素,有害健康,古代认为石料有邪气之说看来不是空穴来风,至少是古人经验性的结论,因此古人在建筑上,除墓和纪念性建筑外很少大面积的采用石料。所以中国大量古建筑不易保存,常常毁于火灾和战乱。能保存下来的多为屡经修缮的宗教建筑、风水符号如塔、华表、牌坊,阙等,以石材为主料的墓也多因盗掠而残缺不全。从主观上说,与人们的保护意识有关,与人们对文化功能的认知程度有关。由于常德古建筑大多不存,作者只能从浩如烟海的史册中去拼接常德古建筑的风貌,但要原原本本的还原历史已是不可能了。
近代以前常德的传统建筑从功能上大体分有:城防建筑、宗教建筑和祭祀纪念建筑、文教建筑、观演建筑、行政办公建筑、民用生活建筑(民房、水井、路桥)。所有的这些建筑又可归为两类,一为死者,一为生者。
(一)纪念建筑
常德城内大大小小的亭堂馆台等纪念性建筑:
纪念性建筑是缅怀古人的,纪念对象是常德本土名人,以及客籍并有功于常德的名人,以及在常德寓留过的名人,如屈元、伍子胥、王夫之。包括古人所遗故居,或后人感怀而建亭堂,以及重要陵墓碑牌等。常德的纪念性亭台有:北亭、东亭、子胥亭、招屈亭、静芳亭、心远亭、涵碧亭、乐止亭、来月亭、九芝堂、寓贤阁、武陵草堂等;这些建筑具有典型的中国古建筑特色,立石为柱,梁枋相连,斗拱飞檐,雕梁画栋、屋厅采用庑顶或歇山顶,体现出中国建筑的宽宏和瓢逸之美。一般纪念性建筑规模比较小,但相当精致坚固,以求长久的存在。历史上大型的纪念建筑则是墓地。除此外还有纪念神异事件的建筑,如九芝堂,因常德现灵芝而建。
名人故居只有历史记载,没有留下实物。
纪念陵墓有春申君墓、常德公墓、常德会战公墓。日军败退后,常德国民政府将阵亡将士集中合葬于一个巨大的炸弹坑内,然后上面筑起一个方台大墓。1944年,74军留守处奉命建纪念碑牌。包括牌坊、牌坊上有蒋介石、陈诚、白崇禧、于右任等题词题字。在左边建纪念亭,在墓前建纪念塔,王耀武题塔名,塔后是纪念堂。如今墓和纪念堂已不存在。常德发掘保存较好的墓葬是明王墓。
纪念碑牌有国宝级的铁经幢:原为乾明寺所有,铸造于宁代建隆年间(960-963),用生铁铸成,历经一千多年风霜雨露剥蚀,至今仍然铮亮无损,花纹图案清晰可见,现已移至城市滨湖公园肖心岛上,是佛教的纪念性建筑,上镌刻般若婆罗密心经,大约是古人防止经典失传之意,铸以永固,让后人代代相传。与此同样贵重的还有宋碑,有著名书法家米芾为禅院书的“宝藏”石刻。
纪念性建筑是城市凝固的历史,纪录着城市的重要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从中后人可以读出城市的沧桑,感受城市历史的厚重。因此一个城市必须高度重视纪念物的保留,它承载着城市的历史,牵动着在此出生或生活过的所有人的情思。一个飘泊多年的游子,重归故里,也许想看的只是一块墓地,一个石碑,一棵老树,一口古井。我们不妨多重视一下纪念物的保存,我们保护的决不仅仅是一物,而是城市历史的血脉,是保护人们心灵的港湾。今天的南京城,如果没有六朝金粉的秦淮河还在流淌,如果没有梅花山下的教陵,如果没有孙中山先生长眠于此,还有多少值得人们去向往呢?保留大量的纪念物能让来者感到在历史中穿行,与古人对话,实现一次穿越时间隧道之旅,找到自己的时间坐标。继往开来,传承创新。不单要尊重名人的安息之所,一个城市也要重视草根阶层的灵魂栖息,我们在城市建设中不妨多重视一下逝者的安息,让墓地成为生死留恋永恒之所。这是一个城市让人斯守留恋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一种血缘和地缘的联结。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不重视逝者的城市是没有前途的。
(二)祭祀建筑
祭祀建筑的祭祀对象多与常德人物无关,是自然崇拜、天神崇拜、偶象崇拜的结果。这些崇拜是科学不发达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精神寄托方式,积淀下来形成的一种文化,在物质形态上,则外化为各具特色的祭祀建筑。根据统计,在清末,常德官方建祭祀神庙39处,民建50多座。寺观有20多座。祭祀建筑在古代有着崇高的地位,受到法律的宠护。祀典上名目繁多的大小神灵在城市里得到崇高的礼遇,大大小小的庙宇成为古代城市的标志景观。
