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社科研究>科研课题>详细内容

校园环境建设在非遗传承中的实践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01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常德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承毋庸置疑是重要而迫切的,目前很多非遗面临后继无人的现况如何让非遗在年轻人中形成热度和传承自觉性是非遗传承亟需突破的首要困境。而学校是年轻人聚集的主要场所,本文旨在校园环境这一年轻人密集度较高的空间中寻求实现非遗传承的实践路径,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审美情趣和切近原则的基础上,利用非遗文化资源对校园的室内外环境进行设计建设与规划,非遗项目“生活化”使得学生内发式去传承非遗文化,让非遗文化在潜移默化之中成为学生文化基底。

关键词校园环境;非遗传承;路径研究

 

一、前言

非物质文化是一种文化形态,遗产则形象反映出这些文化所处的状态[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马克思人本观认为人是认识和实践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学生作为非遗文化的潜在继承人更是进行非遗传承、创新的主体。这就要求非遗传承和保护不能成为“空中楼阁”,而应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生活化”应是非遗赖以生存的土壤,也是其穿过时间与空间、得到保存的重要前提。

故而,研究在校园环境这一空间中如何实现非遗传承这一命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非遗传承的困境

每一项非遗都是历史文化的源头活水,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创新实践,是群体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现实依托,让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不同的非遗项目有着其特有的民族性和地域性,通过非遗,人们可以认识一个地方独有的文化特质和民风、民俗。一提到某种代表性非遗,人们就会联想到那是什么地方,正如人们一讲到“常德丝弦”就会想到那是常德地区的特色曲艺;提到“钵子菜”就会想到是常德本土特有的饮食习惯;说到“湘绣”就会想到湖南刺绣独特的刺绣技法。

非遗传承毋庸置疑是重要而迫切的,目前很多非遗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据湖南省非遗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平均年龄在65岁左右,最大的有80多岁,最小的也已有40多岁,导致广泛性的非遗传承社会实践传播活动难以开展。而年轻人思维活跃、敢想敢做、富有创造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新鲜血液。目前非遗项目未能在年轻人中引发“非遗热”现象,现有的年轻手艺人数量少,非遗传承人青黄不接,许多非遗项目面临后继无人的现况。

如何让非遗在年轻人中形成热度和传承自觉性是非遗传承亟需突破的首要困境。

三、校园环境建设助力非遗传承的可行性

建筑师沙里宁曾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3]如常德根据本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脉络结合省委省政府全域旅游的战略指导,将“让‘桃花源里的城市’真正成为世人的心灵故乡”这一核心理念作为城市的内核追求。学校的校园环境亦是如此。校园环境应该深刻体现出该学校的育人目标与文化追求。学校作为重要的文化阵地和育人一线,不同于其他商业性、娱乐性的环境,是承载更多历史人文、获取和传递知识、培养情操、探索真理的场所。这决定了校园室内外环境建设及规划有着区别于其他公共空间环境的特性——陶冶人、影响人、塑造人。

在校园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他们的文化素养与价值观念,优秀的公共空间及设施设备的设计,能使学生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审美熏陶。通过客观物质的空间环境来满足学生主观精神需要,给学生带来精神的愉悦。关于人、行为与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有这样一句名言:“我们塑造了环境,环境又塑造了我们。”也就是说人在环境中不仅是一个客体,受环境不知不觉间的影响,同时人也积极地改造、塑造、影响环境。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而支配人的思想来自人们在环境中的正常需求,因此可以得出行为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媒介”。而人的行为基本贯穿在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这一类生活情境之中。

通过对校园环境进行非遗文化主题的设计和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有着更加浓郁的非遗文化氛围的生活情境,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深入地了解和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而“生活化”的非遗文化环境设计也使得学生在校园环境中体验、使用带有非遗文化特色的生活设施设备,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所处地域的各类非遗文化具体项目,增强对当地本土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学生结合自身现有知识水平、文化倾向等,挖掘非遗项目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和文化底蕴,并调整、反思自我价值观念,将其内化到自身的价值体系之中[4],内发式去传承非遗,逐步建立非遗文化传承的自觉性,为非遗的传承代带来新生代强劲力量。

