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协同发展 厚植产业沃土——对昆山开发区特色专业创新园区的学习考察报告
错位协同发展 厚植产业沃土
——对昆山开发区特色专业创新园区的学习考察报告
杨友明
为大力推进“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行动,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新跨越。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2023年7月份我们 10 人来到苏州园区,开展为期半年的学习,而我有幸被分配在昆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昆山开发区)跟班学习。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座谈、协助工作等方式迅速熟悉融入这里,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深受启发。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昆山开发区概况及特点
昆山经开区创建于1984 年,1991 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8月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面积108 平方公里,总人口 68万人。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连续19 年稳居全国前五,全国经开区营商环境评比保持第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经济体量大,是昆山发展的压舱石。202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达1875 亿元,同比增长5.9%;规上工业产值5738亿元,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215亿元,增长7.5%;工业投资86.8亿元,增长9.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3 亿元,进出口总额780 亿美元。以昆山九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完成了全市近50%的地区生产总值、60%以上的工业产值,贡献出全市60%以上的外资、70%以上的台资产出份额,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
二是产业方向明,是创新集群的顶梁柱。昆山开发区积极打造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产业创新集群,重点培育“2+5+1”产业体系,即着力建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标杆,加快布局新能源、人工智能、航天航空、生命健康、高端食品等五个百亿级新兴产业及一个千亿级现代服务业,这个体系的构建明确了昆山开发区围绕产业发展的努力方向。
三是产业链条全,是关联企业的福利园。昆山开发区大力实施主导产业“固本强基”,突出链主企业引领作用,着力“强链补链延链”,加大生态主导型企业招引培育力度,以龙头型、支撑型、拉动型企业的落户为牵引,加强对产业链关联企业的吸附和聚集,促进产业链横向扩展、纵向延伸,打造产业聚集的核心“磁极”,产业集聚到一定规模后便构建起“园中园”,有利于企业间信息资源共享、集群式抱团发展等,也便于优化营商环境及服务。
四是招引力度强,是投资创业的首选地。昆山开发区多维度招商,除基金资源、以商招商、中介招商等招引方式外,在科技招商上实施揽星行动,研究编制科技招商图谱,推动科技、人才招商双轮驱动;在链条招商上聚焦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关键环节,紧盯世界500 强、央企国企、行业头部企业,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同时鼓励园区围绕特色定位,制定方向性招商指引、打造专业招商队伍,筛选培养一批懂经济、善交友、会谈判、精服务的专职招商人员,不断丰富招商引资人员的专业知识。此外基础设施配套标准高,营商环境优等这都是开发区响亮的名片,也为园区招商引资提供了坚实基础。
综上,昆山开发区有很多值得学习、思考、启发的地方,当然也不能照抄照搬,要因地制宜,吸收借鉴。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其依托现有产业并布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错位协同发展而建设运营的一批特色专业创新园区(简称特色园区)。
二、特色园区建设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要“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昆山开发区紧紧围绕“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建设思路,以“一特三提升”(园区特色鲜明,产业聚集度、科技创新度、专业运营度提升)为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全力推动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建设。
(一)坚持在“谋”上下功夫,布局未来发展蓝图。昆山开发区成立领导小组,专门制定《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发展行动计划》,在市级认定7家特色园区基础上,围绕“2+5+1”现代化产业布局,重点布局“3+8+X”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并围绕3 个国家级园区和8个重点园区,成立11 个工作专班,专项谋划特色园区发展路径,明确目标任务、压实责任单位,定期开展督导调研,全力保障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建设高效有序推进。