东汉时常德建有伏波庙,以纪念伏波将军马援。所以也称马王庙。汉中期,阳山建阳山庙,以祭阳山之神,并祀征南将军梁松,他把郡治迁到武陵,在常德人心中位置很高。唐太宗时,学宫内也建孔庙,专祀孔子,因为是文化人崇拜的偶象,也称文庙。文庙均仿山东曲阜孔庙格局修建,内设祠、堂、殿,为祭礼、祭贤、祭女节和行礼习书之所。只是在规模上小于曲阜。常德的孔庙建在城西南的书院内。明1539年常德府城图中,标注的建筑十八处,其中就有寺庙宗祠六处,占三分之一。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的常德府城图中标记五十多个,其中文昌庙、关帝庙、府城隍庙、县城隍庙、万寿宫先农坛、社稷坛(城北门外)龙王庙、鼎文阁,毁于兵祸。至于各行业的祭祀建筑则更多,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有的则把祭礼偶象摆在家中、会馆等地定期祭拜。宗教建筑的兴盛说明人们在思索人生问题上有了更高的精神诉求。
(三)旌表建筑
旌表建筑在古代主要是以阙、华表、牌坊为主,最初发明这一做法是为了记录错误,以便改正,但后来就演化为表彰功德。常德的牌坊比较多,按照旌表对象可以分为三类:
1.表彰功名的大约有64座,表彰对象是考取进士或举人的常德士子,这些牌坊的名称大同小异,如进士坊、丹桂坊、凌云坊、登科坊、折桂坊。
2.表彰忠义的牌坊也很多,载入县志的有22座,表彰对象是有功之臣,或是在外为官的常德本土人士。名称多与效忠和感谢皇恩有关,如:忠节坊、尚书坊、三世承恩坊等。
3.表彰贞洁和孝道的常德城有十四座,如节孝坊、双贞坊、荣保三节坊。
这些牌坊散布在常德城各处,选材均为石料,精雕细琢,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是在清末这些牌坊大量毁损,史志多不载,但据推测,应毁于战乱。
(四)风水符号
符号建筑有的反应是图腾崇拜,如华表,还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图腾柱,但众多的还是风水符号,这是传统风水文化的体现,是人与自然矛盾面前一种无能为力而又充满了种种幻想的诉求。有一句戏词,家喻户晓,那就是“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这里的宝塔镇河妖,确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风水信仰,反映出朴素的自然崇拜思想。是生产力低下,人在自然面前力量弱小,寄托于超自然力量的产物。大凡中国有名山的地方多有宝塔,有大河的地方多有“江阁”。塔和阁在古代都是风水符号,人们寄希望于于塔和阁,镇山鬼河妖,不再有水患扰民,从而平安地生活。是一种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这种信仰在近代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常德市的风水符号保留不多,重要的有德山上的孤峰塔,此塔为八方古石塔,高十六米,七层。毁于明末清初战乱。清朝乾隆十一年(1764)知府董思恭、知县翁运标领导重新建立,因建在德山书院旁,故名“文峰塔”。清光绪八年(1882年)县令李宗莲再次重建。此塔为“七层,八面,有须弥座,塔刹为覆体钵形,上置宝瓶,华盖为表瓦所覆,逐层各方有拱券门或开或闭。正面有一门可入,塔内空圆如井,无旋梯,但攀援可达五层,塔表素白,形制古朴。”此塔一直存在于文革期间,有无风水意义不得而知。但是这座塔的存在成了常德的标志,成了常德人的记忆。因塔建在孤峰岭上,几十里外都能看到塔身。据说过去洞庭湖水域八百里,波浪拍天,漫无际涯,来往的商船渔舟,遇上洞庭湖的风浪时只要远远的望见德山上的宝塔,便增加了十分的安全感。他们知道,快要船泊德山了。可见德山的塔被赋予的文化内涵已远远超出建塔人最初的风水意义。