四、校园环境建设助力非遗传承的实践路径

为了完成在校园环境中有效实践非遗文化传承这一现实而迫切的任务,笔者尝试用校园环境设计建设作为文化载体方式去陶冶人、影响人、塑造人,通过“生活化”非遗项目方式,让年轻人内发式传承非遗文化,以点带面探究校园环境建设在非遗传承中的有效实践路径。

(一)遵循校园环境建设标准:绿色、安全、协调统一、可持续发展。

所有环境设计最大的前提就保证安全,只有充满安全感的空间环境才能吸引人们在其中发生各种类型的活动[5]。学校在符合各空间功能需求的基础上,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审美情趣和切近原则,来对校园景观环境空间进行设计,并且在设计中强调环境建设的交互交往、趣味性、打牢文化基底,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景观原则来展开,避免出现不安全、不科学、无审美、无可持续发展性的校园建设。例如材质使用不够科学的公共休息椅,冬冷夏烫;校园中不符合人体工程设计规则的体育器械、公共桌椅等公共设施。

(二)梳理非遗文化链:挖掘地方非遗项目内核元素,梳理非遗文化链。

1.深入了解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非遗项目的重要基础,了解当地文化背景可以很好地理解非遗项目的特质、风貌和思想内核,可采用田野调查法了解当地非遗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现状,进而形成更加完整的非遗文化链,构建非遗文化体系,让散点分布的地方非遗项目互相链接形成非遗文化合力,加强非遗文化的综合影响力。以常德地区为例,目前常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7项)、省级(20项)、市级(50项)结合常德“桃花源里的城市”这一主题,可以围绕“让‘桃花源里的城市’真正成为世人的心灵故乡”这一核心理念展开校园建设。如桃源刺绣、桃源木雕系列主题公共设施设计与建设。

2.与地方文化机构跨界合作。

与本地文化机构部门形成跨界合作,合理利用外部资源可以更加全面和深入挖掘地方非遗项目的内核元素。例如对常德“大小河街”非遗主题街道、常德博物馆、文化宫、民俗文化街等进行合理的调研与走访,挖掘积累校园环境建设的非遗素材,为校园非遗主题雕塑、非遗文化走廊等非遗文化公共空间的建设提供设计灵感和文化指导。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到本地各类非遗文化元素,有助于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究欲,从而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三)建设非遗主题空间:师生共建校园非遗环境,深度参与非遗文化建设。

1.打造非遗主题教研实践项目。

在进行校园建设时可以组织以相关设计专业教师为指导、学生为实践主体的教研项目,让师生协作深度参与到非遗校园环境设计建设当中去,这样在加深对地方非遗了解的同时,能加强师生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强化师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如非遗主题工作室、非遗主题实训室建设非遗美育活动展示区、校园小景、校园标识(导视图、门牌)、校园公共设施(桌椅、门)等。充分运用非遗“日用而不觉”的特性,让非遗成为学生生活常态。

2.打造非遗主题展厅。

对校园展厅进行主题展示设计,确定每一期的非遗项目主题,设立师生共建活动主体,将校园建设与校园活动深度融合,相辅相成,集中性强化非遗影响力,变换活动主题,使展厅打造具有可持续性的特点。以常德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以艺术设计专业牵头,每年开展技能文化艺术节主题展,对非遗项目进行集中性主题展出,并形成年度系列活动。

3.设立非遗大师工作室。

非遗技艺大师工作室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进一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多形式、多手段营造非遗生活情境,结合非遗课程培养参与者的文化自觉、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充分运用“匠人”超群的手艺技艺,使师生共同领略“匠心匠风”,展现非遗对国家文化发展、民族文化振兴的重要作用。同时,非遗技艺大师通过“传、帮、带”等方式,进行“非遗”技艺传习,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传统文化素养,弘扬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

(四)构建非遗智慧校园:数字化非遗环境建设,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

1.数字化展示技术、多维度的非遗数字化体验。

除了公共设施、公共空间的物质环境建设之外,数字化平台也是学生日常接触的重要部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非遗资源进行高清、动态、立体化的展示,提升人们对非遗的感官体验,这也为部分年事已高的非遗传承人提供与学校链接的新途径。例如,可以VR体验平台、非遗文化主题交互设计等前沿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在校园中营造多感官的非遗文化体验环境,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全息投影等技术,让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体验非遗文化。同时,可以通过开设非遗文化体验馆或展览,非遗文化主题图书馆让学生通过环境交互设计进行互动和参与,更深入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