(二)坚持在“链”上寻突破,提升产业集群能级。昆山开发区紧扣“强链补链延链”目标,全方位拓展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中介招商等多维路径,有序引导产业向同类园区聚合,持续壮大产业创新集群规模。目前,市级认定7个园区年产值规模超700 亿元,其中百亿级园区3个、10亿级园区1个;落户企业总数达240家,超亿元企业43家。今年以来,园区新入驻企业72家,投资总额超5000万元以上16 家,超10亿元以上的10家,超20亿元以上的3家,超50亿元以上的1家。
(三)坚持在“质”上求效益,激发科技创新动能。昆山开发区全面实施特色园区创新驱动战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截至目前,园区内已集聚高新技术企业47家、瞪羚企业4家、“独角兽”企业3家,上市企业 4家,国显光电获评全市唯一国家技术中心,感闻环境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瑞驱科技等3家企业获评江苏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特色园区创新氛围日益浓厚。特别是元宇宙产业园于2023年 6月底交付使用,首批入驻企业超32家,2023年底可实现营收超 5亿元(预计)。
(四)坚持在“优”上做文章,强化要素资源保障。昆山开发区坚持以“亩均论英雄”,加强资源整合和基础支撑,在“有限”空间里争取“无限”发展。积极盘活淘汰、老旧、弱小项目的存量低效土地,成功推动科创、新兴等前景较好项目落地,今年上半年已盘活低效闲置土地400亩。同时,全面探索“工业上楼”新模式,鼓励规划建设4-8层高标准多层厂房。预计2025年,容积率将从当前的1.3提升至2.0,入驻企业总数可达100 家,实现营收超100亿元。
三、启示及建议
常德市正值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行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加快构建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内容包括发达的制造业、强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优质的服务业以及保障有力的农业。我市“4+4+2”主导产业是符合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要求的,后续我们要进一步围绕主导产业招大引强,积极培育,突出产业体系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支撑性、创新引领性、竞争持续性。
二是引导园区差异化协同发展。如把常德看成一个大园区,那么各区县市园区就是园中园,各园区紧扣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行动,握指成拳拧成一股绳,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项目招引对外的常德力量、常德形象,避免各自为战相互提防,导致信息不共享优势不互补。同时,区县市园区大都有自身的优势或主导产业,围绕这些产业定目标定方向,久久为功,错位差异化发展,我们的园区产业特色将越来越鲜明,越来越有吸附力、竞争力。
三是加强科技自立提升科创动能。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的同时,我市可以积极争取国省创新平台及重大实验室设立分支机构或中心,加强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水平。对优势产业加强与名校名院名所的对接合作,按照“理论在院校,实践在园区,学科与产业链融合”的思路,也许能有效解决企业招人难、技术攻关难的难题。我市虽没有重点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但土地、能耗、用水、用气等要素资源相比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可能有些许优势,同时也在省会城市一小时交通出行圈内,主动对接长沙科研院校及一线科研成果转化,在孵化期给予一定政策支持,能培育孵化一批本土成长的科技型企业。
四是强化产业链招引提升产业能级。目前我市各园区根据主特产业定位,已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等“小而美”的先进产业园,对全市43 个“园中园”实行“园长制”,但也面临着产业园规模总量不大、龙头企业竞争优势不明显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强化园中园管理团队,不仅仅只当联络员、宣传员,更要当好服务员、招商员、保育员。同时紧扣产业方向“强链补链延链”,稳住龙头企业,鼓励其招产能、抢份额、争订单,优结构、强增量、拓规模,稳住基本盘。通过产业链融通有效强链,推动链主企业产业链本地化配套,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补全产业链短板。积极推动上下游拓展延伸,实现制造向研发、设计、销售及技术服务等领域转变,以产业转型为突破口,发展新兴产业,推动更多新的增长点,拉长产业链的“长度”和“厚度”。
五是聚焦要素保障加速瓶颈突破。要素优势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持续增强竞争力,也是企业选择落户地的主要考量指标之一。在资源配给上,加速土地征拆和净地供应,充分保障相对低价的水、电、气等资源供给,发展好现代物流、金融基金等生产型服务业。在对外开放上,发挥我市交通枢纽、物流相对发达的优势,加快德山港、铁路货运站、航空港的建设,早日运营保税中心,提升开放能级。在人才支撑上,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培育激励办法,及时收集用人需求,通过高校点对点招聘等多种方式引进专业、管理、技能型人才。在营商环境上,打造诚信政府,恪守契约精神,减税降费政策到位,深入推进“放管服”“一件事一次办”提升服务效能,全面梳理纾困增效,做到要素保障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昆山是百强县之首,昆山经开区是昆山的中流砥柱,有很多经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思考、借鉴。以上即是我学习期间接触观摩到的一隅,肤浅的认识和思考不见得正确全面,后续我将继续关注昆山开发区、学习昆山开发区,看深看实昆山开发区。
(作者系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