以上建筑规制和水平、奢华程度大体反应出中国文化中轻生重死的特征,重视精神,轻视现实。死人偶象的待遇远远超越现实的民生水平。而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其建筑水平标准都要稍逊一畴。这在每一城市都不例外。
可惜这些建筑做为凝固的历史被缺乏历史感和前瞻性的人破坏掉,对一个城市来说,是无法挽回的损失。后人再也无法找到传承城市文脉的历史符号了,幸存下来的建筑,成为孤立的个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个城市的后生几乎无人能听懂其陈述的历史沧桑。
(五)城池
常德很早就有人居住,但是作为城市出现是从张若筑城开始的。据历史记载,普遍筑城成为定制始于汉代。《汉书.高帝纪》载“六年冬,令天下县邑城。”张宴曰:“皇后公主所食各邑,令各自筑其城也”常德筑张若城始于战国,秦统一中国之前,可见常德的城池建设是早于全国大多数地区的。
常德自公元前227年张若筑城后,历代县郡州府相继修筑。遭兵祸、水患、地震等灾祸屡毁屡建直至1939年——1943年,日军侵常德,城墙被拆毁或炸毁,再不续修。今仅存笔架城一小段,已无法让人联想起当年固若金汤兼有防洪功能的城池整体形象。只能从一些人的描述和回忆中去想象了。当年的张若城以及与其互为犄角的司马错城和德山南城(南宋宣抚使韩宣筑)是何形状,结构如何,均已无从考证。
南宋吕文德所修城垣记载较详,为抗击元军而建,特别坚固。吕所建常德城:南临沅水,东西北三面环以濠池,置六门,东置两门。东南为临沅门,正东为永安门。西面开三门:西北方为常武门、正西为清平门,西南为神鼎门,北方一门:拱辰门。从南宋末年的吕文德城我们注意到,城门的设置大体反映出当时常德地理位置特征和当时的军事出入方向。临沅水的南部城墙没有开门,水陆运输还没有因工商业刺激而发达起来,表明当时常德还主要是军事城堡,沅水主要作为天然屏幕存在,而不是商业航道。元代是抑制工商业的,据其法律“札撒”规定,从商者如果三次经商失败将处死。后虽有所松弛,但是由于王朝短命,工商业也没有发展起来。从城门的命名来看,“常武”和“振武”大体反映出这座城市的军事功能重大,而“拱辰”则有鲜明的维护中央政权,承命天子的寓意。而其他名称多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平安的精神诉求。
明洪武六年(1373)常德卫指挥孙德用砖石筑城,城高8.3米、周长5718.9米。有串楼1583间,雉堞3248座。作六门,北仍为拱辰门;西设两门,分别为清平门和小西门;东设一门,朝阳门。临沅水的南面设两门,分别为:上南门、下南门。孙德城后经多次增修,形成规模恢宏的古代防卫建筑。从开门来看,和宋不同的是临沅水的城南开城门两个,表明沅水的价值明初已经受到重视,常德城的水运中转贸易已经发展起来,是宋以后南方开发已见成效的缩影。这座城德山孤峰塔摄影张军市于明末崇贞四年(1631年)的一次地震毁掉。值得一提的是,明末重修城时,常德人接受了邑人杨嗣昌(时任兵部尚书)建议,在城墙上建垛五座,三年竣工,五垛并立,中峰突兀,两翼相对,形如笔架,这段城墙被称为笔架城。常德城被赋予了厚重的文化内涵,昭示后人,勤读诗书,笃修文德。这段城墙几经兴废,至今还保留着,是古代城墙留下的惟一残片。
至民国初,常德城墙基本保持明清时期的规模,晨钟幕鼓,定时开闭。冯玉祥任西北镇守使时,修葺了城区西南城墙。当时的城墙相当高大雄伟,冯玉祥回忆说:“常德城头皆大砖铺砌,很是阔坦,可走四路纵队而有余。除远途行军外,每至大雨日,即率士兵至城头绕圈子练习行军。每绕一圈约十里,可见城墙之宽阔”。1934年,常德警德司令刘运乾、常德县长蔡其障主持了常德城的最后一次维修,修了老道司到下南门的一段城墙。日军侵犯后,国民军主动拆毁,加上日军轰炸,千年城池走向了终结。
(六)行政办公建筑
常德府署所在地为珠履坊。公署以正堂为中心,前置露台、甬道、仪门、谯楼(望楼、鼓楼)、大门,后置燕堂、廨舍等,按中轴线排列。仪门两侧为廊房,东为史户房,西为兵刑工房。明代的围墙高4.2米,周长975.7米,墙厚:1.7米,墙脊用瓦覆盖。后不断增修,加固,到清代已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建筑群落。官府建筑在常德城中轴线偏北方面,坐北朝南……昭示中国文化的王权至上。
行政办公建筑突出了封建礼制的思想,突出官署和庙宇在城市中的地位,以高大广阔作为其空间表现形式,象征神权和君权的无上。近代新兴的建筑淡化了礼制色彩,保留了传统建筑的对称格局,体现出中华民族一贯的和谐统一的思想。但是雕刻、画梁也逐渐简化甚至抛弃。
(七)民房
常德民房多是低矮的砖木结构房屋,前市后坊,居住区夹杂其中。屋顶为硬山顶,少数富有殷实之家采用歇山顶。由于常德城常遇水患和兵灾,所以这里民房屡毁,房屋较为简单。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民房建筑常德人叫窨子屋,多为殷实之家所建,其建筑风格和特点大多是灰砖青瓦,坚固牢靠,户与户之间有马头墙隔开,防止一家失火,累及相邻;厢房用木地板,可以防潮;包着铁皮铆钉的厚重大门,用于防盗;院内天井,益于采光通风。这种房屋集中于大兴街北段,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堪称常德民居中的上品。这种建筑往往兼具商用和民用功能,当街是两层楼高的墙,衬托出大户人家的威严显赫,里面是一进又一进的四合院,这些四合院又形成了一个又一个采风透光的天井。天井中,铺就的石板下面纵横交错着数条阴沟,雨水和生活废水都通过封眼下排,不管雨水多大都不会受渍,是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很多富户人家的天井内都有私家水井。根据各种资料记载和老人回忆来看,这些民房的形制很象安徽皖南西递、宏村的古民居,具有较重的徽派特点,至于这些建筑的主人是否是安徽南部移民已不可考,但清《武陵县志》载,南城内有徽州会馆,是否受其影响已不可考。
(八)学校和书院建筑
常德的学宫和书院建筑群落多为砖木结构,平面布局讲究对称。主要建筑有头门、礼堂、学道堂、考棚。垂直线分布,两侧配有厢房、文昌阁等。规模和装饰各有差异,书院和更古老的学宫相比,其建筑还是有差异的,学宫更加崇礼,以文庙为主,学舍为辅,而书院则以学舍为主,文庙为辅。
常德的学宫有府学和县学,是官府创办、管理的学校,是常德市内按礼制标准建立的规模较大的建筑群落。最早记载为宋咸淳八年知府龚日升建,校址在城内西南,后历代重修。校内有露台、东西庑各13间,左右碑亭、观澜亭、朝宗亭。在清末时,学校还有学田49处,共461亩,这些学田所收租甸用于购置学宫灯油、岁修费用,这一制度就成了保证学校建筑长期维护的内在机制。
常德的书院教育明中、后期比较发达,常德城东门外有沅阳书院,后建德山书院,是常德较大的一座书院,占地地约30亩,四周有青砖围墙,正门西南向内有仪门。讲堂为三间大厅,厅中屏门刻有常德知府何诗书写的韩愈的《进学解》。讲堂两侧为童生宿舍,后有文昌宫,其上为藏书楼,宫东为山长住房,西为客厅,厅前有莲花池。湖南督学曹鸿勋题有“德山书院”横额,杨彝珍有《德山书院记》。
讲学、藏书和供祀先贤是书院的“三大事业”。讲堂、祠堂、藏书楼为书院的主题建筑,三者在排列上和空间布局上严格体现着对传统礼制思想的遵从。按中轴对称布置,依次递进,重人伦,专师道,因此书院除了是教育之地也是纪念学统宗师的地方。
常德城作为府城,还建有单独的考院。嘉庆十七年,建大堂三间,川堂二间,二堂坐楼各五间,号舍东西各七十二间,桌凳完备齐全。仪门、头门各三间,东西鼓楼各二间,另有旗竿、照屋、内外官厅、杂役房屋、辕门、最外用砖砌墙,盖之以瓦,是功能齐全的考试设施,这座建筑基本记录了科举时的历史。
学校建筑作为儒家文化的传承之地,其建筑和布局兼有礼制教育功能,重师承尊先贤,每所学校都有文庙祭孔子。另外有祭先贤的房屋和空地,如移芝书院就在讲舍中间有大片空地,划分两区,一区祭祀善卷,一区祭祀蒋信、冀元亨诸贤等有功于常德文化建设的人。
明后期常德重视私学,私塾学堂遍布街巷,但没有专门的建筑,一般选在庙宇、祠堂和寓户内。
民国初年,常德推行新学,学堂、精舍、私塾、县学等文教建筑逐渐减少,新式学校建筑增多,但这些学校一般规模较小,装饰简单,多为砖木结构,造型上有明显的西式建筑特点,有廊柱结构。
(九)水井和池塘
水是生命之源,任何城市都必须建在有水源的地方,除了大河大江外,城内少不了水井和池塘,这里是最初形成交易场所——“市”的地方。可以这样说,中国的城源于军事,中国的市源于井,所以古人把市称为“市井”,足见井与市的密切渊源。西方的市场多发源于广场、神庙。自周朝“敬德保民”的统治思想确立后,人与神的关系就同西方分野,中国城以人为中心布局,西方以神为中心布局。市场的形成也便因此而差异。随着汲水方式的机械化、自动化,水井和池塘就成为常德城逐渐消失的自然景观。但是根据记载和老人回忆,迟至清末,常德的水井和池塘还大量使用。除了提供饮用水、浇灌、洗衣外,井塘客观上形成了市民交流和传播信息的中心,四面八方的人们在汲水洗衣时,传递市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议论家事国事,在古代确是人们交流的纽带。陈启迈修武陵县志载,常德城内及附近有:玉带河、白鹤池。在府治内,龙池位于府治前,玉斗池在府学东,火星池在府学后,丹沙井位于府治北一百步左右。丝瓜井于县学秀水斗门前,除此之外还有鸡鹅巷的胭脂井,玛瑙巷的“葵花井”。这些水井有些官用,有些是公用,就是这些井记录下了常德人的喜怒哀乐,留下了美丽动人的传说。《刘海砍樵》传说就源自常德丝瓜井,部分留下来的井还牵动着年长者的回忆。这些井使用较为持久,据当地人回忆,很多井在20世纪70年代时还在使用。随着城市自来水的普及,这些水井淡出了城市。新生的一代人当然不会再有水井的任何情结和记忆,但是对于年长的人来说,水井的确是故乡中深刻的记忆,不但哺育了一代代的常德人,而且还形成了一代代人的故乡情结,人们把离开家乡称作“背井离乡”,无论离家多远,回乡总要打听或亲眼看一下哺育自己长大的水井还在吗?这些水井如今多已不存,还有丝瓜井、四眼井、葵花井在那里静静的诉说着城市的往事。
井塘点缀着城市,调节着城市的水源,如今也只能在一些以塘命名的地方去追忆了。这些井塘的消失除了说明城市基础设施逐步现代化外,还说明人们认识的缺失,没有认识到池塘的美化功能,陶治功能,至少没有注意到其潜在价值。同时,传统风水迷信思想也在作祟,人为的填塘埋井,做出了如此短视的行为,让后来的城市发展付出很多代价。如今再去常德,如不是到柳叶湖的话,根本感受不到这是一座水乡的城市。
另外常德由于特殊的战略地位,在常德城的周围还有一些作为军事防御的大型池塘。旧志载,常德周边有旱塘十一所,水塘十三所,均由城守营管理。
(十)观演建筑
观演建筑最初主要是戏台。戏曲来常德之初多是临时选择演出场所,没有专门的观演建筑。常德最初的观演建筑不是在城内,而是在明代万历年间石门建的城隍庙戏楼。清咸丰安福县蒋家(丁玲祖上)建有“五美院”,是第一家私人戏园。这说明戏曲最初从农村发展而来,而后辐射到城市。随着戏曲演出经常化,而为城市接纳,所以在常德城兴建起很多观演戏曲的建筑,开始是在寺庙、会馆演出,有很多是以庙为背景搭台。后来是用庙改建,再后来发展为专门的戏园,戏楼。常德最早的商业戏园是“常德天仙园”。1902年建于泮池附近的赵家花园,是用赵氏故宅大厅建成,戏台高出地面一米左右;厅内设八仙桌若干,设有长条凳供客人坐下观赏;基本上是从室外到室内,向娱乐享受方向演进。
西方民影传入后,常德出现了影剧院。1917年常德“醒世园”落成,建于城内的蔡家堰,后改为新世纪大戏院。建筑高大宏阔,室内后高前低,呈阶梯状,并备有气灯、电灯和采绘幕景,并且建有包箱。兴建于1946年的天声戏院建有室内和露天影院两部分,室内剧场可容纳观众800余人。
(十一)邮驿建筑
邮驿是古代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和农村交通要隘均设不同规格的驿站,供换乘马匹,接力传送公文信件。现在我们常听说的一些地名如三十里铺、四十里铺、十里铺等,均是铺递设施得名。明清时常德地区,铺递建筑200多处(包括农村),共有驿传馆舍等建筑20多处。常德城各种驿传设施连在一起,加上飞驰的骏马,是古代城乡的一道重要风景。现代交通和通讯出现后,这些建筑完成了历史史命,建筑被毁,仅留下一些与邮驿有关的地名让后人遐想。后来电报电话出现,常德于1905年有了电报官局建筑,1928年常德城商界集资建电话建筑。
对比以上两类建筑,我们发现常德城市建设基本是沿着这样一条方向发展的——轻生重死,到轻死重生。发展到今天,我们很难从建筑中看到对逝者的尊重了。人们把目光着眼于现世、后生和来者。
二、近代建筑的出现
随着西方人的到来,西式建筑开始在常德出现,从使用功能到形式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西式建筑大都出自外国工程师之手,施工则基本上是本土民工,在建筑材料的运用上,红砖红瓦替代了一部分青砖青瓦。水泥、钢筋、玻璃等建筑材料在常德开始出现,这一新式建筑最早是由教堂建筑兴起传播的。早期的教堂多由民房改建,房上装上十字架并没有其他改观,只是室内装修采用西方样式。之后大规模兴建教堂对常德建筑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除了教堂外,鸦片战争后,外国教会开始在常德兴建医院。1903年,美国红十字会与常德红十字会在常德县四铺街“李厚德堂”基址上合资兴建广德医院。该院为三层砖木结构楼房,长40米,宽8米,层高3.40米。一层为门诊,二层为病房,三层为办公室、药库,是当时常德首家具有规模的医院。这些建筑一般采用中西合璧的形式,整体部局比较灵活,有明显的功能分区。
之后古代建筑不断简化,传承几千年的《营造法式》逐渐退出建筑的理论阵地,建筑的礼制约束越来越小。由于建筑不再考虑礼制的约束,加上近代战乱频繁,经济凋敝,所以常德近代建筑总体来说是越来越趋向简单化,重死人转向重生者,重精神寄托转向重实用,选材竹木逐渐让位于砖石。中西结合的建筑逐渐增多,中式的传统屋顶如硬山顶、歇山顶、庑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留,而主题架构则逐渐抛弃了传统的梁、架、柱、枋,代之以承受重量的土墙或砖墙,有的则采用混凝土结构。近代建筑的出现可以说是中西文化交汇的产物,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城市告别封建时代,走向近代。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新旧交替时期,人们在热情地迎接新事物时对旧有传统文化无情的摧残,割断了城市的文脉,使千年古城失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在当今文化竞争的大潮里失去了自我,亡羊补牢修复的一些古建筑因缺乏规模,淹没于现代高楼大厦之间,难以形成影响力。
长沙的古建筑修复是大场景的复原,建立了几个历史文化街区如太平街。置身其中,仿佛回到清末、民国时期,这也许对常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哲文.《中国建筑文化大观》绪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倪大彦 宋峻岭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3.陈启迈.清.《武陵县志》
4.贵体健《.德山孤峰塔溯源》、《话说常德街港》政协武陵区委员会编.2007
5.《中国城市历史地理》.马正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6.冯玉祥.《我的生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