2.校园网络环境构建。

充分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将非遗资源用新媒体技术进展示。可借助微博公众号、短视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媒介传播平台,将非遗文化融入学生网络生活,提高非遗文化的时代感和吸引力[6]

(五)多维共建校园非遗环境:一校一特色,一专业一主题,一班一品。

1.一校一特色。

每所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校园文化、地域环境内涵,结合地方非遗文化特色,如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地方美食等,打造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校园公共环境。校园公共环境的特色主要是由校园公共艺术来体现的,校园公共艺术则是校园内服务于主体人群学习、交往等功能的各类公共景观,例如纪念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雕塑、建筑,以及各种亭、碑、桥、池、石、树等[7]。但这里要注意的是不同层次的教育,或同层次不同地区的学校需要因龄选材、因地制宜,如幼儿园和中学、大学所选用的非遗项目类别及难度,应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审美情趣的不同而有所区分;学校对本身所在区位特有的非遗项目应有所侧重,应详略适宜而非全面铺开抓不到主要特色。学校可以积极开展与其他学校的非遗建设交流,分享各校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2.一专业一主题。

针对不同专业类型融合不同的非遗项目类别,并进行实践项目展示平台建设。如艺术大类专业曲艺与音乐专业、技艺与工美专业、服装与刺绣等,可以让学生多维了解和学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非遗文化,参与建设院系走廊、固定展台、展厅、线上公共平台等。而非艺术类专业,如智能制造、汽车、财会、旅游等专业,或非专业类教育,则可根据地域文化和学科积淀设置特色工装、文化墙、特色非遗虚拟平台等,立足非遗的活态性和实践性,形成非遗传承实践教学体系。

3.一班一品。

每个班级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组成情况,开展与之所在地域相关的非遗文化主题教室建设,如室内非遗文化墙、非遗展区等,让学生可以在班级中亲身体验、实践非遗项目。

(六)多方助力校园非遗环境:政府统筹、地方协调。

1.制定政策。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校园非遗环境的建设设计和发展。例如,出台非遗校园环境建设相关政策,为非遗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非遗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帮助。

2.组织活动

政府可以组织非遗交流活动,如非遗展览、演出等,让更多学生了解和欣赏非遗的魅力,与校园环境建设形成互助关系

3.培育人才

政府可以设立非遗教育培训机构,培养专业的非遗传承人,提高非遗在校园中的传承水平,夯实非遗传承的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让校园环境建设更好助力非遗传承,需要维度、多角度分析师生公共环境、公共设施的使用需求,同时多感官强化非遗文化体验,开发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给人们产生良性影响的要素,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让非遗文化项目融入日常生活的方式让非遗文化焕发出新活力。秉着以人为核心这一贯穿始终的设计理念,融入校园环境设计,以提高优化校园公共服务质量同时让非遗文化逐渐内化,让学生自觉喜爱、传承非遗文化,助力非遗在年轻人之中形成“非遗热”。

 

(本文系2023年常德市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苏畅.“外环境”与“链接键”:5G时代非遗短视频传播之思——以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1(03):57-63.

[2]李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安康实践——以汉调二黄为例[J].百花,2023(01):75-78.

[3]张鹏,谢俊琳.公共艺术设计在乡村旅游项目中的价值体现——以大芦村为例[J].旅游纵览,2023(05):132-134.

[4]周婷婷.以文化人:大学育人环境构建中非遗资源挖掘与使用的着力点[J].四川戏剧,2022(07):186-188.

[5]陈峥力. 基于学生行为的中国高校校园景观环境[D].中国美术学院,2018.

[6]吴潜涛,潘一坡,谢梦菲等.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的多维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23(01):92-117.

[7]降波.论高校校园环境中的公共艺术[J].美术大观,2011(05):193.

 

 

课题主持人:

丁若男  常德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主要参与人:

刘  佩  常德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周思施  常德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唐吕琪  常德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分享到: